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物流的概述1.物流概念物流:是有形物品从产出源点到最终消费点的流动和储存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
物流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业务领域,我国的物流发展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人们对物流的认识还处于启蒙,初级阶段。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物流市场将全面开放,现代物流将成为我国经济在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979年中国物资流通领域派代表团富赴日本考察物资流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在该代表团回国后的考察报告中把物流的概念引入中国。
当时物流管理只是作为实现计划、生产和消费的辅助手段。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近几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掀起了物流“热”,而且在持续升温。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流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从物流在经济中所处的位置说起。
人们知道,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三部分;物流是介于生产和消费之间,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间隔主要有:所有权间隔、场所间隔和时间间隔三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生产和消费的间隔也就越来越大。
解决前一种间隔的方法是商流,后两种的方法是物流。
所以: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所有权间隔——商流场所间隔——物流时间间隔——物流简单地讲,商流是物质资料所有权的转移,克服人的间隔,创造所有权价值,是一种非物理性的移动。
商流包括批发、零售、网上购物等交易活动,体现的是买与卖的关系。
让我们以自行车为例讲讲商流的概念。
在自行车出厂销售之前,所有权是生产厂家的,批发给销售商后,所有权转移到销售商手中,当销售商把自行车批发给商店后,所有权又转移到商店,而商店把自行车卖给消费者后,所有权则属于了消费者。
这种买卖交易的过程,使自行车的所有权几次发生了转移,我们把这几次的转移过程称为商流。
由于商流的发生,自然伴生出物流活动,即自行车出厂后的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这一系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传递过程。
我们把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这七大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考虑,并且将这七大环节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移动称为物流。
也可以说物流是克服场所间隔和时间间隔,创造场所效益和时间效益的活动。
比如说我们把农村生产的大米供应给城市居民,就是解决了场所和时间的间隔问题。
同样,工厂夏季生产出来的取暖设备,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保管储存,到冬季卖给消费者,也是克服场所和时间间隔,创造场所效益和时间效益.2. "四流"构成流通体系近年来,人们提到物流的话题时,常常与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从某种角度讲,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相关部分,由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
"四流"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相互作用。
它们既有独立存在的一面,又有互动的一面。
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对待,会产生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相互关系所谓商流,是一种买卖或者说是一种交易活动过程,通过商流活动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
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也可以说是后"三流"的前提,一般情况下,没有商流就不太可能发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反过来,没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和支撑,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四流"之间有时是互为因果关系。
比如A企业与B企业经过商谈,达成了一笔供货协议,确定了商品价格、品种、数量、供货时间、交货地点、运输方式并签订了合同,也可以说商流活动开始了。
要认真履行这份合同,下一步要进入物流过程,即货物的包装、装卸搬运、保管、运输等活动。
如果商流和物流都顺利进行了,接下来进入资金流的过程,即付款和结算。
无论是买卖交易,还是物流和资金流,这三个过程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没有及时的信息流,就没有顺畅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
没有资金的支付,商流不成立,物流也不会发生。
也可以讲,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过程。
就是说由于需要或产生购买欲望,才决定购买,购买的原因和理由就是商流的动机和目的;因为想购买或决定购买某种商品,才考虑购买资金的来源或筹措资金问题。
如不付款,商品的所有权就不归你,这就是条件;又因为决定购买,也有了资金,然后才付之行动,这就是买主要向卖主传递一个信息,或去商店向售货员传递购买信息,或电话购物、网上购物,这些都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但这种过程只是一种手段;然而,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产生后,必须有一个物流的过程,否则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没有意义。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单位搬进新办公地点后要购买几台空调,这个单位可能直接去商店选购,也可能打电话或网上采购,就产生了商流活动。
由此也伴生出资金流(如现金支付、支票付款或银行走账)和信息流。
