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一中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2~3题.2.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A.遥感( R) B.地理信息系统( I) C.全球定位系统( P) D.北斗导航系统(BD)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1 9世纪40年代,。
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由于发展炼铜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破坏。
据此回答以下4-8题。
4.造成用纳西河流域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 ( )A.扩大耕地面积 B.修建水库C.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D.矿山开采5.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 ) A.光化学污染B.酸雨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7.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8.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C.19世纪30年代初,它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D.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9~11题。
9.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10.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11.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4题。
12.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13.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 )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14.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 A.西南、西北地区B.京津、华北地区C.东北、华北地区D.华东、华南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据此回答15-16题。
15.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澜沧江B.怒江C.红水河D.雅鲁藏布江16.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经济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同东盟的经济合作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②④ D.①③④17.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欧洲西部( )①经济发达②地形平坦③水能丰富④降水丰沛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右图为“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C.气候变化 D.围湖造田19.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第20-21题。
20、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21.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右图)。
完成22-23题。
22.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3.三类区域中A .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25.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A .保障城镇用电B .开发水能资源C .蓄水灌溉农田D .发展水产养殖 27.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 .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 .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C .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 .退田还湖,保护生态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28~29题。
28.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9.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
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
读图回答30-31题。
30.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势的产业是A.石油开采 B.家用电器制造C.金属矿开采 D.交通设备制造31.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①空间位置邻近②航空运输发达③经济水平相当④经济互补性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图回答32~33题。
32、两国相比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33.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
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
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
据此完成34~35题。
34.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力D.方便产品运输35.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①碳排放量增加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④蔗糖消费量下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36~37题。
36、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37.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 Ⅰ、Ⅲ、Ⅱ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图4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成38~39题。
38、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39.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40~42题。
40.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41.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 C.坡度D.温度4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43~45题。
43、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44.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45.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46.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据此回答47~4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