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疗法04

家庭疗法04


策略派家庭治疗

Jay Haley和米兰小组 主要概念与方法
1、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治疗过程与治疗目标相反的方法。 具体而言,就是治疗者鼓励患者维持或者表现出更多、更强 的症状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症状具有保护家庭的作用的 情况以及改变受到阻抗的情况。
2、意志考验:来自于Haley的治疗实践。Haley认为,严 格意志考验是为了使症状表现比其实际情况更麻烦。他认为, “如果我们创设要求,使得一个人要表现出症状比要放弃症 状更加困难,那么他将会放弃症状。”例如,如果一个来访 者在白天表现出症状,那么他就要在半夜起床,并且努力地 练习症状。
4、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描述了一代与另一代人们之间处理 焦虑的方式。父母与孩子之间纠结度越强,就 越有可能在关系中引发出焦虑,因此一些人选 择离开家庭以寻求距离感,也有一些人选择不 去看和听家庭中正在发生的事,假装事情没有 发生以避免焦虑和痛苦。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带 有很强的情绪化色彩,用避免与人交谈的方式 使自己与原来的家庭隔离开来。
1、挑战: 当某个家庭成员作为问题人物出现时,治疗 师可以通过询问其他家庭成员如下问题来直接挑战线性因 果关系:他们是怎样参与其中的(或受到什么影响)。他们在 制造(或处理)这个问题中扮演什么角色?他们是怎样反应的?
挑战无效家庭互动的最佳方式就是指出阻碍家庭互动的 模式。一个有效的公式就是:“你的X行为越多,他的Y行 为越多——相应的,你的Y行为越多,她的X行为越多” 挑战无效行为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询问成功的情况,并鼓 励多做这些行为。
预约阶段
首次会面
早期阶段
中间阶段
结束阶段
预约阶段
内容:预约时与来访家庭接触的目的是要全面了解表现出 的问题,以及安排家庭前来治疗。治疗者要倾听与你通话的 来访者对问题的描述,然后明确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以及其他 可能参与进来的成员。最后,安排第一次见面,并且要指定 哪些人将要参加第一次见面(一般家庭中每个人都要参加)。
结构派家庭治疗
Minuchin 主要概念及技术: 1、加入:“加入”是治疗者为了做诊断及促成改变, 而与家庭连结,它不仅是有助于做诊断的技术,最主要 还是能借助它来介入处理,以促成改变。虽然在接触家 庭的开始阶段会相当强调“加入”,但事实上它也发生 在治疗的任何阶段。在“加入”的过程中治疗者鼓励家 庭成员去共同解决问题。一个好的治疗者,有时可藉由 暂时的顺应家庭“风俗”而“加入”家庭,在声调、用 语及姿势上,循着他们的规则,一边真正去经历家庭的 一些信念及其强度。这样的方式对于会谈的初始阶段尤 其有用。
5、打破平衡:在设定界线中,治疗师的目标 是重新组合亚系统之间的关系。在打破平衡中, 目标是在一个亚系统中改变关系。处于冲突的家 庭成员与对手平衡常常是家庭陷入僵局的原因, 其结果是,双方继续冻结在无行动的状态中。在 打破平衡过程中,治疗师与个体或亚系统建立关 系并且支持个体或亚系统。
第四章 家庭治疗的阶段
五、家庭生活周期
人类生活的周期是有秩序的,但它不是稳定而 连续的过程。我们按阶段发展,每个阶段都会有高 原期,都要通过发展来完成所要求的改变。成长和 改变的阶段之后是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各种变化得到巩固。 家庭生活周期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家庭发展阶 段中,家庭要面对一些发展的要求。


3、结构评价:初步评价是建立在第一次会面中 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的。在后面的会面中,这些 模式被精炼和修正。结构评价同时考虑了家庭所呈 现的问题以及所有的家庭成员,一方面,结构评价 要反映出家庭中存在的结盟、对抗、疏离、纠缠关 系,另一方面,结构评价也应反映出每个成员在家 庭中的角色与功能。
4、加强界线:在纠缠的家庭中,所设计的干 预是加强界线。治疗师促进家庭成员代表他们自 己说话,不允许有人打断别人说话,或者帮助夫 妻在没有侵扰的情况下完成谈话,这些手段都在 于为界线不清的家庭加强界线。虽然结构治疗师 开始的时候会见整个家庭,但接下来的会面可能 会会见个体或是亚群体以加强他们的界线。
反其道而行之技术

