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从传统到现代 教案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从传统到现代 教案

从传统到现代
——-中国现代美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
3.学会用自己的审美眼光去分析和理解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
2.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教具与学具:
教具: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教学:
欣赏中国传统古代绘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捣练图》等
1.教师介绍:了解传统绘画作品,从而引出今天课题。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现代美术》。

20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中国创建新式美术教育学校,将西方绘画相互交融,从而打开了中国画创作的新局面。

教师提问:导致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因素是什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导致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二是现代社会的变化。

(并展示课件)
二.讲授新知:
分析作品启发鉴赏
展示图一:
《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件作品,是1953年文学家老舍请白石老人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

如何将很远处的蛙声表现出来,一时也难住了年逾90高龄的老画家。

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冥思苦想,突然从“出山泉”三字中获得灵感,决定在“泉”字上做文章,据此,成就了这一名画。

他在竖幅的画面上没有画蛙,而是画高山峡谷间由泉水汇成的一股溪流,由远而近流淌下来,溪水中几只活泼的小蝌蚪,离开源头,顺着湍急的水流欢快地游来。

观者见到蝌蚪自然联想到源头的青蛙,仿佛蛙声也在顺着峡谷、随着溪流,由远处隐隐传来,真乃没有蛙声胜过蛙声。

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


展示图二:《奔马图》
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奔马图》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

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

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展示图三:《白衣女》
林风眠,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

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

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倡导新艺术运动,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进而促成社会改造
与进步的重任。

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全国艺坛为之欢呼。

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也是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这种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审美情趣的悲剧美。

提问:
(1)<<白衣女>>的作品给你的感受?
(2)作品为什么给你产生这样的感觉?(线条,色彩,姿态)
剪影流丽

优雅

他这样想亦这样做,冲破一切束缚、运用一切手段。

他潜心捕捉事物的神韵、诗意,重视对阳光、色彩、线条、结构、节奏的感受。

在画面中使用色块、将水墨与水粉相融、小,吸取民间瓷器和皮影艺术的元素----先生的创新不是忽发奇想、空穴来风。

林风眠绘画特点:
林风眠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平面性,三是重水墨韵致,喜欢冷暗色调。

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

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

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三本段小结:
提问推进方式引出:“现代中国画特点”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提问:A. 中国美术受西方的影响主要包括?B.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那些因素中?学生总结、思考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述提问)
教师总结这两个问题:
A 1.题材;2.素描的明暗法;3.透视;4.人物的比例结构;5.写实性的色彩和造型。

B 1.内容;2.主题;3.形式;4.技巧;5.形象
四探讨与交流:
1、出示《山水》《太湖鹅群》、《常熟田》、《流民图》四幅作品。

2、将预先准备的小卡片发给每个学生。

3、提示:在2分钟内完成,以表格内容选准相对应图片。

按表格横向比照,逐一出示准确答案并进行综合讲解。

●把素描的明暗法与传统人物画重结构线描的方法结合起来。

3
●几何形的形体组合,鲜明纯正的色彩,明亮的色调,诗一般的意境。

2
●素描与水彩的写实手法,采用中国画的材料工具和笔墨形式。

4
●利用山水画的形式,反映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是“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样板”。

五:中国现代绘画“多元化”代表作品。

(包括油画版画年画雕塑漫画)
展示图片: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是一幅超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教师先用一段语言描述这幅画,从侧面让学生对此画先了解,由教师讲解关于作者的背景资料,
然后让学生观察此画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人物画得非常逼真,像照片一样。

教师接着提问:从那些细节看出画得写实?学生回答:人物脸上的皱纹、干裂的嘴唇、额头上沁出的汗珠、头上包裹的白毛巾等等,这些都显示出写实风格。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此画理解岁月痕迹给我们的祖辈留下满目的沧桑。

展示雕塑《收租院》,教师简单介绍西方雕塑的特点。

展示图片:漫画的发展,列举传统漫画和现代漫画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张光宇的《西游记》。

让学生分别观察不同时期的漫画都用了什么绘画材料表现的。

学生总结出传统漫画只是水墨;现代漫画有水彩、工笔、钢笔速写等等,说明现代漫画在绘画材料上有新的突破。

展示图片:年画的发展,列举中国传统的年画和现代年画《赶火车》、《丰衣足实图》,引导学生从表现题材和绘画技巧两方面来比较。

特别要分析现代年画中的现代性因素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总结出表现题材上:传统是以追求迷信和吉祥为主题;现代是以反映解放以后的生活为主题。

绘画技巧方面传统有平涂、色彩艳丽的特点;现代是有体积感和空间感、色彩和谐的特点。

教师总结:年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美术门类,它与传统的习俗有关。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年画也出现了很多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绘画的表现内容、主题、形式和技巧上。

六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从中国画向现代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一些美术作品,但现代化只是一个过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我们看待一些美术作品要考虑到他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