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ns3使用教程

gns3使用教程

gns3教程目录1.什么是gns3 (2)2.gns3的安装 (2)2.1 需要软件 (2)2.2 软件安装 (2)3.gns3的基本设置 (6)3.1 配置Dynampis安装目录 (6)3.2 配置IOS (8)3.3 新建工程 (9)3.4 组建网络 (11)3.5 运行网络 (17)4.gns3参数说明 (19)5.gns3其他使用技巧 (19)5.1使用SecureCRT作为Telnet工具 (19)5.2四种模拟PC的方法 (23)5.3模拟以太网交换机 (23)5.4模拟帧中继交换机 (24)6.网络组建示例 (24)6.1以太网交换机实验 (24)6.2静态路由实验 (24)7.附录 (24)7.1 新建网卡 (24)7.2 VPCS的使用方法 (24)8.致谢 (24)1.什么是gns32.gns3的安装2.1 需要软件1. Winpcap 4.0:/2. Dynamips-Dynagen套装:/。

选择对应操作系统的版本,在xp上我们选择的版本是Dynagen 0.11.0 and Dynamips 0.2.8-RC2 Windows XP installer,url如下:/project/showfiles.php?group_id=160317&package_id=1 92619&release_id=5936333.SecureCRT.v5.2或以上4.GNS3:/download基于windows的GNS3有两种安装版本:GNS3 v0.5 all-in-one.exe (includes Dynamips, Pemu and WinPCAP 4.0.2)GNS3 v0.5 binary.rar如果是all-in-one系列,则包括了1、2项,不需要再下载。

对于3 SecureCRT,为一个Telnet工具,可用可不用。

但是使用的话可以使实验更加方便,故推荐使用。

5. VPCS:模拟PC。

2.2 软件安装首先,安装GNS3 v0.5 all-in-one.exe,该安装会自动安装Winpcap、Dynamips-Dynagen。

包括如下图1所示的可选项安装,如果有某些项已经安装,可以勾选掉,从而不安装:图1 GNS3 all-in-one套装安装组件选择界面图2 GNS3 all-in-one选择安装路径安装完,我们在D:\GNS3目录下,看到如下文件:双击图3中红色矩形所示的gns3.exe,打开软件,初始界面如图4所示:图4 GNS3初始界面我们看看下图5,是我们配置后的界面,我们介绍了各个模块的用途。

图 5 GNS3界面介绍接着,我们把SecureCRT安装在D:\GNS3目录下。

把VPCS直接解压至D:\GNS3目录下。

同时,为了GNS3运行时候存放一些文件的需要,我们在D:\GNS3目录下新建如下三个空目录:ios、project、workdir。

把从网上下载的CISCO的IOS 文件拷贝至ios目录里。

关于project、workdir目录的用途,我们下文再述。

至此,我们完成了GNS3实验环境所需的各个软件,包括:Winpcap 4.0、Dynamips-Dynagen套装、SecureCRT、GNS3、VPCS。

我们看到最后目录应该如下图6所示。

图 6 GNS最终目录3.gns3的基本设置3.1 配置Dynampis安装目录Gns3是基于Dynampis工作的,所以必须知道Dynampis的安装目录。

配置方法如下:gns3菜单Edit / Preferences,弹出如图7所示的配置对话框。

选择对话框左边的“Dynamips”项,在右边面板的Executable path(运行路径)项,填上Dynamips.exe的路径。

同时,建议在本地空间较大的硬盘上创建一个workdir目录,并且指定为dynamips的工作目录,这样子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临时文件会存放在该目录下。

我们在安装GNS3的时候,已经在D:\GNS3下创建了workdir目录,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工作目录为:D:\GNS3\workdir最后,为了测试gns3能否正确的找到dynamips,我们可以点击图3的“Test(测试)”按钮。

如果成功,在Test按钮右边会有消息提示成功:”Dynamips successfully started”。

至此,dynamips成功指定。

图7 gns3配置对话框-1同时,我们发现gns3配置对话框还有其他配置选项,我们看看General项,如图8所示。

在language(语言) 项,我们可以选择中文,然后点击Apply,于是我们发现GNS3现在都变成中文界面了。

我们看到图8还有工程目录,这是GNS3工程的根目录(关于建立工程方法,请参考)。

我们在GNS3安装的是,已经在D:\GNS3下新建了project目录,所以在此我们把工程目录指定为:D:\GNS3\project。

同时制定我们的IOS存放的目录。

我们知道,在安装GNS3的时候,我们已经把IOS拷贝在D:\GNS3\ios目录下。

如此设置之后,在我们设置IOS的时候,自动把目录定位至D:\GNS3\ios。

图8 gns3配置对话框-23.2 配置IOS接着,为了使图5的节点类型区的路由器可以使用,我们需要为各种类型的路由器指定IOS,注意每种类型的路由器只能指定一个IOS。

