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保育员实操.

高级保育员实操.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和措施(幼儿园)
• 秋冬季是麻疹、流脑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多数冬季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 或接触传播。作为幼儿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各项班级日常卫生消毒工作, 以防止幼儿传染病的流行。

1、首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净化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班级老师应每天定时
流行性感冒
• 一、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
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流感病毒为核糖核酸型粘液病毒,
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甲
型流感病毒常在10~15年内发生突变,出现新的亚型,引
起大流行。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在纤毛柱状上皮细
胞复制,再侵入其它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

5、利用教学、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督促幼儿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要求班级开展卫生方面的
主题活动,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简单的卫生生活常识。

6、加强日常工作保育,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
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在膳食方面要加强营养,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保
b、细菌性痢疾
发现痢疾患儿后,马上隔离治疗。患儿使用过的食具 可煮沸或用消毒液浸泡消毒。便盆应用消毒液浸泡消 毒,痢疾患儿的粪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接触过患儿 的保育员或其他婴幼儿应马上用肥皂洗手。协助保健 医生督促本班婴幼儿服用茶叶煎剂,或在吃饭时吃些 大蒜。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的空气和物品进行消毒,开窗通风3 h ,被褥暴晒、家具、玩具及图 书采用擦拭和日晒消毒。配合保健医生督促接触班的婴幼儿口服板蓝 根,预防腮腺炎。
☆猩红热 发现患儿后应隔离治疗,室内开窗通风,对一切用具采用适
当的 方式消毒,配合保健医生对接触班的婴幼儿服磺胺类药物,预防 猩红热。
☆手—足—口症,发现患儿后马上隔离治疗。对困难空气进行消毒,患 儿的食具、便盆要专用,且要消毒。☆
据病情及时上报。

3、班级老师每天要对缺席幼儿及早查明原因。如因患传染病请假,则要上报园级,
保健老师对园内幼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孩子在家庭里接触传染病人,家长要及时
通知幼儿园。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 4、消毒工作是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幼儿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消毒措施, 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空间采用开窗通风和每日紫外线灯消毒,用消毒水拖地,幼儿餐 具、餐桌、毛巾、水杯等生活用具严格按要求进行定期消毒。定时把幼儿被褥清洗消 毒。严把食物的采购、储存、加工、烹调制作关,不购买三无食品和变质的食品,做 到生熟分开、每餐有留样,要求各班用温开水给幼儿嗽口,防止幼儿喝生水等。
肺部可闻干罗音。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呼吸道症状及
乏力可持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 ③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者。典型流感1~2日 后病情加重剧咳、吐粘痰或血痰,气急发绀,可伴发心力 衰竭。双肺满布湿罗音,X线检查双肺散在絮状或结节状 阴影。
什么叫传染病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能够使
人体发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在医学上称为病原体,当病原体进入人体 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使人生病,而且,如果病人与其他健康人接 触后,会使健康人也生病。疾病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过程叫传染。 人还可以通过与动物的接触被传染上疾病。总之,这种由病原体引起 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叫做传 染病。
☆使用药物对室内空气消毒 呼吸道传染发生后,可以采用对室内空气 进行消毒的方法。
A、过氧乙酸消毒 传染病发生后保育员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用 0.2%--0.5%的过氧乙酸对空气喷雾,每立方米的空间约喷雾30ml,之后关
闭门窗30min B、漂白粉澄清液消毒 传染病发生后保育员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
高级保育员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 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较差,婴幼儿容易受病原体的 感染,发生传染病。婴幼儿在托幼园所生活,朝夕相处,接触频繁, 一旦发生传染病,就很容易流行。因此,预防传染病是托幼机构卫生 保健工作的一项莺要内容。
一、学习目标: 掌握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在附件)
用1%---3%的漂白粉澄清液喷雾,喷到地面湿透为止。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 4、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 ☆流行性感冒 流感发生后,患儿应马上隔离,保育员应及时、彻底地
开窗、通风换气15min以上,或按照保健医生的要求,对空气进行消 毒。
☆ 水痘 水痘发生后,患儿应马上隔离,保育员对班级活动室,寝室里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 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 1.传染源:身上带有传染性疾病菌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 源。如病人、病畜禽、老鼠等。
• 2.传播途径:细菌或病毒从传染源转入其他人或动物的 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土壤传播、 虫媒传播等。
四、相关知识
(1)控制传染源 • 对患传染病的儿童及工作人员应立即隔离治疗。对所在班要彻底消毒。 患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幼儿园。
• 对患传染病的儿童所在班和传染病人接触者应进行检疫观察,检疫期 间不混班、不串班(检疫班要有标志),不收新儿童,不转出儿童, 保育员对婴幼儿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发现异常的迹象及时隔离,检疫 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 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 日咳、猩红热等。
•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 等。
•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 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三、注意事项
• 传染病发生后应及时隔离婴幼儿,并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保育员应注意婴幼儿的细微变化,发
现异常,及时送医务室诊断。 • 保育员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的患儿后,应在室外晒晒太阳、
吹吹风,在接触健康孩子。 • 保育员护理患儿应戴口罩,护理患儿后应先洗手。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病毒一般不进入血液,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
作用,临床上有全身中毒症状与白细胞减少。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 二、流感临床表现:
• 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流感根据临床表现分 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①典型流感:急起畏寒高热,乏力,头痛,身痛,咽
部干痛,可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可见充血,
• 工作人员及婴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保健医生,以便采 取必要的检疫措施。
• 婴幼儿及工作人员入园前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凡有传染病接触史或在 传染接触史或在传染病恢复期者暂不入园。
• 加强晨间和全日观察,详细了解其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注意 早期症状和发病迹象,如有可疑应立即隔离。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开窗户适度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入室内。早晨来园后,先用有效浓度消毒
液擦玩具柜及室内家具、门把锁等处。然后用清水擦试一遍。防止幼儿病从口入。

2、其次,抓好入园幼儿的晨检工作。幼儿一入园,保健老师就注意观察孩子的精
神状况,对发热、精神状况不佳的幼儿进行密切地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若发现有3名以上的幼儿出现相同症状时,园里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根

④胃肠型和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除呼吸道症状外
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征。中毒型极少见,主要表现为高
热、血压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流感亦可引
起心肌炎、脑炎。老幼体弱者易并发细菌性感染。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 流感与普通感的区别?
• 1、流感分两型: • ①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
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根据气候变化,随时注意为幼儿增减衣服。鼓励幼儿讲究个人卫
生,做好个人防护。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作为家长,要
为孩子做好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

7、最后,幼儿园应提醒家长认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三早”有助于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加重。切忌不要给孩子乱吃药而延误病情。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3)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消毒措施如下: a、病毒性肝炎 发现患儿应马上隔离治疗,保育员对本班进行消毒工
作。婴幼儿的食具、水杯、毛巾、衣物煮沸或消毒液 浸泡消毒,便盆用消毒液浸泡,被褥浸泡消毒。婴幼 儿的大便或呕吐物用漂白粉相当于大便的1/5,充分搅 拌,放置2h,然后倒掉。配合保健医生对接触班的婴 幼儿服用或注射预防的药物。
• 3.易感人群:容易感染上某些病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第九章 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LOGO
二、工作程序
经常性的预防工作。 • 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消灭蚊蝇,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做好饮食卫生工作。 • 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合理安排婴幼儿的一日生活。 • 为婴幼儿准备平衡的膳食,保证他们健康教育。 • 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婴幼儿的抵抗力。 • 严格晨、午、晚检查和全日观察,及时发现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