定义
适用条件
具体施行
注意事项
定义:
所谓反其道而行之法,就是治疗过程 与治疗目标相反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 治疗者鼓励患者维持或者表现出更多、更 强的症状的方法。
反其道而行之适合的条件
(1)治疗者杀手(therapist—killer)型的家庭和 治疗成瘾的家庭。
(2)具有阻抗的家庭。 (3)症状的严重程度:中度或者重度的症状。 (4)症状具有维持家庭功能的作用。
2、核心家庭情感过程:在原生家庭中,缺少自 我分化就会导致与父母的情感的隔离,接下来导致 婚姻中的纠结,因为情感资源有限的人们会将他们 的需要投射到彼此身上。因为这种纠结尚不稳定, 它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①在父母之间产生情感隔离。 ②配偶一方出现身体或情感机能障碍。 ③婚姻冲突。 ④将问题投射到一个或更多的孩子身上。问题严 重程度与不能自我分化的程度、与原生家庭情感隔 离的程度和家庭系统中的压力水平有关。
4.孩子长大成人
5.丧偶阶段。
(1)再适应 (2)与孩子发展成人与成人的关系 (3)照看孙子孙女 (4)老人疾病与死亡 鳏寡孤独 (1)丧偶后的适应
同上
六、家庭故事 通过把生活中的事件重新建构为连续的故事,家庭成员 也能理清自己的经历。因此,家庭生活不仅是由家庭成员 的行动和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组成的,家庭成员建构和 讲述的故事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四岁孩子的父 母如果认为孩子是“专门和我们作对的”,那么他们的反 应就完全不同于认为孩子是“精力充沛的”。 家庭故事是对经历的组织和理解。它们强调那些能够巩 固情节主线的事件,而屏蔽掉发生过但与情节主线不符合 的事件。家庭的人际交往和家庭成员对事件的叙述是以循 环形式相互关联的:行为事件被知觉,然后组织成故事的 形式,这个故事又转而形成期望,期望进而影响以后的行 为,如此往复。
4、循环提问:即循环提问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对 某件事或某个成员的看法。设计循环提问的目的是 为了引导家庭成员在整个家庭的关联背景中看待他 们自己,并且从其他家庭成员的角度审视所发生的 事情。例如,一个治疗师可能会问,“你的父亲怎 样刻画你的妈妈与你姐姐的关系?他曾经与你谈论 过这个问题吗?”通过像这样询问模式,随着家庭 成员冲破他们的两极的和线性的观点,问题的循环 本质变得越来越明显。
2、家庭作业:安排家庭作业可以用于检验治疗的 适应性;让家庭成员意识到自己在问题中的角色;还 可以建议培养新关系的方法。 典型家庭作业包括:建议过度关注孩子的父母雇一 个保姆看孩子,然后两个人单独外出;建议争论不休 的夫妻交替发言,一个人说的时候,另一个人只能听 不许说话(但要关注对方所说的内容,并在对方说完后 做出反馈);建议过度依赖的家庭成员练习独处或自己 做一些事情。家庭作业容易诱发冲突,比如,与青春 期的少年协商家庭规则,这样的作业应该避免。有难 度的讨论应该留到治疗师能够作为仲裁者时再提出。
阶段 1.新家庭形成
家庭成员角色的变化 儿子 丈夫+儿子 女儿 妻子+女儿
主要发展任务 (1)家庭界线的确立 (2)角色的转化,婚 姻系统的形成 (3)相互适应。
(1)初为父母的技能 (2)夫妻相互作用
2.第一个孩子出生
丈夫 妻子 同上
丈夫+父亲 妻子+母亲
3.青少年孩子
(1)亲子关系的改变与调整 (2)婚姻与职业问题
2、表演技术:是结构派的一个重要技术,治疗 师要求家庭成员在治疗师面前就某些话题进行交流, 表演出他们在真实互动中的情况。用以收集有关家 庭结构的信息。此外,表演技术也用来改变家庭的 结构,治疗师在找到家庭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后,会 设计与以往不同的互动任务给家庭成员进行表演, 从而改变其旧有的障碍性模式。表演技术需要三个 操作。首先,治疗师要注意到问题的序列。第二, 治疗师开始使用表演技术。第三,是最重要的,治 疗师必须指导家庭去修正这个表演。
四、过程与内容
家庭治疗师在观念方面的一个重要改变在于开始越来越 多地关注沟通的过程而非沟通的内容。也就是关注人们是 如何谈话的,而不是谈话的内容或他们谈了些什么。 前来治疗的家庭通常关注问题的内容。家庭治疗师与家 庭谈论他们问题的内容,但也要时刻关注他们尝试解决问 题的过程。当家庭讨论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解决孩子拒绝上 学的问题时,治疗师要关注家长是否有控制权,他们是否 相互支持。治疗师告诉家长如何解决问题(让孩子上学)是在 关注内容,而不是过程。孩子可能去上学了,但是家长并 没有改进他们做决策的过程。
4、收集有关家庭交往模式和家庭结构的信息, 了解家庭结构
5、诊断
6、提供反馈
7、安排任务
第一次面谈的过程:
1、准备阶段
电话预约;座椅准备;其他方面的准备;
2、面谈阶段
减轻患者和患者家庭成员焦虑与紧张的阶段
探讨家庭成员现有交往模式和家庭结构阶段
扩展家庭关注焦点的阶段
早期阶段
治疗早期阶段的主题是发现为什么问题一直存在,应该 如何着手解决。此时的主要策略已经由建立联盟变为挑战 性的行动和尝试。
注意事项:预约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是个人的态度。首先 是理解和尊重。家长希望你单独治疗他的孩子,或者夫妻中 的一方希望单独与你谈谈,以便你能有一个非常正确的观点。 即便这些观点与你的想法是不一致的,仍需表示你的理解与 尊重。第二,如果你希望见到整个家庭,那么在最初安排见 面时,需要让大多数家庭成员同意参加会诊。
第三章、三大派别的家庭治疗
代际派家庭治疗
策略派家庭治疗 结构派家庭治疗
代际派家庭治疗
莫瑞.鲍恩
重要概念
1、自我分化:鲍恩理论的核心。这个概念指的 是一种思考和反应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对内在和 外在的情感压力的自动应答。这是一种即使面对焦 虑也能富于弹性和聪明行事的能力。不能自我分化 的人更倾向于情绪化,他们的生活被他们周围人的 反应所驱使。自我分化的人能够更好的平衡思想和 感觉:他们有强烈情感和自发反应的能力,但是也 拥有拒绝情感冲动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