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月(年)末结账流程及注意事项
随着一年工作临近尾声,财务人员也进入了一年的结账工作中。
结合多年行政事业结账工作经验及检查时发现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对行政事业单位月(年)末结账流程及注意事项谈一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一、月末结账的时点问题
月末结账的时点一般都是自然月末,会计的相关法规也是如此规定的,但实践中也有些单位因为自身的业务量比较大,自己定义结账日,如以每月25日为结账日等。
自定义结账时,存在以下问题:1.与财政部门不同步。
财政部门是按自然月来拨款的,会计期间如果与财政部门不一致,就会造成大量的调整,给审计核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2.增加因为自定义结账日产生的结账数据时点不一致的风险。
在实务中很多财务数据是来自非财务部门的,由非专业的财务人员提供,对于自定义结账日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往往造成数据不准确。
有些财务基础比较好的的单位可能会规定结账日后到下月一日前运用不开具发票等手段来减少差异,规避风险,但这样做显然不利于管理。
二、结账具体步骤
(一)先对本月所有凭证重新审核核对,减少差错。
月末结账以日常会计凭证为基础,要求日常的会计凭证数据和分录准确无误,因此建议在月末结账时重新进行核对。
(如果单位有双会计岗位,最好的方法是互查。
)(二)对以下项目进行账实核对。
1.现金:在结账日末进行清盘,编制盘点表。
对平现金账户可以证明所有分录中有现金的分录正确;不平时应查现金日记账和所有现金相关凭证,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还有如果单位年末现金过大(超1万元),最好存银行,如果能做到现金为0更好。
)
2.银行存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平银行账。
(注意一定要把银行对账单打到12月31日,别都结完账了,发现还有银行票据。
)
3.存货:包括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在月末时应进行盘点,并对盘点结果与明细账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三)核对财政拨款(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
通过银行对账单和财政拨款通知单等单据,核对每一笔收入并分清明细,确保收入的会计科目准确,辅助项中的功能科目准确。
(要求做到,财政拨款(补助)收入要与财政对账一至,基本支出收入与项目支出收入分清,人员经费支出收入与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收入分清。
)
(四)查看所有明细科目余额,对于有异常的方向余额
及异常发生额的科目进行调整。
比如:对应收应付账的核对应做到,查看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有无串户情况,期末余额为负时是否需要调整;对辅助类科目核对应做到,查看经济科目使用是否准确,由其是“其他商品服务支出”使用是否准确,对不常用经济科目发生额进行复核。
(1、注重核对当年有变化的往来;2、注意当年发生的往来能收回的12月全收回,如备用金12月收回明年1月在借;3、注意代付个人所得税,当年能收回的全收回,如果实在收不回,也要把余额体现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不应体现“应缴税费”里,这里说几句代扣个税的处理,因为我们的个税不在工资中扣,所以处理有所不同,正确的处理在个税软件填报完之后,在软件中打出个税明细表,以明细表为原始票据借记“其他应收款——个人所得税(某某人)”,贷记“应缴税费——个人所得税”,在银行返回划款回单时,以划款回单为原始票据,借记“应缴税费——个人所得税”,贷记“银行存款”,在向个人收回代付款时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个人所得税(某某人)”;4、注意查看辅助余额表,注意特殊项,如“基本建设支出——办公设备购置”出现发生额,那基本是记错账了。
)(五)利用勾稽关系复核。
如查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期未余额与资产基金是否相等;本期固资产、无形资产等增加额与经济科目中“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发生
额是否相等。
(六)编制月(年)末结账的转账分录。
按相关会计制度要求,结平所有本年收支,注意辅助项目中的功能科目、经济科目也要结平。
结账工作既是本年度财务工作的收尾,又是下一年度财务工作的开始,工作紧张而繁琐,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又特别高,希望以上经验能为大家顺利结账带来一点帮助。
敦化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王延峰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