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XXXX酒业有限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主管单位:XX县房改办4、建设单位(业主):XXXX酒业有限公司5、建设项目拟选位置:本项目拟建于XX县XX镇XXXX 酒厂东区内。
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XX市XXXX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资质证书: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关于中央投资支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保[2010]56号);●《XX市人民政府关于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程实施意见》(XX政发);●《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程拆迁补偿办法的通知》(XX政办);●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调查收集的资料;●委托书。
8、XXXX酒业有限公司简介XXXX酒业有限公司前生为XXXX酒厂,成立于1956年2月,成立时有职工127人,其中干部15人,合同工80人,临时工32人。
主要产品米酒、糯米酒、酒饼等。
由于原酒厂经营模式脱离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加上企业采取吃“大锅饭”的管理方式,以及有很多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致使XX酒厂背负沉重的包袱、债务累累、企业瘫痪。
于2008年6月改制,经改制变更为XXXX酒业有限公司。
二、项目概况1、项目拟建地址拟建地点位于XX县XX镇原XXXX酒厂生活区内。
2、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用地规模:本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3426.96平方米。
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居民住宅楼3栋(共72套),总建筑面积6923.33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462.72平方米。
(2)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集资房3栋(共72套),总建筑面积6923.33平方米,配套建设供配电、供排水、道路及绿化等辅助设施。
3、主要建设条件(1)建设用地条件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县XX镇原XXXX酒厂生活区内,项目用地面积3426.96平方米。
该地块是原XXXX酒厂生活区,北靠XX法院和检察院, 西侧为樟木路,四周均有规划道路,其位置交通便捷,区位条件良好。
用地较不规则,北低南高,红线内所有建筑均已拆除,地块现状为空地,场地已平整,为规划的居民住宅建设用地,项目选址符合经批准的发展规划。
(2)供水供电条件建设地址有XX县XX镇自来水厂供水管网,可供本项目生活、消防用水。
供电:引接XX县城市电网电源。
(3)交通条件本项目位于XX县XX镇原XXXX酒厂生活区内,西侧为樟木路,四周均有规划道路,与县城路网连接,对外交通方便、通畅。
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本项目前期工作于2012年1月开始,预计于2012年6月开始施工,2013年10月份完成土建施工,2013年11月份完成设备安装与调试,2013年12月份项目竣工验收。
5、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332.2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940.82万元,安装工程152.62万元,建设工程其它费用140.17万元,基本预备费98.69万元。
(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332.29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补助资金和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项目单位数量备注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m23426.96规划总建筑面积m26923.33住宅部分建筑面积m26462.72居住户数户72居住人数人266按每户3.7人计建筑基底面积m21007.3 绿化面积m21240 小区道路及场地硬化m21150 围墙长度m 260容积率 1.89建筑密度% 29.39 绿地率% 35机动车停车位个58 规划在后期预留用地建设地下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位个72三、结论及建议通过研究,本报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项目的建设是落实XX市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作的需要,是提升城镇品质改善城镇形象的需要,是实现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措施的具体目标的需要,是加快XX 县中小城市化建设进程,完善中小城市功能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项目建设地址场地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能满足本项目建筑建设的基本要求。
项目建筑规模、技术经济指标符合规划的要求。
项目地址的供电、给排水等均能充分利用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较为便利。
建设资金渠道基本落实。
项目的建设是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理由XXXX酒业有限公司前身为XXXX酒厂,成立于1956年2月,有职工127人,其中干部15人,合同工80人,临时工32人。
主要产品米酒、糯米酒、酒饼等。
由于原酒厂经营模式脱离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加上企业采取吃“大锅饭”的管理方式,以及有很多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致使XX酒厂背负沉重的包袱、债务累累、企业瘫痪。
于2008年6月改制,经改制变更为XXXX酒业有限公司。
XX酒厂生活区,占地11.27亩,房屋建筑建于1984年,居住58户约210人,住房基本为平房,现有非配套砖瓦结构平房58套,建筑面积2391.26㎡。
现在的这些住房房屋行条腐烂,漏雨现象严重、灰浆脱落、部分墙体开裂,已经无法修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周边环境非常恶劣,居住条件非常差,很多已完全不符合消防的要求,已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
XXXX酒厂生活区现状见下图。
棚户区现状图一棚户区现状图二棚户区现状图三棚户区现状图四棚户区现状图五棚户区现状图六长期以来,原XXXX酒厂的广大企业职工为国家、为XX、为XX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对广大职工非常关心,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许多职工生活居住在破旧的职工危旧房内,居住条件相对简陋,配套设施陈旧且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突出,职工住房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XX镇作为XX县的重镇,XX县城所在地,XX 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极不协调,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实施职工危旧房改造工程,有利于改善城镇环境,城镇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为落实党的十七大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精神,为加快推进XX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XX 起草了《XX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用3-4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区国有和国有控股工矿企业棚户区、设区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
通过改造,实现改制企业职工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改制职工生活区人居环境和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体育等公益性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本项目以改造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为契机,整体改造XXXX酒厂生活区,一是XX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富民、惠民、利民”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国民经济与宜居城市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发展思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XX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XX。
二是着眼于城镇建设的大局,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建设目标,以提高改制企业职工生活质量,改善职工家庭居住条件,提高改制企业移交土地综合利用水平和提高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为目标,与繁荣城镇经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相结合,使项目成为XX城镇建设和完善现代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举措,努力把职工危旧房改造工程力争成为惠及百姓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地改善破产改制企业职工生活环境,也将极大地改善该片区城镇面貌、提高城镇品位,为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XX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这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大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的建设是落实XX市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作的需要原XXXX酒厂广大企业职工为国家、自治区、XX市和XX 县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特别是企业破产改制后,原企业的老职工更没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居住环境。
当前XXXX酒厂东区生活区现有非配套砖瓦结构平房58套,房屋行条腐烂,漏雨严重,灰浆脱落,部分外墙开裂,由于企业破产等原因多年没有进行维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而且周边环境较差,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完全不符合建筑规范和消防要求,已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
多年来,一方面党和政府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而另一方面又对广大职工非常关心,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企业职工生活条件,收到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种种原因,虽有部分职工危旧房得到改造,仍有许多改制企业职工生活在破旧的职工危旧房内,居住条件相对简陋,配套设施陈旧且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突出,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整体形象。
基于此,党委和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富民、惠民、利民”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工业发展与环境同步推进,国民经济与宜居城市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发展思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XX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启动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实施本项目,可基本完成原XXXX酒厂生活区职工危旧房改造工作。
通过改造,实现破产改制企业职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二)项目的建设是提升城镇品质改善城镇形象的需要XX镇作为XX县的重镇,XX县城所在地,XX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进出XX县城的门户。
作为XX县形象的重要窗口,原XXXX酒厂尚有58户居住在安全隐患突出的棚户区,还有14户无房户在外租房居住。
涉及户数为72户,涉及人口266人,棚户区房屋面积约2391.26㎡,房型基本为砖瓦结构平房。
安全隐患突出的棚户区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XX 镇的地位极不协调。
实施职工危旧房改造工程,有利于改善城镇环境和城镇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门户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XX县的品质,改善XX县的形象。
(三)项目的建设是实现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措施的具体目标的需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