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功能的系统分析
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功能的系统分析
1. 引言 在韩礼德(M.A.K. Halliday)的系统—— —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中,“系统 语法”和“功能语法”不是相互独立的体系,两者密不可分。在《功能语法 导论》第三版中,Halliday 和 Matthiessen 也明确指出,系统理论表明,功 能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即语言整个结构沿着功能方向进行构建 (2004:31)。但是,“系统”和“功能”两个部分并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合 成,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胡壮麟等 1989:4)。系统语法旨在建立一种语法,从而能够理性地分析任何口头 语篇和书面语篇,换句话说,是为了建立一个语义关系网络用来解释整 个语言系统中的相关语义选择。 Halliday 将成人的话语概括为三种抽象的功能,即三大纯理功能或 元功能:概念功能、交际功能、语篇功能。每种纯理功能分别包括的三个 系统:概念功能包括及物性、语态、及物和作格三大系统;人际功能包括 语气、情态和语调三个系统;语篇功能包括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 三个系统。本文以最能代表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为例,分析该功能 中三个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构成的网络图,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探讨系 统和功能的关系。 2. 及物性系统 及物性系统是一个语义系统,它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 经验用若干个过程表达出来,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及物性系统最能集中地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因为它能反映现实世界 中事物所处的各种过程,包括状态及关系,决定句子的不同类型与结 构。在这个系统中,韩礼德分别阐述了六种过程类型:物质过程、心理过 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每个过程都有三个成分 组成:过程本身、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参与者的角色和环境成分的意义 类别在不同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物质过程是“动作”过程,表示某个实体做了某事。该过程可分为动 作过程和事件过程。前者指有生命的参与者为动作者,后者指无生命的 参与者为动作者。动作过程又分两种,一种是目的过程,指主观上意欲 做的;一种是意外过程,指主观上没有打算,但实际发生了的。 心理过程是“感觉”过程,描述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心理过程有感 觉者和现象两个参与者。该过程分为三种:情感、识别、认知。 关系过程是“存在”过程,指某种实体等同于另外某种实体。Halli- day(2000:119)认为这个过程按类型可分为三种:集约的、环境的和属有 的。按照方式,每一种又可分为“修饰型”和“认同型”两种不同的模式。 在“集约过程”的方式为“修饰型”时,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叫做属性; 拥有这些特征的实体叫做载体。如句(1)所示: (1)Mike(carrier) is wise(attribute) 在“认同型”模式中,一种实体“a”用来确认另外一种实体“x”的身 份,“a”为“认同者”; “x”为“被认同者”。根据环境成分的不同,同一个小 句中的主语即可作“认同者”又可作“被认同者”,补充成分也一样。 “环境过程”指一个小句中两种成分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 伴随”等关系,与传统语法的状语相近。“修饰型”模式中,环境的功能又 分“属性”和“过程”两种。在“认同型”模式中,环境作“参与者”或“过 程”。 “属有过程”指一种实体拥有另外一种实体。 在“修饰型”模式中, “所有”作“属性”或“过程”。“所有”作为“过程”时又分“所有者”作载体 和“所有物”作载体两种情况。在“认同型”模式中, “所有”作“参与者”或 “过程”。 简言之,及物性系统功能网络可用图 1 来概括。 3. 语态系统 系统功能语法以参与者为基准把英语语态划分为中动态和非中动 即有效态两大类,有效态又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及物性分析是以过程 的参加者与过程的关系为基准来划分语态。Halliday (2000:169)将英语 的语态系统描绘如图 2。 如果某个过程只与一个参与者有关,不涉及其他参与者,该小句为 中动态。the glass broke 中 broke 只涉及 the glass 这一个参加者,所以该
的活标本,值得旅游者去观察或探寻奥秘。 (二)从旅游经济的角度去分析 无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中同样蕴含丰富的旅游经济价值。一是表
现经济生产方式的文化生态在运转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农产品或手工 艺品,这就可开发成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二是无锡很多文化生态 本身就可以浓缩成有重要意义的旅游产品。此外,有很多非物质遗产可 以作为旅游景点或节目活动开发出来,如传统手工业留下的古作坊、老 街区中的民俗。把这些通过规划纳入无锡旅游产业发展的轨道中去,在 旅游产业的链条中产生比较大的经济效益。
态的标准。如果小句的过程先与动作者发生联系,小句为主动态;先与
目标联系为被动态。“the cat broke the glass”是主动态,因为小句的过程
动词先与动作者 the cat 发生联系;“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是被
动态,因为过程动词与目标 the glass 的联系先于动作者 the cat。
作格:(4)the boat sailed (5)Mary sailed the boat
两个及物小句都有“旅游者打猎”这个语义,即动作发出者和动作
语义;两个作格小句都有“船航行”这一语义,即实体变化的语义。
及物小句的重点是谓词是否延及另一个实体。根据动作是否延及
