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格、有物品标签,字迹清晰 b 无菌物品包装完好性。包装 的受损包括,破洞、裂缝、水渍;密封松动、标签撕裂等), 不合格物品即刻反馈,查找原因并有记录。
• 2.10.3 发放记录应该具有可追溯性,一次性无菌物品应该记 录物品的名称、出库日期、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 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发出的物品避免出现召回现象
• 2.5.2 无干燥设备的及不耐热器械、器具、物品可使用消 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
(六)检查与保养
• 2.6.1 干燥处理后应该目测或者使用带光源放大镜进行检
查,整个器械应该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和 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 2.6.2 检查发现有锈迹的要除锈,未清洗干净的应该重新 清洗;锈蚀严重或者功能损毁的及时维修和报废 • 2.6.3 带电源器械应该进行绝缘性能检查 • 2.6.4 应该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对器械进行保养
洗或擦洗。
• B.1.2.3 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
•B.1.2.4 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 部分应拆开后清洗。
•B.1.2.5 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 品,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 器械磨损。
•B.1.2.6 清洗用具、清洗池等应每天清洁与消 毒。
(三)清洗
• 2.3 清洗 ——分手工清洗、机械清
洗 • 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水、清洗剂、
机械力、时间、温度,人是最重要的 因素
(三)清洗
• 2.3.1 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手工 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 重器械的初步处理。
• 2.3.2 清洗流程 : • B.1 手工清洗 三个槽 • B.1.1 操作程序 • B.1.1.1 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
回收工作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 1.使用者应对用后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封闭存放, 防止污染扩散,对污染较多的器械进行擦拭或简单冲洗的 预处理。因为各类污染物质对器械表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如果污染干固会增加清洗难度,引起加快器械表面磨损和 器械功能改变的问题。一般污染较大的器械包括手术器械、 妇产科诊疗器械、管腔类器械、精密器械、结构复杂的专 科器械等。(术后助理医师对手术器械进行预处理)
锁扣灵活、安全有效;
8.1 灭菌前准备
B 应进行灭菌器预热
• 灭菌器在运行前应进行预热程序。 • 灭菌器停用后,管道中会残留部分的
冷凝水;每天蒸汽开始进入管道时, 冷的管壁接触到热蒸汽时也会产生冷 凝水,管线越长产生的冷凝水越多;
8.1灭菌前准备
C 每日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 运行前,进行空载的B-D试验。测试灭菌器 真空系统的有效性, B-D测试合格后灭菌 器可使用
• B.2.2 注意事项(3) • B.2.2.1 清洗时应盖好超声清洗机盖子,防止气溶胶
分散。 • B.2.2.2 应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选择相匹配的超声频
率
• B.2.2.3 超声清洗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或指导手册
(四) 消毒
• 2.4.1 清洗后的器械、器具、物品应该进行消毒处理,首选机械热力消毒,也 可采用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或者其它符合卫生部要求的消毒药械进行消 毒。
• 2.4.2 湿热消毒方法的温度、时间
• 2.4.3酸性氧化电位水略
•
表1 湿热消毒方法的温度、时间
温度
≥ 90℃ ≥ 80℃
消毒时间
≥1min ≥10min
温度
≥ 75℃ ≥ 70℃
消毒时间
≥30min ≥100min
(五)干燥
• 2.5.1 宜首选干燥设备机械干燥处理,金属类干燥温度 70℃-90℃;塑胶类干燥温65℃-75℃。
•
• 4、采用封闭方式进行器械收集运送,使用封闭回收用具,包 括污染回收车、箱、盒等;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 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和交换。应将已封闭放置于盒或箱 中的污染器械直接运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清点、核查, 以减少污染器械反复接触,防止职业暴露,提高回收工作效 率;
• 原因:1、防止污染诊所场所室内环境(器械运动必然会产 生飞沫,造成诊疗场所的污染)
•
2、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应在CCSD的污染区进行,穿戴
必要的防护用品)
•
3、避免反复装卸而损坏器械,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
•
使用方法
• 回收、运送用具(车、箱)分开使用:即污染物 品回收容器和无茵物品运送用具分开固定使用。回 收、运送用具分开使用。清洗操作时宜先处理无菌 物品运送用具,再处理污染回收用具。
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科
目录
• 1、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2、个人防护 • 3、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标准
• 2009年卫生部同时发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以及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 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 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等六个规范
• B.2 超声波清洗器(台式)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洗涤。 • B.2.1 操作程序 • B.2.1.1 冲洗:于流动水下冲洗器械,初步去除污染物。
