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第二节分析方法及质量评述一、分析方法本次扫面和异常查证的全部样品均交由四川省地矿局华阳地矿检测中心测试,根据任务书要求共分析测试元素14种。
样品从加工到测试到质量监控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0130-19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ISSN-1870《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及质量管理指导性规程》和2002年新疆地勘局试验管理科《1?5万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过程管理规则报告》进行。
14种元素的分析方法见表3,3。
二、技术要求1、报出率十四种元素的总报出率应大于95%。
2、外检样对已测试样品,测试单位按照3%的比率进行外检。
3、分析质量检查及质量监控方案为了有重点地监控元素的分析质量,实验室在送样单位确定的分析元素中,要再选择若干种主要监控元素并根据这些元素在本省制备的全部GRS二级标样中选择四个在元素含量范围及基体组成均为合适的GRD二级标样作为本图幅质量检查监控之用。
主要监控元素和二级标样的选择均应和送样单位协商进行。
每一大批样品测定完毕后,应将数据交给质量管理人员,对每一小批中插入的四个二级标样及四个重复分析(内部检查)样进行统计计算,并及时绘制日常质量监控图,在日常金的分析工作中,必须进行不小于10%的内检抽查。
为满足在一个较大范围的成矿远景区带内的1?5万图幅的拼接,应对分析的准确度进行检查和考核,为此实验室应在每一个1?5万普查化探项目完成后,分析8个GSD一级标样一次,痕金分析也应用金标样作准确度检查。
准确度和精密度计算结果应符合表3,2的要求。
4、微量金由于金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均匀度和赋存状态对分析检测影响比较大,为确保金元素的分析质量,化验室特采用两种监控措施:第一,在每一分析批次的50个样品中插入两个国家?级标准物质GBW系列,用以计算实测值与推荐值之间的对数偏差:ΔlgC,lgC,lgC; 定值实测值第二,该地区样品分析结果结束或阶段性结束后,再对高、低异常点进行随机抽样检查约20%.5、?级标样为严格监控各元素的分析质量,实验室选取了四个不同含量的GRD系列监控样,每批次50个样品密码插入一组,与样品同时分析。
然后计算四个监控样实际测定值与监控样定值之间的平均对数偏差X和对数标准差λ(统计结果见表3,2),其计算公式如下: Ln,lgC,i,1 ΔlgC,lg C-lgCX,L定值测定值 nn22(,lgC)-nX,L,1iλ, n,16、重复分析样编码重复采样及重复分析样的编码,两个二级监控样的密码空号均由野外采样单位确定。
同时野外采样单位负责重复采样和重复分析结果的方差分析。
三、质量评述1、报出率报出率是指实验室能报出的含量等于或大于方法检出限的样品数量占总样品数量的百分比,本批样品各元素的报出率见表3,3。
2、抽检样每批次样品在插入监控样的同时,密码插入内检样约8%,由质量稳定的分析人员进行检测分析,基本分析完后再做异常点的密码检查。
然后计算基本分析值C与抽样分析值C12的相对偏差,用以监控样品分析的质量是否有系统偏移。
其计算公式如下:C,C12RD%, ,100(C,C)/212每一批样品随机抽取10.14%作为检查样,并编成密码样交由不同人员分别进行测定,计算初次合格率,具体结果见表3,3。
综上所述,该项目样品测试所选用的配套分析方案及各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完全满足要求,各元素的报出率均达99%以上,抽检样品RE%都达到了质量评定等级中“优良”所要求的标准。
但从重复样方差结果看Au、Ag(Au合格率57.39、Ag69.57)的合格率均低于85%,从地球化学图上以上两元素总体与地质体相吻合,可以做为制作地球化学图和其它相关图件之用途。
第三节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一、数据处理样品数据分析采用单点样的分析结果,依据各元素的分析数据直接成图,所有1?5万化探数据资料采用计算机处理,依据分析数据对本区内的各种地球化学参数如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等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总结出区内地球化学特征,提取找矿信息。
数据处理使用最新版本的区域化探数据管理系统软件。
成果图件采用Mapgis6.6格式编辑。
二、图件编制1?5万地球化学勘查的图件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原始数据图、地球化学图及解释推断图。
工作质量标准均采用“1?5万地球化学普查规范”(DZ/T0011—91)执行。
1、原始数据图:包括采样点位图和元素分析数据图。
