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图 -! 冲击部分 5244 冲程时的外倾角分析结果
%# !" 悬架特性的评价基准 ! ! 如上节所述, 选取了双横臂式和多连杆式悬架 的特征, 同时还理解了外倾角和束角产生的机理情 况; 因此, 对于设计者找到了从直感上能够判断符合 特性的设计空间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首先, 如图 ) 、 图 *、 图 +、 图 , 所示在各自的悬架
78 影响操稳性的悬架特性
! ! 对于影响汽车操稳性的悬架特性作为静态指标 有束角、 外倾角等; 作为其动态指标有横摆刚度, 侧 倾刚度等。本次主要对静态特性的束角和外倾角进 行研究。 所谓束角是指当汽车直线行驶时, 汽车纵向、 中 心面与车轮水平直径形成的角, 影响汽车的直线行 驶; 所谓外倾角是指车轮中心面和铅直线形成的角, 影响轮胎的接地性。
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
图 !" 冲击部分 #$%% 冲程时的束角分析结果
选择了 & 个点。这点是理解了特性的发生机理而选 出的; 而且, 用 & 个点所做面的法线是很重要的, 可 以说悬架在行程时的法线变化量与特性变化量是相 同的。从前面看到的角度是外倾角, 从上面看到的 角度是束角。如图 ’ 、 图 (、 图 #、 图 )$ 所示在外倾角 中得到了和所有四种形式的悬架分析值几乎一致的 值。还有即使在束角方面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图 * 所示的五连杆形式和其它三种形式相比选取 & 个 点虽然是很困难的事情, 但也能得到好的结果。为 此, 用一种评价方法能够同时评价两种特性, 不必要 进行庞大的计算, 可以从直感上能够进行判断。
万方数据
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于学华, YU Xue-hua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1 噪声与振动控制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2006,26(6) 0次
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 于学华" ,
( "* 华南理工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 ’"#$+" )
! ! 摘! 要: 近年来在世界汽车工业中, 都在努力改进汽车的驾驶稳定性和平顺性。对于这个领域, 大家根据经验 都知道悬架的影响力最大。然而目前在悬架设计中需要大量的有经验和感觉的设计者。在研究中, 推荐了一种新 的设计方法, 来代替那种靠设计者的经验和感觉的设计方法, 这种概念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定量地评价悬架 系统的设计情况。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悬架系统; 多连杆; 束角; 外倾角 ,+$"* +! ! ! 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
图 ’" 双横臂式悬架 [) ] " 自動車技術ハンドブ ック基礎理論篇, 社團法人自動 車技術會+ ,$$*+ [, ] " 自動車技術ハンドブ ック基礎設計篇, 社團法人自動 車技術會+ ,$$*+ [&] " 于学华, 雷雨成+ 轿车车身声灵敏度的分析 [ -] + 噪声 与振动控制, ,$$* , .: )! / )(+ [*] " 于学华, 雷雨成+ 基于路面噪声输入的汽车建模方法 的研究 [ -] + 噪声与振动控制, ,$$* , !: && / &!+ [.] " 于学华+ 车辆俯仰、 跳动复合振动分析 [ -] + 噪声与振 动控制 ,$$. , .: &! / &#+ [!] " 于学华+ 汽车轮胎动特性的理论评价 [ -] + 噪声与振动 控制, ,$$! ( ,! ) &: ’$ / ’)+ 图 (" 多连杆式悬架 [’] " 于学华, 见坐地一人+ 基于 012 法的汽车道路噪声的 研究 [ -] + 机械工程学报, ,$$* : ()$+
图 )! 双横臂式悬架
面, 可以看出多连杆形式偏差变小。
图 *! 多连杆式悬架
!# !" 分析条件 ! ! 首先, 在图 ) 和图 * 双横臂式悬架和多连杆式 悬架中, 把各自 - 个地方的衬套和连杆的连接点的 坐标 ( !, ", #) 设计变量为 )- 个变量, 还选择 , 水平 正交表 ./, 作为水平数, 总共进行了 /, 次分析。在 这里连接点坐标的变化量 0) ( !, ", # )1 0)2 ( !, ", #) 控制在 3万方数据 +244 范围内, 并且, 进行了冲击回跳分
图 ,! 五连杆式悬架 图 +! 支撑杆式悬架
析。这个分析应用象如图 ) 所示台架试验机对冲击 部分给与 5244 的变化量, 回跳部分使之产生 5244 的冲程。 另外, 在图 + 和图 , 支撑杆式悬架和五连杆式 悬架不使连接点坐标产生变化, 各自进行了一次冲 击和回跳分析。
%" 分析结果
%# $" 悬架的特征选取 ! ! 为了选取双横臂形式和多连杆形式的特征, 首 先比较了如图 - 、 如图 / 所示给冲击部分 5244 冲程 时的外倾角和束角的分析结果。对于外倾角如果双 横臂形式使其连接坐标产生变化, 偏差变大; 另一方
相似文献(9条) 1.期刊论文 黄其柏.王勇.赵明.赵志高.朱从云.胡溧.HUANG Qi-bai.WANG Yong.ZHAO Ming.ZHAO Zhi-gao.ZHU Cong-yun.Hu Li 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概况 -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25(3)
叙述了空气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概况,并对其前景作了预测,为空气悬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万方数据
*22/ 年 6 月! ! ! ! !
! ! !
! ! 噪! 声! 与! 振! 动! 控! 制! ! ! ! ! ! ! !
! !