•B.2.1.2 洗涤:清洗器内注入洗涤用水,并 添加清洁剂,水温应≤45℃。应将器械放人 篮筐中,浸没在水面下,腔内注满水,以便 空化进程能够对管腔起作用。 •超声清洗时间宜3min~5min,可根据器械 污染情况适当延长清洗时间,不宜超过 10min。 •B.2.1.3 终末漂洗:应用软水或纯化水。终 末漂洗用纯化水的电导率小于等于15us/cm。
• C 如果织物及金属物品混装,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灭菌器 架子上层,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
• D 底部无孔的盆、盘、碗类物品斜放,可使蒸汽由上往下
渗透时,减少阻力,较易达到灭菌效果;包内容器开口朝 向一致 • 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以利于蒸 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8.2灭菌物品的装载
• 从灭菌器柜架卸载物品时,进行灭菌质量的确认, 包括:
• ⑴、检查化学指示胶带及指示卡颜色变化以及做生 物监测等
• ⑵、检查有无湿包现象
• ⑶、检查包装完好性 • ⑷、湿包、无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
(九) 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纺
织品包装 材料有效期
表1 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换气 次数要求
2.7.5 器械包不宜超过7公斤,敷料包不宜超过5 公斤;包的大小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 宜超过30cmx30cmx50cm,下排气不宜超
(七)包装: 包装材料及方法包装材料应该一用一清洗,无污迹, 灯光检查无破损。
• 2.7.8.2 灭菌物品的包装分为闭合式和密封式包 装。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应该由2层包装材 料分2次包装。
工作区域 去污区
检查、包装、灭菌区
无菌物品存放区
温度/℃
16—21 20—23
低于24
相对湿度/(%) 换气次数(次/h)
30—60
10
30—60
10
低于70
4—10
(十) 无菌物品发放
无菌物品发放符合WS 310.3放行要求
• 2.10.1 应该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 2.10.2 应该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包括a 无菌有效日期合
• 2. 一般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污染器械集中收集和运送。应 本着及时回收原则,定时定点的幵展回收工作。
• 3. 回收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感染预防措施,着工装,带 圆帽、口罩,应视所有回收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都具 有感染性,接触污染器械时应戴手套,并备手消毒剂,便 于操作过程中进行卫生手消毒;回收、运输中应用清洁手 接触公共设施。
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B.1.1.2 洗涤:冲洗后,应用酶清洁剂或其它清 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
•B.1.1.3 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B.1.1.4 终末漂洗: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 进行冲洗。可以防止器械长斑,漂洗掉热原,防 止矿物质、微生物和热原的再次沉积
• B.1.2 注意事项(6) • B.1.2.1 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 • B.1.2.2 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洁剂浸泡,再刷
(八) 压力蒸汽灭菌
灭菌器操作是灭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包括:
灭菌前准备 灭菌物品装载 灭菌操作 无菌物品卸载 灭菌效果监测
8.1灭菌前准备 a b c
A 每天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
操作人员 • ⑴ 应常规检查灭菌器压力表是否处在“零”
的位置; • ⑵ 检查记录纸\记录打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 ⑶ 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安全
• 第三个规范是讲供应中心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的 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一、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回收 无菌发放
分类 储存
清洗 灭菌
消毒 包装
干燥 检查保养
正确的、有效的灭菌方法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也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回收
回收是指收集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 具和物品的工作过程,包括器械用后的预处理、封 闭后暂存、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收集运送等。
• 2.7.8.3 密封式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 使用一层,适用于单独包装的器械。
(七)包装封包要求
• 2.7.9.1 包外应该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
内应该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 内灭菌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的,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 2.7.9.2 闭合式包装应该使用专用胶带,封包严密。保持闭合完 好性。 • 2.7.9.3 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该≥6mm,包内 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cm。 • 2.7.9.4 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该检查参数的准确性和闭合 完好性。 • 2.7.9.5 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该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 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