目标(又称中介,Medium 指动作得以实现的参与者),将及物小句分为两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Ha llid a y 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功能的系统分析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贾丽娟
[摘 要]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方面,它们“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 面”。其中,语言的三个元功能又各自包含三个系统。本文以语言的概念功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及物性系统、语态系统、及物和作格 系统,并从语义的角度探讨这三种系统的功能作用,试着将系统和功能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对小句进行分析。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 概念功能 及物性 语态 及物和作格
修饰型 认同型 修饰型
认同型
修饰型
认同型
环境作属性 环境作过程 环境作参与者 环境作过程 所有作属性 所有作过程 所有作参与者 所有作过程
——言语过程
—
——行为过程
——存在过程
图 1 及物性系统功能网络
— — 中动态 the glass broke
概—念—功能—
有效态→
主动态 the cat broke the glass 被动态 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
小句处于中动态。如果某个过程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有关,小句
就是有效态。“the cat broke the glass”和“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中
的过程动词涉及两个参与者,即 the glass 和 the cat,因此这两句是有效
态。动作者和目标与过程的关系是进一步区分有效态中主动态和被动
类:延吉和非延。句(2)的动作 hunt 没有延及对象,为非延及类小句;句
(3)的动作 hunt 延及对象 the lion,为延及类小句。
从物质谓词的角度来看,及物小句可以分成动作和非动作两类。例
如:
(6)the cloth shrank
(7)the boy kicked the ball
动作类可以分成静态动作和变态动作。静态动作包括 sit,stand,lie
等;变态动作包括 walk,run,jump 等。从表义结构的及物语义来看,有些
小句的谓词延及某一个参与者,有些小句的谓词不延及任何参与者。
非动作也可以分成静态和变态两类。静态表示静止的某种状态,变
态表示某种变化的过程。表示静态的谓词一般体现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be,表示变态
的谓词可以包括 grow,shrink 等。例如:
— — —
—
——物质过程
动作过程
目的过程 意外过程
— —
事件过程
— —
—
情感过程
——心理过程 识别过程
— —
认知过程
——— ———— 及物性系统
— — — — — — —
— —
——关系过程
— — — — — — — — —
—
——集约过程
— — — —
——环境过程
— — — — —
——属有过程
— —
—
图 2 系统功能语法的语态系统
4. 及物 - 作格系统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态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是以交代某一过
程首先与哪一个参与者建立联系来确定的。根据语义关系,小句可以分
成及物小句和作格小句(Halliday 2000:163)。例如:
及物:(2)the tourists hunted (3)the tourists hunted the lion
2、宗教文化生态资源 根基于无锡民间一定数量的宗教信仰者、大量的寺庙建筑遗存、日 益兴起的宗教节日,无锡也形成了各类宗教文化生态,主要构成为佛教 和道教。 佛教资源:无锡有祥符禅寺 、南禅、广福、开原和惠山等五大佛教寺 庙,这五大禅寺,在当地大都是千年古刹,历史悠久。灵山大佛是成功的 人造景观,也形成了佛教文化氛围。另外,在无锡市郊,有成性寺、永兴 寺、永宁寺、南山寺等几十座佛寺。 道教:道观建筑在无锡留存不多,远不如佛教兴盛,道教活动场所 仅 10 余处。但无锡道教音乐影响较大,已进入全国“非遗”名录。 3、古遗址文化生态资源 无锡古遗址数量众多,但并非所有的遗址都适合开发文化生态旅 游。只有古遗址的文化内涵仍然在被传承,并与现在社会文化、当地人 民生活生产状态、人们思想意识仍互相联系,才能称得上是文化生态旅 游资源。目前无锡适合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古遗址主要是古吴文化遗 址和手工业生产遗址,包括了鸿山遗址、阖闾城遗址、吴王避暑宫遗址、 无锡砖窑遗址、宜兴窑址等。至于其他类型的遗址,如原始人类活动遗 址可以做单项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四、无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价值分析 (一)从旅游美学的角度分析 无锡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无论所处地域还是自身的形状构造或自 身内涵上都极具旅游审美价值。首先,无锡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所处的 地域环境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性。例如无锡的林业、渔业等生产型的文 化生态资源往往围绕太湖形成,其文化生态的保持和运行被太湖周边 的自然生态环境所支撑,可与太湖及周边湿地所形成颇具旅游美学特 色的风光带;而在无锡城区中的文化获取型的文化生态资源也往往汇 集于京杭大运河沿岸或依傍着惠山,与它们的自然风光相互辉映。 其次,无锡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构造形象也符合旅游审美 的要求:杨梅、水蜜桃等经济作物在太湖丘陵地区形成了果林,成为了 江南风光的组成部分;民族工商业的建筑遗迹往往是中国古典建筑与 西方现代工业建筑的结合体;就连单体看似简单的民居在运河两岸连 成片后也让人领略到独特的江南风情,更不用说一些名人故居了;泥 人、紫砂器皿、竹刻等富有江南情韵,带有无锡特色,凝聚着无锡人民智 慧的工艺品当然具有较强的艺术美感。 更主要的是,无锡文化生态资源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能 引起旅游者的共鸣,且其中不少最为当今无锡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在 运转,起着维系无锡文化生态平衡的作用,可以成为诠释无锡社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