! ! 第/ 期
!" 分析方法
! ! 首先, 为了对悬架特性的产生机理的理解以及 设计概念的探讨进行特征提取; 其次, 为了给设计师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进行模型制作和分析, 从直观 上能够进行设计概念基准的选择。 !# $" 悬架的模型化 ! ! 为了选取不同悬架形式的特征, 用通用机构分 析软件代码 "#"$% & ’"( 建立起两种形式的悬架 模型, 一个是如图 ) 所示双横臂悬架形式, 这是由上 下两个三角形臂和一根连杆构成。另一个是如图 * 所示的多连杆悬架形式。这虽然和基本的双横臂悬 架是等同的, 但可以说用复数的连杆代替两个三角 臂, 因此, 多连杆式悬架主要是由上臂、 ( 转向拉杆) 下臂、 纵臂所构成。 另外, 为了寻找设计概念的选择基准, 加上上述 两种悬架模型, 还可以构成另外两种形式的悬架模 型。一个是如图 + 所示支撑杆式悬架, 这是把双横 臂的上臂换成直线导引而成的。另一种是如图 , 所 示的五连杆悬架形式, 可以顾名思义理解是配置五 个连杆所形成的, 轮胎模型用 "#"$% & ’"( 的通用 轮胎模型。
图 #" 支撑杆式悬架
图 )$" 五连杆式悬架
!" 结语
" " 本文不用进行大量的计算, 不用只看到其结果 才进行评价, 而主要是让设计者根据理解特性产生 的机理, 把握设计流程同时为直感的判断提供一种 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但是, 对于悬架其他的静特性 以及动特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 (##$M#(M(( 作者简介: 于学华 ( "T$+ % ) , 男, 山东莱州人, 工学博士后, 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 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振动与噪声控制。
的使用方法向设计流程形式转化; 而且, 应该确立一 种使设计周期缩短以及实用并且高效的设计支持方 法, 即概念设计阶段的效率化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 题。 在本文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中, 主要是解 决操纵稳定性问题。理解悬架特性产生的机理, 并 且, 理解表征在汽车基本变化中悬架起着哪些作用。 即: 在悬架中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探讨不同 悬架形式的设计思想; 而且, 作为前期阶段进行悬架 的详细设计, 设计者为了得到希望的悬架, 在某种程 度上能够正确把握其设计方法的理念, 同时运用这 种设计理念对于设计者进行设计概念的标准选定提 供了重要的信息。
!"#$% &’ ()*+,’ -&’.)/" &0 -#1 !2*/)’*+&’
!" #$%&’$( ( ./00121 /3 -45/6/5781 9:27:11;7:2 </45= .=7:> ,:781;?75@ /3 A1B=:/0/2@ C4>:2D/:2 E1@ F>G/;>5/;@ C4>:2J=/4 ’"#$+" , .=7:>) 3/; 901B5;7B H1=7B01 I1?1>;B= </45= .=7:> ,:781;?75@ /3 A1B=:/0/2@ , ! ! 34*"1#.": K: ;1B1:5 @1>;?, 7: 5=1 B>; 7:D4?5;@, 76L;/8161:5 7: 5=1 D;787:2M?5>G7075@ >:D B/63/;5 /3 B>; 7? >5516L51D* -:D 75 7? N:/O: 1PL1;71:57>00@ 5=>5 5=1 7:3041:B1 /3 > ?4?L1:?7/: 7? 1?L1B7>00@ 0>;21* Q/O18M 1; >5 5=1 L;1?1:5 5761 ,> =421 1PL1;71:B1 >:D ?1:?1 /3 > D1?72:1; 7? ;1R47;1D 7: ?4?L1:?7/: D1?72:7:2* K: 5=7? ?54D@ ,7:?51>D /3 5=/?1 D1?72:7:2 615=/D 4?7:2 D1?72:1;S? 1PL1;71:B1 >:D ?1:?1 ,O1 L;/L/?1 > :1O D1?72:7:2 615=/D O=7B= > D1?72:1; B>: 18>04>51 > ?4?L1:?7/: D1?72: R4>:575>57810@ 7: > ?76L01 O>@* 5)% 6&1$*: 87G;>57/: >:D O>81;?4?L1:?7/: ?@?516;64057 07:N;5/1 >:201;B>6G1; >:201 ! ! 近年来, 舒适性问题对于汽车企业的要求逐年 提高, 影响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有操纵稳定性和乘坐 舒适性。对于这些因素, 起着主要作用有发动机特 性、 轮胎特性、 制动特性、 车身刚度、 空气动力学特 性, 悬架特性等, 根据经验可知悬架特性起着最大的 作用。 作为悬架的基本性能, 首先是为了保护车辆、 乘 员、 货物等, 抑制由于路面的凸凹不平而引起的振动 和噪声。其次, 为了把车轮和路面间产生的驱动力、 制动力、 横向力等的前后、 左右载荷有效地传递给车 体, 用最佳的状态使轮胎与路面接地, 达到理想的汽 车运动状态。 现在, 在悬架详细设计中, 由于 .-9 技术的发 展, 即使象关于悬架行驶性能仿真这样复杂的非线 性问题, 运用 .-9 分析可以得到解决, 使汽车设计 效率提高和开发周期缩短。可是, 在过去的 .-9 分 析中, 在某些条件下只能得到评价特性值, 达不到设 计目标时, 再改变输入条件, 反复进行重复的结构分 析; 因此, 由于大量的计算,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 力, 为此, .-9 分析有必要从数值实验的、 确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