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绿色建筑的设计
摘要: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且实际利用效率较低,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建筑尽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节能与环保的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文章主要从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体化设计、同步化设计、适宜化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整体化;同步化;低碳
绿色建筑是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新世纪建筑时代的主题,绿色建筑将不可避免的占据建筑行业和能源利用的舞台。
作为建筑设计师,应该在源头运用好建筑设计的绿色设计理念,以期建成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每年的新房建设中有80%为高耗能建筑,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
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兴建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已显得刻不容缓。
作为建筑设计师,应该在源头运用好建筑设计的绿色设计理念,依据地域气候、地形地貌、历史文脉、建筑技术等手段,采取与环境共生的的建筑形式和构造措施,以设计出真正的绿色建筑。
1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一般建筑在形象上追求“新、奇、特”,追求标志效应;而绿色
建筑的建筑形式则是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灵感,人类对建筑美的感知将建立在生态影响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精美艺术细节、夸张的形式主义上。
绿色建筑如果要具有“生命”,就是需要设计师以最简单的方式,一个空间体的方式存在,变化规律按最简单的几何原理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生成。
以无锡大剧院为例。
该工程位于无锡市南部的太湖新城,采用了芬兰工程院院士、欧洲著名建筑设计师萨米宁的设计。
无锡大剧院整个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将环保、生态以及节能因素整合到设计之中。
因为这不仅将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还将大大促进无锡这个享有盛名的项目的形象特征和知名度,从而吸引大量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建筑形象上,更要显示小巧轻盈,以期与蠡湖乃至整个无锡的城市形象相匹配。
为此,萨米宁根据建筑的地形以及建筑功能,把建筑形象定义为蜻蜓,在功能上也可以说是堪称完美。
大剧院是由一个用于古典及中国歌剧、芭蕾、交响乐等演出的主剧场和一个小剧场组成的,这一大一小两个剧场就相当于蜻蜓两边的翅膀,因为不是对称的,建筑显得更加活泼,连接两个翅膀的则是蜻蜓的躯干,在建筑功能上则是剧场的休息大厅。
在左右两个翅膀的上面,也就是建筑的屋顶,则是主剧场上的五片巨型“叶子”,和小剧场上的三片“叶子”,这水边“漂落”的树叶,给人们带来的是繁华都市中的一份宁静。
设计师对造型的简洁处理,就是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并加以提炼,体现了设计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2整体化设计理念
因解决“低碳、节能、节地”要求而提出的策略、解决办法和措施,其设计成果不是生硬孤立或简单的堆砌,而是与功能空间环境、人文艺术造型等有机结合的整体化创作成果。
比如,北京海淀区的百度大厦,在布局设计上,用地南北狭长,免不了东西向为主朝向,但设计师通过巧妙构思,努力实现良好布局,尽量增大南北朝向的建筑体。
大厦以小进深、双面采光、线型板式建筑为主体,围合出多重内院花园成“目”字型布局。
“目”字型吻合了百度搜索的意向,被百度人亲切地称为“搜索框”。
这种布局较好体现出企业文化。
搜索框、地域文化、北京四合院、现代人文精神,在这里有机融合。
在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上,东侧架空的礼仪广场及人行通道和西侧架空的空间设计,很好地改善了院落的气流组织和环境,内院地下层下沉景观庭院水景绿植的设计,为地下层员工餐厅、健身娱乐用房提供了自然通风、采光和优美的景观环境,达到了空间环境开放丰富与节能环保的统一。
在建筑外墙的设计选择上,建筑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大开间办公区为落地玻璃窗,通透、开放,并为办公区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良好的自然通风,虽然是玻璃幕墙建筑,但通过大面积不透明保温幕墙的使用,保证了良好的窗墙比,透明可视部分自然采光通风,中空玻璃保证了保温隔热,实现了高科技公司功能需求、个性美观特征与节能要求的整合。
以呼吸幕墙、遮阳百叶等手段表现的建筑外观造型设计,构思之源既来
自节能遮阳考虑,也来自理智与灵动的造型创意,来自构造与材料的琢磨,来自于整体化的设计理念。
3同步化设计理念
有了首要的节能节地建筑设计态度,还要让节能节地建筑设计思维在各设计过程同步化进行。
建筑师、设计师从前期分析、策化、方案构思、比选、各专业深化初步设计,各专业协调定案,到施工图细节完善、施工中的调整、控制完成等设计全过程,都同步思考建筑的“低碳、节能、节地”要求。
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提出策略、解决办法和措施,而不仅仅当成到后期施工图才处理的材料、构造问题。
在设计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误区,建筑在结构上趋向于封闭,在设计上力求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然而这样的室内环境往往是不利于健康的,不是节能的建筑,更谈不上绿色,真正的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进行自适应调节。
还以无锡大剧院为例,该工程的墙体和屋顶都是会“呼吸”的。
大剧院工程的墙体采用出色及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窗均为节能窗,采用高品质的双层保温隔热玻璃,铝型材的内外裸面接触部位采用隔热冷桥处理,也有效地阻隔金属材料间热量的传递,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屋顶采用足够厚度的保温隔热层,除了经过优化设计的叶片屋顶具有遮阳功能,还有支撑屋顶的幕墙结构上的遮阳构件,一起创造了有效的气候缓冲区。
这将为建筑提供额外的自然冷
却,降低制冷期的能量消耗。
在材料的选用上,无锡大剧院也有独到之处—室内装饰材料使用了有中国韵味的竹材。
真正的绿色建筑推行本地材料,尊重几千年的地方文化传统,建造的是真正凝固的音乐,建筑应该随着气候、自然资源和地区文化的差异而重新呈现不同的风貌。
无锡大剧院在材料的选择上就是注意到了这一点。
大剧院观演厅中所有的楼座前沿和所有公众区域的垂直墙面都使用经过碳化的重竹装修。
主观演厅休息厅使用竹地板,贵宾区的顶棚、地板、门或固定家具也拟采用竹材作为主要的加工材料。
选用竹材,不仅突出了浓郁的中国特色,而且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不但便于维护,还就地取材,缩短运距,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4适宜化设计理念
对待高、中、低生态节能技术采取不排斥、学为我用的立场,设计中应因时、因地、因项目制宜,灵活应用。
仍以百度大厦为例。
因造价有限,尽可能以被动式设计为主,但局部采取了高科技手段。
比如幕墙设计,南北向仅最外侧立面采用了双层呼吸幕墙,造型上较精致,以增加品味和品质,而其他立面则采用普通幕墙,以节省造价。
双层呼吸幕墙设计也采用适宜的技术和构造,为带呼吸器阳台式,西向、内院东西向遮阳用相对便宜的银色铝合金固定遮阳翼,外侧东向采用较贵的波浪变化的白色彩釉夹胶玻璃冀,动与静的韵律美、柔与刚的逻辑关系符合建筑师感性与理性交织的创意。
绿色建筑将作为21世纪建筑业的主旋律,应体现在健康、节水、节地、节能、制污、循环利用等很多方面,不是简单的喊喊口号就可以的。
作为设计师,就要谨记自己肩负的设计责任,设计出来的作品应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从被动的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到主动地创造环境的丰富性,减少对资源的需求,从狭义的“以人为本”转向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以人为本”。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