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文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练习题及答案

范文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练习题及答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同步试练一.单项选择题:(60分)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完成1—3题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2、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D、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4、关于现存森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②多分布于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难以通行、开发较晚的地区③亚洲、大洋洲分布最广④部分已变为永久性的农田和牧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臭氧破坏加重④自然灾害频发⑤地震、火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

据此完成6—8题6、热雨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A、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B、东南亚、非洲、南美洲C、亚欧大陆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D、太平洋诸岛、西印度群岛、马达加斯加岛7、“绿色腰带”是指: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林D、绿色植物8、热带雨林是:①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②“地球之肺”③“地球之肾”④最古老的生物群落⑤仅属于当地国家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据此完成9—12题9、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0、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①热量充足②水分丰沛③生长季节连续④土壤肥沃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1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①③ C、②④12、雨林植被生长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是:A、土壤B、地下水C、地上植物体D、枯枝落叶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

据此完成13—15题13、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①迁移农业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④商业性伐木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14、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15、亚马孙平原上雨林被毁与人口增加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有是正相关,有时负相关目的,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

据此完成16—18题16、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A、保护B、开发C、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D、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17、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参与性原则下图为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读图回答19~20题19、该植被可能是()A 沼泽B 温带落叶阔叶林C 荒漠D 草原20、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酸雨B 水土流失C 土地沙漠化D 沙尘暴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21~22题。

21、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 6月B 7月C 9月D 10月22、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 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 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合理分配水资源中华社2005年8月30日电,从2005年起到2010年,国家计划投资75亿元人民币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该项目不仅是西部大开发又一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态工程项目。

回答23~24题。

23、三江源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线,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是指()A 长江、雅鲁藏布江和黄河B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C 长江、怒江和澜沧江D 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24、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问题是()①草地严重退化,鼠虫害肆虐②土地沙漠化严重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减少⑤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减少⑥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问题严重A ①②⑤⑥B ②③④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读下图回答25-26题:25、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A 兴建小水电站B 利用风力发电C 营造速生薪炭林D 修建核电站26、在该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是()A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B 减少水井的数量C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D 避免土壤的盐碱化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千米的科学探险考察,于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阅读材料,回答27-28 题:27. 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是:①西高东低的地形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的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大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28.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森林和湿地都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环境有重要影响。

据此回答29-30题29.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调节全球气候 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调节全球水平衡 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30.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A.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二.综合题:(40分)31、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

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

相差了_____%。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2.读我国北方某地区1965年和1975年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分)年1965 1975项目A森林覆盖率(%)20 3B耕地面积(公顷)24000 42000C年降水量(mm)450 380D气温年较差(℃)23 30E当年旱涝灾害次数 1 2F河流含沙量(%) 2 12G当年粮食亩产量(千克)250 125H当年粮食总产量(亿千克) 1(1)由A、B两个栏目可以看出,1965—1975年间,该地区耕地面积的增加,是靠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获得的。

(2)由C、D、E、F、G、H等栏目可以看出,由于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导致该地区__________恶化,__________加剧,最终使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3)今后,该地区应进一步保护好现有森林,__________,加速植树造林,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33、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写出图上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B 山脉C 平原D 平原E 河流F 河流(2)C、D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共同原因是:①;②。

(3)分析C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34、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A BC D(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再循环旺盛,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3)雨林生态系统中,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内,所以地上成为系统中最的部分。

(4)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就会陷于崩溃。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分)二.综合题:(40分)31.(1)10 8 毁林开荒(2)减少了(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

(4)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32.(1)毁林开荒(2)气候水土流失(3)退耕还林33.(1)长白小兴安岭三江松嫩黑龙江乌苏里江(2)①地形平坦,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粮食商品率高(3)①气温较低,蒸发弱,降水较多,特别是夏秋季降水多,气候湿润;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土质粘重,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下水位高;④河网密集。

34.(1)生物土壤供给养分淋溶作用流失养分(2)养分土壤(3)植物体植物关键(4)淋洗生态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