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常公文-对联

日常公文-对联

六、对联
对联是以对偶句形式组成的上下两句联语,又称楹联、楹贴或门联、对子。

它利用汉字的特点,构成音节、字数对等,词性对称,声调平仄协调的联语,短小精悍,富于表现力,有很高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文学意蕴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应用文体。

因对联能托物言志,寓意寄情,蕴含哲理,点染世情,短小精悍,风趣易记,故而历久不衰。

其用途非常广泛,辞旧迎新,美化环境、婚丧寿喜、励人自勉、赞贬祝讽、工商百事……几乎都可用对联来概括和反映。

所以为人们喜闻乐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联两句一联,字数相等。

对联一般有上下两句,称为上、下联。

对联每句字数不固定,从一字乃至几百字都有,但以几字到十几字为一联的居多。

上下字数必须相等。

有的对联还要配上横联,又称横批。

横联要与上下联密切配合,高度概括对联的内容。

横联用字用词最好不与对联用字重复。

对联由于文字有限,意义高度概括,故上下联在内容、意义上不能相距太远,要注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词性相同指上下联的字、词、短语在词性上要做到相应,即实对实、虚对虚。

对联适宜吟咏,具有音乐美,具体体现在句子的节奏和字的平仄上。

对联句子的节奏要求是上下必须一致。

如上联为“上二下三”,则下联也应“上二下三”,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对联的语句讲究平仄。

现代汉语没有入声(除去方言中尚有少量入声字),分为阴平、阳平(归为平声)、上声、去声(归为仄声)。

对联中平仄要大体相对;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平仄交替可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构成一种声律美。

例如“鸟语花香天边乐,水色山光取次回”,其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由于要用较少的文字反映较多的内容,故常常借助多种修辞手段表情达意。

【例文6.01】
节庆联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幅迎新年
——通用性春联
红日照东风,光弥宇宙百花开大地,春满人间
——通用性春联
满园春色催桃李一片丹心育新苗
——教育单位春联
洒泛雄黄虎艾同堪消五毒黍包粽绿龙舟尤自吊三闾
——端午节联
金风送好音何时共赏团圆月碧海连清影此夜相思骨肉情
——中秋节联【例文6.02】
装饰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自勉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无锡东林书院联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董其昌题杭州飞来峰冷泉亭联
悬将小日月光照大乾坤胸中存灼见眼底辨分毫
——眼镜店对联
夙裕经纶志争看锦绣才
——丝绸店对联权衡凭正直轻重在公平
——秤店对联【例文6.03】
贺联
皓月描来双燕影清霜映出并蒂莲
——贺婚
日丽华堂莺歌燕语云拥妆台和风正暖花烛辉联元夜月
——贺婚
春融绣幕凤舞鸾翔花临宝扇旭日初长凤箫吹彻玉堂春
——贺婚
骥足历程看异日龙门发轫看今朝
——贺毕业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通用寿联
学擅陶朱,南山献寿才同管子,北海倾樽
——商界寿联【例文6.04】
挽联
寿终德望犹在人去徽音长存
——通用挽联
江户矢丹诚,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孙中山挽秋瑾联
慎终不忘先父志追远常存孝子心
深恩未报惭为子隐憾难消愧做人
——挽父联
莫报春晖伤寸草空余血泪泣萱花
冰霜高洁传幽德圭壁清华表后贤
——挽母联
半子无依情尚在东床有泪几时干
——挽岳父(母)联
品德崇高多能博学昔时为师誉盈乡里
谦虚谨慎时时箴言今日永别泪染红桃
——挽师联【例文6.05】
交际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赠瞿秋白【例文6.06】
讽喻联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
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
痛赤县邦坼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章太炎讽西太后七十寿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