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4031004)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一、教学对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必修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考核方式:考试4.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严格的实训作业练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着重解决学生的空间意识、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性表现意识和思维理念的形成。
三、学生能力培养要求1.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创造,并注重对造型现代设计感觉的体验及训练。
强调掌握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素描、设计素描和创意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对于人的知觉感官和心理所发生的影响。
2.提高性要求本课程通过系统的作业训练,使学生对设计素描理论有实际的认识,并通过实训写生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
3.技能性要求本课程在教学中结合设计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在实践技能上主要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空间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也是设计类学生的积累设计素材的重要基础。
艺术设计的范围包含很广,有与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密切相关的产品设计,有为广告装潢和企业形象服务的平面设计,有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无论哪一个方面的设计,最终都要以视觉造型的形象表现出来,因此,设计师的造型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是很重要的。
今天的社会,辅助设计工具盒方法越来越高科技化,如计算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已经非常普遍,设计素描虽然是设计中的传统辅助手段,但它仍然在艺术设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设计素描概述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素描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设计素描的出现的必要性。
理解设计素描的和素描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别。
掌握设计素描现阶段的发展动向以及未来设计素描的发展方向。
本章重点:分析设计素描与纯绘画性素描的差异以及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价值等方面。
使学生对设计素描具有整体的认识,树立较强的专业意识。
本章难点:设计素描与纯绘画性素描的差异。
第一节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关系。
2.理解设计素描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设计素描的产生发展过程2.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二节设计素描概述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设计素描的专业领域和积极作用。
2.理解设计素描的强调因素。
二、教学内容1.关于设计以及设计素描的服务领域2.设计素描区别于传统绘画素描的几个强调因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二章明暗形态造型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物体的属性、明暗以及质感的表现。
理解物体形态的明暗规律和分析特殊材质的表现方法及技巧掌握物体明暗造型基础知识,传统素描造型能力(明暗、体积、结构)的提高,对审美意识的引导,设计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创造性表现意识和思维理念的形成。
本章重点:主要论述物体的属性,明暗,质感与量感,空间感,表现等基本的明暗造型原理和表达技术。
着重形态明暗规律的认识与分析以及表现方法的阐述,使学生能够掌握物象形成明暗的规律并客观、准确、创造性的表现物象。
本章难点:设计素描与纯绘画性素描的差异。
第一节物体的立体感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素描的语言特征与表现。
2.理解素描基础框架:比例、观察、体积。
3.进一步掌握素描的表现规律。
4.理解结构素描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表现素描的体积。
二、教学内容1.物体的三大面2.物体深度空间的表现3.明暗的关系是体积的重要因素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践训练第二节物体的明暗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素描的语言特征与表现。
2.理解素描基础框架:比例、观察、明暗。
3.进一步掌握素描的表现规律。
4.理解结构素描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表现素描的体积。
二、教学内容1.体面与明暗变化的关系2.明暗五个基本调子3.高光与投影(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践训练第三节物体的色彩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素描的语言特征与表现。
2.理解素描基础框架:比例、观察、物体的色彩。
3.进一步掌握素描的表现规律。
4.理解结构素描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表现物体的固有颜色。
二、教学内容1.认识和掌握色彩的明度2.色彩的明度不同,明暗对比的效果也不同3.明暗色调和物体色彩明度变化的关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践训练第四节物体的质感与量感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素描的语言特征与表现。
2.理解素描基础框架:比例、观察、物体的质感与量感。
3.进一步掌握素描的表现规律。
4.理解结构素描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表现物体的质感和量感。
二、教学内容1.注意物体组织结构的特征。
2.分析物体质地对光线反射的特点,借助明暗色调表现质感。
3.运用不同的笔法加强物体的质感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践训练第五节物体的空间感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素描的语言特征与表现。
2.理解素描基础框架:比例、观察、空间关系。
3.进一步掌握素描的表现规律。
4.理解结构素描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表现素描的空间关系。
二、教学内容1.正确认识物体的透视关系2.认识空气对空间感的作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践训练第六节明暗造型的表现步骤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素描的语言特征与表现。