我们点击gns3菜单[编辑]/[IOS和Hypervisor]项,弹出如图9所示的对话框。

在设置的“IOS文件”指定IOS的路径。

选择该IOS的平台、型号(gns 一般会自动选择)。

点击“保存”按钮完成一个IOS的配置。

我们看到对话框的上半部Images,显示的是我们已经配置好的IOS,如果需要修改,我们只需要双击该项,然后修改内容再Save就可以。

图9 gns3 IOS配置对话框3.3 新建工程要建立拓扑,首先需要建立工程。

建立工程的好处是能够按照规范存放各种文件,同时可以保存网络设备的配置,并在下一次打开拓扑是自动载入配置。

选择菜单[文件]/[新建工程],弹出如下图10所示的新建工程对话框。

点击工程文件的浏览按钮,弹出文件选择框,选择D:GNS3\project。

为了使我们每次新建的工程能够自成一个目录而便于管理,我们在project目录下再为每个工程新建一个对于的目录,在此我们新建的是测试“test”工程,所以我们在文件选择框里新建一个“test”目录,并且进入该目录。

在该目录下,我们指定net文件名,再次我们仍然命名为test,如下图11所示。

于是我们得到了图12所示的选择,其中“输入路由器配置文件”勾选上,gns3会自动在工程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工程名]_configs,把各个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startup-config)保存至该目录下。

图12所示“保持工作目录文件”建议不要选。

如果选上,GNS3会自动在工程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工程名]_working,把各个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执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存放在此。

如果我们不选,则临时文件会存放在D:\GNS3\workdir 目录下。

我们统一把临时文件存放在workdir目录下,保持工程的简洁,便于携带。

新建工程结果如图13所示。

GNS3在D:\GNS3\project\test目录下建立了net文件还有test_configs目录,用于存放工程中网络设备的配置。

图10新建工程,在工程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test图11 进入test目录,选择生产的net文件名:test图12 新建工程对话框图13 工程目录3.4 组建网络按3.1、3.2设置好GNS3,并且按照3.3新建好工程之后,我们就可以来选择路由器,布线了。

在图5所示的拓扑区,用鼠标左键点击需要的路由器,按住左键不放拉至拓扑区,结果如下图14所示。

我们注意到,拉第一个路由器至布线区的时候,gns3有一个延迟,那是因为gns在启动dynamips,需要一定时间。

所以如果第一个路由器可以顺利地拉进去,说明dynamips配置正确,并且已经启动了,下来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图14拉入路由器至布线区接着我们需要对路由器R0进行配置,才可以正确地运行。

对着R0点击右键,弹出如下图15所示的菜单。

选择菜单第一项“配置”,弹出路由器配置对话框如下图7所示。

图16路由器配置对话框在slot0,slot1等插槽上为路由器插上需要的模块,如图7所示,为路由器选上了广域网模块。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入多个设备,然后把路由器各个端口连接起来。

图17 选择链接的设备端口类型如图17所示,点击工具栏中的“添加链接”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设备要互联的端口的类型,在此为广域网口Serial。

选定了链接类型之后,我们发现该按钮变成了“×”,而鼠标形状了变成了一个十字形,这时候可以来选择链接的两个路由器了。

如下图18所示,我们先用鼠标左键选定R0,然后移动至R1,再单击一下左键,于是它们便连接上了。

设备的链接情况,可以从gns3的“拓扑汇总”区查看,如下图18所示,现在我们的拓扑存在着R0和R1两个路由器,并且R0的s0/0链接到R1的s0/0上。

图18 路由器链接按如上介绍,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拓扑需要的网络设备,并且把它们链接上。

或许我们需要把这个拓扑保存起来,以便以后还能再用。

保存方法上gns3菜单[文件]/[保存]即可,文件类型为.net文件。

我们看到图18的控制台区,显示把R0、R1的配置也保存了。

我们注意,要保存R0、R1的配置,需要它们是运行的,并且把当前配置(running-config)都拷贝到初始配置(startup-config)。

本例中我们把拓扑保存为D:\GNS3\project\test\,我们可以用记事本打开该文件,如下图19所示。

我们看到gns最后上把拓扑保存为net文件,可以使用Dynagen来运行该文件。

我们还看到了红色矩形,上gns3的额外信息,保存的上网络设备在拓扑区的位置。

保存的net文件,我们可以通过gns菜单文件/打开,找到该net文件重新打开拓扑,继续我们没有完成的工作。

图19 拓扑的net文件3.5 运行网络做好了拓扑,接着我们就可以来运行路由器了。

选择图15图20所示的路由器菜单“运行”,这时候我们发现对于的路由器的链接端口变成了绿色,说明路由器已经成功运行。

第一次运行路由器,我们需要配置好idlepc的值,从而减少cpu的利用率。

选择图20所示的路由器菜单“idle pc”,开始计算,经过一定时间之后gns会得到几个idlepc值,我们选择带有“*”的idlepc值。

如果没有带有“*”的idlepc 值,则建议选择idlepc值最后中括号中值较大的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