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600067z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教学大纲

12600067z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Moder n Social welfare thought
课程号:12600067Z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总学时数:48
总学分: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学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课程简介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课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的目标在于
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发展过程以及主要社会福利思想流派的基本主张,掌握社会福利
思想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保障政策选择的影响,把握在社会福利思想影响下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与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发展特征与基本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福利思想和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
该课程的利思想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和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形成于古典文
明时期,经过中世纪的发展,到了近代而蓬勃兴盛。

英文课程简介
"Modern social welfare thought" is a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education teaching a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 nt basic theory class.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lear n to make the stude nts master the basic developme nt process of social welfare thought and main social welfare the basic view of school of thought, un dersta nding social welfare thought's in flue nee on the developme nt of social work as well
as the in flue nce on the social security policy choi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n social welfare under the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developme 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model and basic goal.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ourse con sists of two parts, n amely welfare thoughts and social welfare system.
Social welfare thought is cen tral to the teach ing of the course, in cludi ng the Chin ese social welfare thought and western social welfare thought. Wester n social welfare thought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ages, the modern and vigorous prosperity.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分章节列出标题、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绪论4学时
第一节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
第二节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历史渊源
第三节现代社会福利的思想特征与流派
第四节研究社会福利思想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6学时
第一节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四节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二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6学时
第一节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第二节德国历史学派
第三节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
第四节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章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4学时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第二节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
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
第四节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4学时
第一节凯恩斯主义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4 学时
第一节《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制度
第二节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三节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第四节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理论分析
第六章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4 学时
第一节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第二节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
第三节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
第四节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第七章当代政治哲学的社会正义理论与社会福利思想
4 学时第一节罗尔斯的正义论与平等主义的福利观
第二节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与社会福利观
第三节沃尔泽的复合平等的福利观
第八章新民主主义社会福利观4 学时
第一节全球化与当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观
第三节新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福利观
第九章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2 学时
第一节高夫的“整合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二节奥菲对“福利国家矛盾”的批判
第三节奥康纳的“国家财政危机”理论
第十章女性主义福利思想2 学时
第一节社会福利及其性别属性
第二节女性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十一章迈向现代社会的中国社会福利思想4 学时
第一节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
第二节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体制和社会福利思想
第四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钱宁主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及教学任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有关代表性的思想家、代表性思想学派对社会福利问题的认识、构想和对理想社会形态的向往;深入认识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社会福利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把握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社会福利及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进一步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发展现代化,传统社会福利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以及科学的社会福利价值观,加深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解,自觉地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福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来。

二、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

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福利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主要经济学家和思想家的福利思想;三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福利思想。

本课程要求学生,按照这三个脉络来把握中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

本门课程采用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钱宁主编、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该教材是面向21 世纪的课程教材,比较权威,本课程还参考了其他作者的教材。

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侧重讲解教材的基本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力求反映最新学术动态及运行趋向。

(二)课堂讨论——确定有意义的课题后,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并做典型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三)习题作业:
1 、结合课堂讲授,布置相应的课后复习思考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收交,借以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强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研读一些有关社会保障的著述,并就相关理论和政策,结合我国社会保障的实际运行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现实案例进行分析研讨,提出问题、探求对策。

3 、撰写课堂讨论发言稿,要求观点明晰、分析具体。

4 、写一至两篇小论文,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以闭卷笔试方式考核,结合平时出勤、作业完成情况、案例讨论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四、改革思路和说明。

1.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本课程应尽可能引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问题,使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2. 本课程可以指定参考书,要求学生自学有关内容,从而为其它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实例讨论为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