表3—3 各元素分析方法及质量统计表元素检出限二级标样重复样方差分析顺内检元分析方报出率序合格率实测合格样品素法 (%) 要求值λ ΔlgC 合格率号 (%) 下限数数 1 Au HC-ES0.1-0.3 0.2 99.64 0.063 95.6 66 57.39 2 Ag ES 50 20 99.64 0.059 0.013 94.71 80 69.57 3 As AFS 0.5-1 0.03 99.85 0.020 -0.007 99.37 110 96.65 4 Sb AFS 0.3 0.01 99.96 0.020 -0.013 98.99 113 98.26 5 Cu ICP 2 1 1000.015 0.004 98.74 111 96.52 6 Pb ES 5-10 2 98.7 0.061 -0.024 96.86 107 93.04 116 7 Zn ICP 20 2.24 99.95 0.019 0.004 97.74 113 98.26 8 Mo ES 1 0.24 100 0.028 -0.003 97.71 105 91.3 9 Bi AFS 0.3 0.02 98.75 0.023 -0.009 99.18 110 95.65 10 Cr ICP 10-15 3.15 98.92 0.016 0.000 98.62 113 98.26 11 Ni ICP 5 1.14 99.96 0.053 0.017 98.4 113 98.2612 Co ICP 1 0.46 99.52 0.049 0.000 96.72 109 94.28 13 W POL 1 0.4 99.21 0.028 0.007 98.37 110 95.65 14 Sn AES 2 1 100 0.048 0.006 98.69 98 85.22采样点位图:比例尺1?5万,内容包括采样点位、采样编号、方里网、经纬度、主要城镇、道路等地物;数据图:将分析数据填在采样点位图上,比例尺1?5万。
这类图件目前不单独编制。
2、单元素地球化学图: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按0.1lg(μg/g)表3,4 色区划分及着色表色区着色元素含量范围兰 ,X-2S浅兰 X-2S,X-0.5S黄 X-0.5S,X+0.5S浅红 X+0.5S,X+2S深红 ,X+2S含量间隔勾绘等量线,当等量线间隔小于0.7mm时,进行适当抽稀,仅保留主要等量线。
地球化学图色区划分按1?5万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执行,为便于追索地球化学图上等量线延伸情况及了解其它地质意义,必须划分几个色区,色区的划分原则及着色作如下规定:采用X制作地球化学图的数据,剔除特高值后,求出算数平均值及标准离差值S,按表所示的间隔划分色区(见表3,4),工作区色阶计算值和应用值对比表见表3,5。
直方图按对数分组间隔绘制,其它要素均按相关规范执行。
3、解释推断图:根据某种意图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加工与取舍而得出的图件,可以突出显示制图者的某种认识或观点,这类图件包括:异常图(多元素组合异常图或综合异常图)图等。
表3,5 色阶计算值和应用值对比表色蓝色浅蓝色浅黄色浅红色红色区元元素XXXXXXXX,-2S --2S,-0.5S -0.5S,+0.5S +0.5S,+2S ,+2S 元Au ,0.8 0.8-1.0 1.0-2.5 2.5-4.0 ,4.0Ag ,60 60-80 80-150 150-200 ,200As ,8.0 8.0-12 12-20 20-30 ,30Sb ,0.8 0.8-1.0 1.0-1.5 1.5-2.5 ,2.5Cu ,20 20-25 25-40 40-55 ,55Pb ,12 12-17 17-25 25-35 ,35Zn ,60 60-70 70-100 100-120 ,120Ni ,25 25-30 30-50 50-80 ,80Cr ,40 40-60 60-80 80-120 ,120Co ,8 8-10 10-15 15-20 ,20W ,0.3 0.3-1.5 1.5-2.2 2.2-2.5 ,2.5Sn ,2 2-2.5 2.5-4 4-5 ,5Bi ,0.15 0.15-0.25 0.25-0.4 0.4-0.50 ,0.50Mo ,0.6 0.6-0.8 0.8-1.5 1.5-4 ,4三、综合研究1、综合研究是充分发挥化探普查资料作用的有效措施,是对工区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深化认识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取得化探地质找矿效果的重点工作。
从原则上讲,综合研究是贯穿项目始终的一项基本工作,只不过在不同的工作阶段、程度和角度有一定的差异。
综合整理报告编写阶段的综合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仔细分析、全面整理、数据处理和对比研究所取得的各类资料,以及相关的基础地物化遥资料(包括以往资料),对本项目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矿产等提出综合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1?5万化探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法的有效性和最终效果,工作区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分区和区带划分、成矿远景区划,找矿靶区优选和工作部署等方面。
2、为了研究化探异常和工业矿床之间的相关性,除了对化探异常本身的特征进行评价外,还需要研究异常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有关的物探资料,分析了解异常区内的航磁异常和其它地面物探异常情况,判定异常是否处在一个区域高背景或地球化学省的范围内,判定异常是否处在一个有利成矿的地质环境之内。
3、全面研究地球化学图,总结地球化学规律,对于区域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及区域成矿作用等基础地质问题,应全面搜集和研究已有的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的资料、观点和认识,在总结区域地球化学规律的基础上,将地质资料与地球化学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间的各种共同点和不同点,作出合理的地球化学解释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