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名解

病理学名解

一、名词解释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2.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

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

肥大与萎缩相对应。

3.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5.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6. 虎斑心(tigerd-effect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严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7. 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

如能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8.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

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 瘢痕(scar):是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表现为纤维细胞稀少,小血管减少消失。

肉眼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韧并缺乏弹性。

10、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左心衰竭严重肺淤血时,漏出到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将其分解为橙黄色的含铁血黄素。

由于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见于心力衰竭时,故称之为心力衰竭细胞。

11、槟榔肝(nutmeg liver):右心衰竭引起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坏死、崩解,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发生脂肪变性。

肉眼见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故称之为槟榔肝。

12、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13、栓塞(embolism):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栓子)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的过程。

14、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在分娩过程中,羊膜破裂或早破、胎盘早期剥离、胎儿阻塞产道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宫内压增高,可将羊水压入子宫壁破裂的静脉窦内,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分支、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引起广泛的微血栓形成,称为羊水栓塞。

15、梗死(infarction):任何原因出现的血流中断,导致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16.炎症(inflammation):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

17.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见于皮肤、肌肉、阑尾等部位。

18.脓肿(abscess)是指局限性化脓性炎,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19.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和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突出粘膜表面的肿块,如子宫颈息肉。

20.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由于组织的炎性增生而形成的增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常见于肺和眼眶。

21.肉芽肿:是在增生性炎症有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2. 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组织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恶性之间的某些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

23. 肿瘤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指单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称为异质化;这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瘤细胞群体称为肿瘤异质性。

24.异型性:肿瘤与正常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不相似之处即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25.肿瘤实质和间质: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肿瘤间质一般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有时还可在淋巴管。

26.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的癌,尚未突破基膜而向下浸润生长27.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指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和弹力肌型动脉。

病变特征是血浆内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浸润和沉积于大、中动脉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动脉变硬,心、脑、肾等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贫血性梗死等病变。

28.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r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绝大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29.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剧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体表或内脏的牵涉痛(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

通常休息或服用硝酸酯剂后可缓解。

30.室壁瘤(Venticular aneurysm) :是指心肌梗死后,梗死灶处的瘢痕组织在血流的冲击和心室内压作用下,局部向外膨出所形成的结构。

31.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指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基本病变为全身细小动脉硬化。

32.动脉瘤(aneurysm):是指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变薄而向外膨出所形成的永久性的局限性异常扩张。

33.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种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以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和风湿性肉芽肿形成为特征。

常侵犯心脏、关节、血管和皮肤,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

风湿病的病变发生在全身结缔组织,属结缔组织疾病。

34.风湿小体(Aschoff body):又称风湿性肉芽肿,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其出现提示风湿活动。

典型的风湿小体位于心肌间质内血管旁,呈梭形或椭圆形,中央为结缔组织的纤维素样坏死,,周围绕以Aschoff细胞(风湿细胞)并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35.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反复以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

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发生2年以上。

36.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因肺组织弹性减弱而过度充气,呈永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致使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

37.肺肉质变:亦称机化性肺炎,由于灰色肝样变期肺内的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的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酶量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的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称肉质变(carnification).38.隐性肺瘤: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而临床及X线检查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者为隐性肺癌。

39.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指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累及整个肺叶或肺叶大部分的急性弥漫性纤维素性渗出性炎,临床表现为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等。

40.早期肺癌(early stage lung carcinoma):指肿瘤局限于支气管内或支气壁,不侵犯肺组织,或侵犯支气管周围肺组织,但肿块直径不超过2cm,无淋巴结转移。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指食管下段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所替代。

化生呈弥漫性,可视为一种癌前病变。

41.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指单个癌结节直径≤3cm,或不超过2个瘤结,其直径总和≤3cm的原发性肝癌42、革囊胃:弥漫浸润型胃癌致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粘膜皱襞大部消失。

胃状似皮革制成的囊袋,因而称革囊胃。

43.假小叶:肝硬化形成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即假小叶。

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小叶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有时还可见被包绕进来的汇管区Burkitt 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类型,原发部位最常见于颌面部和胃肠道。

瘤细胞呈滤泡中心母细胞分化,瘤组织常呈“星空”图像。

病因学上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

临床上分非洲地区性,散发性和HIV相关性三种类型,均高度恶性。

44. 蕈样霉菌病(mycosis fungoides):原发于皮肤的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进展缓慢,依次可分为皮肤红斑期、斑块期和肿块期。

瘤细胞表达辅助性T细胞(CD4+)免疫表型。

瘤细胞浸润于真皮和表皮,表皮内的浸润灶称“巴氏微脓肿”。

、新月体:新月体行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单核细胞等形成新月形小体。

型的卵巢转移性肿瘤称Krukenberg 瘤。

Krukenberg 瘤不一定都是种植性转移,也可通过淋巴道和血道转移形成。

45.子宫颈早期浸润癌:子宫颈早期浸润癌或微浸润癌,是指上皮内癌突破基膜向间质浸润,浸润深度不超过5mm,在固有膜中形成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块,或邻近浸润癌相互连接融合。

肉眼观子宫颈无特殊异常,只能在显微镜下证实,故又称为亚临床型。

46.粉刺癌:乳腺导管原位癌根据组织学改变分为粉刺癌和非粉剌型导管原位癌。

镜下,粉刺癌癌细胞在导管内呈实性排列,中央常见凝固性坏死,坏死面积较大,是其特征性改变。

肉眼可见扩张的导管腔内常有微黄色点状坏死物,挤压时,坏死物自管腔断面溢出。

病变明显者,挤出物如牙膏状(带黄色)或粉剌样物。

非毒性甲状腺肿 (nontoxic goiter):又称单纯性甲状腺肿。

是因缺碘或对甲状腺素需求量增加等因素导致甲状腺肿大,并不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

本病中甲状腺素的分泌不足,促使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而引起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胶质堆积,甲状腺肿大。

47. 结节性甲状腺肿 (nodular goiter): 即非毒性甲状肿的结节期。

不同部分的滤泡上皮出现不一致的增生性变化与复旧性变化,伴纤维组织增生,包绕甲状腺滤泡,从而使甲状腺内出现不规则的结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