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著名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世界著名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被人们称之为“马赛公寓”的建筑, 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 座大型 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现代化 城市中“居住单位”设想的第一次尝 试。勒·柯布西耶认 为在现代条件下, 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 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 的现 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 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 现代化的整 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 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一个 “居住单位”几乎可以包含一个居住 小区的内容,设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 一栋建筑就 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位。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西班牙(1929年)
西格拉姆大厦 美国纽约 (1954~1958年)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建于1954~1958 年,大厦共40层, 高158米,设计人 为著名建筑师密 斯·凡·德·罗和菲利 普·约翰逊。
西格拉姆大厦
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 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人们又 把密斯追求纯净、 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 表。西格拉姆大厦 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 大厦主 体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 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 没有变化。窗框用钢 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 加墙面的凹凸感 和垂直向上的气势。整个建筑的 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 和工 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 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 建筑 的经典作品之一。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 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 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 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 又连通,既 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 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 奇妙的流通空 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 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 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 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 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 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 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半 个世纪以后,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决定在它 的原址一一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蒙胡 奇公园 里重建这个展览馆。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C.锡 里西等主持。
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 方米。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 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 行进 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 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 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 现了 “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 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 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 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 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 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 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 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这是一座位于 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 形制,造型扭曲混沌,超 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环 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 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 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 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纽约帝国州大厦图片欣赏
建筑师:F.L.赖特
流水别墅是美国建筑大师 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 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 郊外别 墅。这座房屋不大, 建筑面积仅400平方米。 可是,自它诞生以来,就 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 半个世纪过去了,新建筑 纷纷问世,但流水别墅依 然受到人们的赞美,并被 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 护。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 (1909~1923年)
本世纪20年代,创造新建筑 风格的呼声已在西欧兴起, 而传统建筑风格仍保持着强 劲的势头。1923年落成的 这幢市政厅即是尊重和继承 传统的一种表现。
瑞典建筑师R.奥 斯特柏格在市政厅设计中,他尊 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其限制,而 将历史上的多种建筑风 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了这座 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谐的水边 建筑。市政厅内的几个 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 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 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 品。
赫尔辛基火车站
赫尔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 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 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 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 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 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建筑师:A.高迪 )
米拉公寓,西 班牙巴塞罗那 (1906~1910 年)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 (1906~1910年)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 建成。设计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 师A. 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 是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勇于开辟另一条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 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设计 中,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
建筑师: G.里特维德 作品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 W.罗皮乌斯设计,建于德 国德骚市。它由教学楼、实 习工 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 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 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 的群体,既 独立分区,又 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 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 舍在另一端,高六 层,连 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 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 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 和图书馆。
建筑师:S.L.H.建筑事务所
在纽约繁华的曼哈顿岛上,30年代 初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建造了当时世 界上最高 的楼房——帝国州大厦,高度 达381米。它保持高度冠军称号达42年 之久。直到今天,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 前面。
纽约帝国州大厦
帝国州大厦1930年3月1日开始设 计,设计人为席瑞夫、兰姆、哈 蒙。4月7日开始树 起第一根钢柱, 9月22日钢结构就安装完毕, 1931年5月1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前后只 花去一年零一个月时间。 钢骨架平均一天半完成一层,直 至70年代,在施工速度上它一 直 保持最优秀的记录。这座大厦的 施工之所以能如此高速,是和它 的钢构件制作精确、 施工组织严 谨分不开的。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建筑师:G.里特维德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设计人G.里特维 德是家具设计师 兼建筑师,受荷 兰当时“风格派” 影响。风格派艺 术家倡导艺术作 品应是几何形体 和纯粹色块的组 合构图。
施罗德住宅 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 艺术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 型表现。由光光的墙板, 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 成横竖错落,若即若离的 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 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 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 三 维的风格派绘画。施 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 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小 的影响。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有个 德国馆,轰动了整个建筑界。博 览会结束,该馆也 随之拆除了, 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 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德国建 筑大师密 斯·凡·德·罗在这个建筑 物中完全体现了他在1928年所提 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 理原 则。他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 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 设计思想,应该跨 进文化领域的 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 主体。塑造建筑空间,以水平和 竖向的布 局、透明和不透明材料 的运用,以及结构造型等,使建 筑进入诗意般的水平。
建筑师:E.沙里宁
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建于 1906~1916年,是本世纪 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 北欧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 建筑实例,但基本上还是折 衷主义的。
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
它轮廓清晰,体形明快, 细部 简练,既表现了砖石建筑的特 征,又反映了向现代派建筑发 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 车站的 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 里宁( E .Saarinen, 1873~1950年)
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
由勒·柯布西耶设计 的这座教堂建成于 1953年。一向讲几何 构图的形式美,主张 采 用新技术来满足新 功能和创造新形式的 “现代建筑”,并在 建筑创作实践中遵循 理性主 义方向的赫赫 有名的建筑家,却设 计出了一个具有震动 性的奇特的建筑。
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柯布西耶在马赛设计并于马 赛市郊建成的这座17层的 “居住单位” 式公寓住宅大 楼,可容纳337户约1600人 居住。马赛公寓是第一个全 部用预制混凝土外 墙板覆面 的大型建筑物,主体是现浇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现浇 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 面不 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 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 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 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 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 主义”始祖的“桂冠”。
米拉公寓
他发挥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诞不经。 同时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 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 精心去 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 (1919~1922年)
林肯纪念堂( 1919~ 1922年)
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坐落在摩 尔林荫大道末端的一处人造高 地上,面积为2200平 方米,对面是华盛顿纪念碑。 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 四周有36根 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 36个州。虽然平面似古希 腊神庙, 但没有通常希腊神庙的山花,而是一个团进去的屋 顶层,放在古典柱式的顶部。 纪念堂内部用排列柱将平面划分为一个主厅和两个 侧厅,侧厅内墙壁上绘制了表现林肯 一生中最显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画。
整个纪念堂的高潮是正对 入口位于主厅中央的林 肯雕像。在从入口到雕像 这一纵向序列的引导下, 人们会感受到气氛的庄严。 尔后人们 会渐渐看清这尊在散射入 室的阳光照射下表情严肃 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 布置和纵横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导形成 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是 这座纪念建筑设计上的杰 出手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