2.理解素描基础框架:比例、观察、物体的色彩。
3.进一步掌握素描的表现规律。
4.理解结构素描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表现素描关系。
二、教学内容1.观察对象,意在笔先2.设计画面,经营构图3.描绘对象轮廓4.通过明暗色调,深入刻画对象5.整理画面,最后完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现场辅导+实践训练第三章结构形态造型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在学习传统素描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转向结构性素描的过程,理解形体的结构关系,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形体的分析解构能力,并逐步从传统素描的明暗造型转向结构素描的线造型,画面效果倾向与构成和平面化。
激发学生设计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上对结构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指导写生。
本章重点:以传统素描造型为基点,侧重理性的素描练习,着重分析性,分析形体的结构和关系。
本章难点:设计素描与纯绘画性素描的差异。
第一节结构的认识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形体结构的关系,以及自然结构和工业造型结构,运动结构,静态结构等。
2.理解形体的内部框架,包括个部分的组合与穿插、衔接、次序关系等。
3.形态形体结构的分析要求学生对形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用几何形体研究方法分析复杂形体结构,观察与理性分析并重,在形体之间寻找其关系。
二、教学内容1.自然结构、人工结构的认识和理解2.结构的类型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二节结构形态造型的表现要素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结构素描的语言特征与表现。
2.理解素描表现因素的多种分类方法。
3.进一步掌握素描的表现规律。
4.理解结构素描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表现素描关系。
二、教学内容1.线是结构素描最基本的表现要素2.线的分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践训练第三节构图的处理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理解明暗素描和结构素描的构图形式。
2.理解构图形式的多样化。
3.进一步掌握素描构图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画面的幅式2.形态的位置3.形态与方向4.形态与空间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现场辅导+实践训练第四节透视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透视是结构素描不可缺少的一个理论基础,只有掌握和理解透视,结构素描才能正确的表达结构之间的关系。
2.理解透视的基本规律。
3.进一步掌握透视的规律,能够用肉眼分析和把握素描中的透视。
二、教学内容1.透视的类别2.透视的规律3.透视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四章精细特写造型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精细素描的精细因素,理解精细素描的和素描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别。
掌握精细素描的表现技法和分析形态精细的能力,综合运用明暗素描表现形态的材料、质感、光影等,为设计素描的最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章重点:分析精细素描与纯绘画性素描的差异,分析形态的材质和质感的表现,使学生对精细素描具有整体的认识,树立较强的质感表现能力。
本章难点:设计素描与纯绘画性素描的差异。
第一节形体的外部材料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任何物体的外部形态,除了自身的外部结构以外,都是通过组成外部形体材料的表面结构关系,来表达自己的。
掌握和理解了形态的外部材料和内部材料是画好精细素描的关键。
2.理解一般材料的基本规律。
3.进一步掌握表现材料的基本规律,能够分析材料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材料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内容1.形体的结构材料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二节肌理与质感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其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也就各不相同。
因而便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视觉和心理的感觉。
掌握和理解了形态的肌理表现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画好精细素描的关键。
2.理解一般材料的肌理基本规律。
二、教学内容1.肌理的种类2.肌理对于人的一般感受3.人们对于肌理的认识,包括视觉、错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现场辅导+实践训练第三节质感写真与明暗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要从形体的各个角度,对其构造、纹理详加研究,以找到最能表达其肌理效果的部位,然后将物象的形体注入更深层次的视觉要素进行表现。
2.使学生逐步掌握光与影之间的关系,了解光影与形体之间产生相互变化的规律,提高对明暗关系的敏锐反应和分辨色差、质差、量差的变化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不透光的物体2.透光且反光的物体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物体4.相对既不反光透光的物体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训练+现场辅导第五章创意形态造型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创意素描的思路、方法和技巧,理解创意设计素描和普通明暗素描及结构素描的关系。
掌握创意素描的思维创新方式和表现手法。
本章重点:创意素描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规律。
本章难点:设计素描的设计思维的培养和创造,以及表现设计的手法。
第一节创新素质的培养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要求学生做好创新素质的培养:“从身边做起”、“从眼前做起”,为了方便、好记,我们把创新素质的培养总结成“六多”。
学生绘画传统素描时看到什么画什么,但我们的设计素描要求要上升到设计的理念,要求在绘画的同时通过六多去启发我们的设计思维。
2.理解创意形态素描就是形+光、色、质+创意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1.可以应用的造型语言2.主要解决的设计问题3.六多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二节形态同构的异变表现内容:一、目的与要求1.丢勒曾经说过“任何人若想做梦幻画,就必须把所有东西混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