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写作主题提炼与素材运用点金(2018年6月)
赤壁赋
【素材点金】
1.做好人生的减法。
苏轼胸怀壮志,心系天下,但一直不被君王重用;人生坎坷,屡遭贬谪,但苏轼心态淡定。
他做好了人生的减法,减去了心灵上的负担,减去了欲望,终成千古名家。
2.心胸坦荡。
苏轼并未因为仕途上的不得志而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在贬谪之地,他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疾苦、心系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磊落坦荡的胸怀和气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苏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素材运用】
示例:坚持是磨难的克星。
有了坚持,就有了信念,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哪怕是遭遇不公正的待遇。
苏轼云:“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他挥笔写下此篇,只怕心中亦感慨万千。
从“乌台诗案”起,苏轼连遭贬谪,但他的人生理想未曾改变。
“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坚持不改初衷;“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始终保持从容。
即便被贬到黄州,泛舟游于赤壁,他依然借助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最终成了名贯古今的大文豪。
游褒禅山记
【素材点金】
1.无限风光在险峰。
王安石和朋友们的这次游玩无疑是不尽兴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洞内最优美的风景,中途的退缩使他们失去了大饱眼福的机会。
只有那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人才能登上顶峰,欣赏无限风光,看见别人不曾看见的奇观。
2.成功需要创造条件。
用王安石的观点来看,成功是“志”“力”“物”三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志”即意志,“力”即精力,“物”即一定的物质条件,三者对于成功来说缺一不可。
王安石提醒人们,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坚定志向,尽力而为,创造条件。
只有“志”“力”“物”三者合一,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素材运用】
示例:实力与机遇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尼采说:“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们心愿的机会。
”如果只把成功寄托在机缘巧合上,就如同守株待兔,荒废了自己的生命而终不会有所收获。
纵然机遇从天而降,也会因为缺乏主观努力而与其失之交臂。
如果三国画家曹不兴只是不小心在新画的杨梅之上滴了一滴墨,而没有长期训练的精湛画技和丰富的想象,也不会巧改墨滴,点墨成蝇,成就一段佳话。
当然,只拥有强大实力却没有适时的机遇也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将内在的奋斗与外部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的“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或许正是这个道理。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素材点金】
1.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1916年11月,主办《新青年》的陈独秀和亚东图书馆的老友汪孟邹一同北上。
此时正值接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物色主持文科的人选,蔡元培觉得陈独秀正是他要找的人。
12月26日早上9点,蔡元培第一次造访陈独秀。
之后,蔡元培差不多天天都要来看陈独秀,有时早上来得很早,陈独秀还没有起床,他就招呼茶房,不要将陈独秀叫醒,只要给他拿个凳子,坐在房门口等候就行了。
蔡元培诚意拳拳,陈独秀终于答应了。
邀请没有学位头衔的陈独秀主持最高学府的文科,体现的是一所学府开阔的心胸,彰显的是大学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也体现了蔡元培先生超凡的胆识和眼光。
一个社会只有形成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氛围,才会充满活力与朝气,才会让更多的人脱颖而出。
2.伯乐与千里马。
千里马能够脱颖而出,纵横奔驰,是因为有伯乐的慧眼识英才。
没有蔡元培的提携和举荐,就不会有后来“五四运动”中叱咤风云的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
我们在为陈独秀的脱颖而出而欢呼的同时,更为蔡元培先生爱才、惜才、怜才的赤诚之心而感动。
千里马难得,但是伯乐更难求。
希望有更多像蔡元培先生一样的伯乐出现,如此则是学术之幸、人才之幸、教育之幸。
【素材运用】
示例: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拥有一颗宽容心。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老舍说得好:宽容。
中国传统历来追求一个“忍”字:为人处世,强调心存宽容;与人交往要拥有一颗宽容心;心存宽容,才能独善其身、善心常驻。
我想起蔡元培的海纳百川之胸襟,他既能提倡新文化、新思想,又能接受旧学说,新旧两派文化交流融合才鸣响了北大振聋发聩的文化钟声。
我们同学之间正是需要这般宽广的胸怀,以宽容的态度孕育同学心中宽容的种子,如同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滋润嫩芽。
(高分作文《守住心中一份宽容》)
我有一个梦想
【素材点金】
1.坚守信仰,追求完美。
信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很重要,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人活一世,因信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追求。
坚守信仰,常怀对生命的感恩,才能在利于别人也利于自己的追求中,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
2.博爱于人,在全力以赴中坚强,在奋斗中燃烧生命。
马丁·路德·金的活法,虽然过于沉重、清苦,却令人肃然起敬。
给自己一份动力,给世界一份关爱,你的人生中就不会有绝望。
【素材运用】
示例:马丁·路德·金是一株有思想的苇草。
为了给黑人争取平等权利,他毕生致力于黑人民权运动,并以卓越的才华成为运动领袖。
白人统治当局对他恨之入骨,在他的人身安全时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依然不改其志,继续领导黑人争取平等的权利。
他的那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词,如黄钟大吕,响彻云霄,在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善良的人们心中长久回荡。
敌人可以毁灭他的身体,但是毁灭不了他的思想。
(高分作文《做一株有思想的苇草》)必修3
林黛玉进贾府
【素材点金】
个性与叛逆。
我们都知道,在《红楼梦》里的柳湘莲眼中,只有贾府门前的那对石狮子是干净的。
其实,还有一个干净的男人,那就是贾宝玉。
说他干净,是因为他没有追求功名利禄之心,也无穷奢极欲之心,正因如此,这个形象才如此地光彩夺目。
【素材运用】
示例:一部《红楼梦》,讲述了几代人的恩怨,缠绵了几代人的心。
心境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让红楼一梦碰撞的火花更耀眼。
对于失败者来说,《红楼梦》是黛玉的泪水;对于政治家来说,《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史书;对于文学家来说,《红楼梦》中的精彩诗词最为抢眼……一部《红楼梦》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不同的,无关乎外界的一切,只是源自看《红楼梦》的角度不同。
苏轼曾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就解释了一个事实:角度不同,人生不同。
(高分作文《角度人生》)
老人与海
【素材点金】
1.意志与品质。
人活着,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艰难险阻,在困境面前是坚守还是退却,这需要人的精神与意志来回答,正如桑地亚哥那句响当当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桑地亚哥的故事,之所以得到全世界读者的肯定,就在于他那永远不放弃的意志和品质。
2.胜利与失败。
我们常为胜利者唱赞歌,为胜利者送上鲜花与掌声。
其实,在那些失败者中,也有不乏令人敬佩的地方。
正如桑地亚哥老人那样,他在大鲨鱼面前是一个失败者,但他的坚强、他的执着,却使他成了一个伟大的精神胜利者。
【素材运用】
示例:每当我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一句时,我总是热血沸腾。
正是凭借这种信念,历尽磨难、九死一生的老渔夫桑地亚哥拖回了巨大的鱼骨;也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杰克·伦敦用《热爱生命》穿越了严酷的荒原,贝多芬用《第九交响曲》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用“三天光明”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高分作文《站起来,世界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