可是只完成这"三流",并不是事物的完结,还必须将空调送给买主,最终还是少不了运输、装卸等物流过程。
商流和资金流是传统性的经济活动,规则性强,已经比较成熟和定型。
信息流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是电子化传输和软件开发问题。
这方面的竞争会不断加剧和复杂化,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将来也会彼此靠近。
前几年兴起的电子商务热之所以急剧降温,是因"物流瓶颈"的阻碍造成的,不是信息技术自身的问题。
而且,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来都可能由计算机和网络通讯部分取代,只有物流难以做到这一点。
物流目前又十分滞后,物流发展的空间比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要大,合理化、科学化管理的余地也大,节约费用的潜力更大。
这是因为:(1)很多人对物流基本知识、物流理论、物流的重要作用还了解不多,要有一个认识过程。
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相比,发展进度缓慢,如不及时赶上,要拖其他"三流"的后腿。
(2)物流在商品总成本中的费用比例很大的问题过去不被人们重视,这块"第三利润源泉"是新经济时代最有前景的领域。
(3)物流发展时间尚短,成熟程度差,物流管理科学化水平较低。
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认真对待,大力加强对物流的管理,就能大幅提高物流生产效率,大幅增加经济效益。
(4)在认识方面,过去还很少有人将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联系起来考虑,也没有将"四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对待。
在今后实践中,如果真正把"四流"统一起来、协调起来,那将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
目前的主要矛盾表现在物流和信息流两个方面,相信随着社会、科技手段的进步,这两方面也会大有进步。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各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并各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四流"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伴随、共同支撑流通活动的整体,我们在认识和研究流通经济或者在进行物流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这一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流的理论和概念以及范围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比如:在流通活动中,把信息流和资金流增加进来;物流的范围也由一开始的产品离开生产线以后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扩展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以及废弃物再生利用等全方位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活动;物流的七大环节或称七大功能把流通加工包括进来,与此同时,物流向供应链方向发展。
3."第三利润源"说在近几年我国物流"热"持续升温的过程中,"第三利润源"说也随之被广为引用,耳熟能详。
其实,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权威物流成本研究学者西泽修先生1970年提出的"第三利润源"说,早在1979年就被原国家物资总局组织的赴日考察团带回我国,在该代表团考察报告中对此有过介绍。
1982年3月5日至19日,西泽修教授随以林周二教授为团长的日本物的流通协会访华团,应中国物资经济学会邀请来华,当时作者和该学会秘书长高博同志陪同访华团在北京、广州、南昌、合肥、上海考察访问,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物流知识。
西泽修教授给作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至今难忘。
记得学会理事长、原国家物资总局副总局长余啸谷同志在北京民族宫宴会厅宴请访华团时,特意走到西泽修教授面前提起他的"第三利润源"说,西泽修教授当时非常惊喜,根本没想到他的理论学说竟然早已传播到中国,并被中国同行关注,于是马上拿出一本他新出版的关于流物成本的书(黄颜色书皮),送给了余理事长。
西泽修教授在他的著作《物流——降低成本的关键》中谈到,企业的利润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而变化。
日本1950年因朝鲜战争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很快实现了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当时日本正处于工业化大生产时期,企业的经营重点放在了降低制造成本上,这便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经营的第一利润源。
然而,依靠自动化生产手段制造出来的大量产品,引起了市场泛滥,产生了对大量销售的需求。
于是,1955年从美国引进了市场营销技术,日本迎来了市场营销时代。
这一时期,企业顺应日本政府经济高速增长政策,把增加销售额作为企业的经营重点。
这便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经营的第二个利润源。
1965年起,日本政府开始重视物流,1970年开始,产业界大举向物流进军,日本又进入了物流发展时代。
这一时期,降低制造成本已经有限,增加销售额也已经走到尽头,切望寻求新的利润源,物流成本的降低使"第三利润源"的提法恰恰符合当时企业经营的需要,因而"第三利润源"说一提出,就备受关注,广为流传。
工业化大生产时期——降低制造成本——第一利润源市场营销时代——增加销售额——第二个利润源物流发展时代——降低物流成本——第三利润源西泽修教授在书中还谈到,当时他提出"第三利润源"时,是受一个再度公演的著名电影《第三个男人》的启示,因为"第三"隐有"未知"的含义,所以才把降低物流成本说成"未知的第三利润源"。
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泉"说,不仅推动了当时日本物流的发展,也对我国和亚太地区的物流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第三方物流"的定义,国家标准术语中是这样描述的:"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广义地讲,第三方物流是与自营物流相对而言的,即第三方物流是专业物流企业面向全社会提供物流服务,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货物的运输、包装、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项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