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高二地理(文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n卷两部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目前我国最严重的三大生态问题是()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①③⑤ 下表为某区域2004〜2007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读下表完成2〜3题。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 .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
据此回答4〜5题。
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A .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B .植树造林,退耕还草C .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对非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开源”的最好办法是()A .限制利用 B.寻找新资源C•禁止开采 D.综合利用“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表达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题是()A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 B.颁布保护环境的法律,建立环保机构C.加强全球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D .进行国土规划,搞好国土整治我国不同地区的灾害种类不同,救灾物品的储备要求因时、因地、因灾种而不同。
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不属于我国十大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是(A.天津、哈尔滨、沈阳B .武汉、南宁、长沙C.北京、上海、重庆 D .合肥、成都、西安8.若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储备物资中,节水设施、救生器具以及净水剂等比重较大,则该基地最有可能是()A.武汉B .成都C .西安9.探生仪器、破拆工具、顶升设备、起重设备等是多用于()A.地质灾害B .海洋灾害C .生物灾害 D .气象灾害读下面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判断10〜12题。
干旱出现频率丨汕略aa 0 10 20 30图110.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B .海陆位置不同C .台风影响先后D .用水季节变化11.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人口稀少B .经济落后12.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A.加强监测预报 B .改变水循环模式C .疏散重灾区人口 D.进行水利建设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下图为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2),据此回答13〜15题。
13.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A.甲B.乙C.丙D. 丁14.能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丰富物质来源的是()A.甲、乙B.C.乙、丙、D.15.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a、b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 -7 0 235 48海涂43 -155 -2027 0 17627水库坑塘25657 -33 -211 5694 926水田76 -793 -1053 0 0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与2004年相比,2007年该区域()B.河渠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海涂水库坑塘水田3.4.5.6..湿地面积减少D.昆明)C .平原地形D .咼原和盆地)甲、丙乙、丁C.泥石流 D .沙尘暴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2.乙甲丙E含煤层和煤层气图216.与蝗灾发生密切相关的是()A .旱涝B.暴雨17.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18.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
以上表述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下表为2007年9月影响我国的第13号台风回答19〜21题。
时间17日16时18日19日19时20日06时10时19时20时05时12时台风中心位置纬度24. 3 24. 8 26 26. 2 27. 2 30. 2 34. 1 37. 1 经度123. 8 123. 4 121.6 121.4 119. 9 118. 8 119.4 122. 5中心气压(百帕)960 930 925 930 940 995 998 99819.台风“韦帕(WIPHA”的移动方向是()A.西北方向B.先向西北,后向东北C.东北方向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20.台风“韦帕(WIPHA”势力最强的时刻出现在(A. 17日16时前后B. 18日10时前后C. 19日19时前后D. 20 日12时前后21.台风“韦帕(WIPHA”于9月19日02时登陆,其登陆地最有可能位于(A.江苏省南部下图(图3)表示图回答22〜24题。
24.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B .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 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25 .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湾一一震惊世界的水俣病是因为自污染源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物(),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富集放大后,进入人体而造成的严重危害。
A .氮和磷等B .甲基汞C.铅 D .氰化物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
据此回答26〜27题:26.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A .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大气污染 D .噪声污染27.有资料统计,2000年中国城市垃圾清运量大约是13800 X 104t,这说明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A .数量大B.品种多 C .变化大D .危害持久阅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28〜30题。
富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C繁选? 2也j;• 0飞j~ i 犬松巴哇火山■I火山fe■厚度(厘米)1图-329.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C.工业化程度高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30.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①地势低平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③热带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主要灾害种类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酸雨雪灾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28.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它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B.(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韦帕(WIPHA )”的部分资料,据表B. 福建省南部C.浙江省南部D. 海南省东部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D.③④⑤50 □千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22.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A.西北风B.东南风C .西南风 D .东北风23.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 .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 .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增强亚市第二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文科)试题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知识,分析“咸潮”出现的季节并简要提出相应对策。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4分)32.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全国各地均可能发生干旱,每年因干旱造、综合题(共40分)31.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I /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成的粮食减产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损失的50流右。
下图为我国1951〜1991年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图5)完成下列各题。
(10分)万吨。
下图所示三个地区均为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
读图(图4)回答下列(1)针对a图所示地区城市缺水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跨流域调水和海水淡化等。
其中目前比较可行的是,简述选择该措施的理由。
图5(3分)(1)我国有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即(2)b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
试分析该地区城市。
(4分)缺水的主要原因。
⑵中国干旱灾害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2分)(3分)(3)c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季节性短缺。
根据所掌握的地理⑶图中A、B两地什么季节旱情最严重?并分析其成因。
(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第n卷命题人:王亮亮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n卷两部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高二地理(文科)试题参考答案(6 分)(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2分)(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2 分)3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它所出现的特征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在遥感图像上判读的,通过遥感监测可以预报其发生,报告危害严重程度与危害面积及发展趋势,世界上有60个国家受蝗虫危害,世界粮农组织利用气象卫星监测蝗虫繁殖区,并结合现场抽样调查验证,作出灾情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蝗虫灾情。
材料二火灾是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D B C C A A A C D A B A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D B B C B C D B B A D C A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40分)31.(共10 分)(1)跨流域调水(1分)开发地下水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较差(或技术水平不够、成本高),所以选择跨流域调水为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