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执行标 准对照20180108
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执行标 准对照20180108
条件下,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现象
符合QCT742\QCT743要求
应按其型号要求组装,不得错装漏装;各紧固
件应紧固到位,各转运部件应运转灵活;各对
36 总体要求
称部件应与车架中心面左右对称,不得有明显
的偏斜;变速装置和制动系统应装配正确,操
纵灵活;不动件不许与运动部件相碰擦
37 轮辋跳动
装轮缘闸的轮辋,端径跳≤2mm,不装轮缘闸的 轮辋,端径跳≤4mm
侧翻坡度撑杆:左倾≥9°右倾≥5°停车架:左倾≥8°、 右倾≥8°前翻坡度角撑杆≥6° 停车架≥8° GB7258-2017 4.6.5
21
图形符号 /
22 无线电骚扰特性 EMC应当符合GB 14023的要求 6.6
应符合GB 15365-2008 3、4章,GB24155-2009 4.4.1
宽带:30MHz~1GHz GB14023-2011 窄带:9kHz~30MHz GB/T18387-2017 GB 34660-2017
4.5.5.4
18 安全防护装置 /
1、左右各一面后视镜 2、后视镜的安装和性能应符合GB17352,并具有缓和冲击功能 GB7258-2017 12.2.1、12.2.7
a) 不动件不应与运动件相碰擦 ;
b) 整车高度小于或等1100mm ;车体宽度(除
车把、脚蹬部分外)小于或等450mm;前、后轮
和15凹项陷要。求:a) 制造商名称、生产场地、许可证
编号、标准、商标型号;
b) 请用户妥善保存说明书,并要求使用人在仔
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电动自行车的性能之前,
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禁止在机动车道
行驶;
c) 对把横管、把立管、鞍座、鞍管和车轮的紧
固件应标明推荐紧固力矩;
d) 调整车把或鞍座时,应注意不得露出把立管 5项要求:a) 应在说明书首页注明“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未了解电动
中心距小于或等1250mm;鞍座高度大于或等 19 外廓结构尺寸 635mm ;
c) 鞍座长度小于或等350mm ;
长≤2m,宽≤0.8m,高≤1.1m,且不超过设计值的±3% GB7258-2017 4.2
d) 后轮上方的衣架平坦部分最大宽度小于或等
175mm。 6.1.5.1
20 驻车稳定角 /
31 车轮静负荷
在轮辋上某一点施加178N力,经1min后,任何 零部件不应有断裂,施力点永久变形量≤1.5mm /
。 沿前轮拆卸方向,在前轴上施加500N的力,为
32 车轮夹紧力
时30s,前轴与前叉之间应无相对位移;沿后轮 / 拆卸方向,在后轴上施加1780N的力,为时
33 脚蹬间隙
30s,后轴与车架之间应无相对位移;
转向轮转角左/右≤48° 1.方向把应转动灵活,操纵方便,无卡滞 转向系统在任何操作位置上,不允许与其他零部件干涉 2.方向把不应有摆震、路感不灵或其他不适现象 3.摩托车前减震、方向把、上下联板不允有变形和裂损 GB7258-2017 6.2、6.6、6.7、6.12
远光发光强度:单灯≥4000cd,双灯≥3000cd
电器系统应安装到位,极性正确;系统的电线
装置应避免与运动部件或锐边相碰,以防磨
破;接线柱上的电线,在任意方向上,应能承
29 动力性能要求 /
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GB24156-2009
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经7万次的振动试
验后,车困/前叉组合件各部位不得有破损、明
30
车架/前叉组合 件强度
光光束适用) GB7258-2017 8.5.1、8.5.2、8.5.3
14
6.2.3.1、6.2.3.2
前照灯配光性能符合GB 19152-2016,灯具3C认证
灯具配光性能符合GB17510-2008要求
15
回复反射器符合GB11564-2008
照明和光信号装置安装应符合GB18100.2,3C认证
干态:25km/h初速度,同时使用前后闸制动距 离≤7m,单用后闸制动距离≤15m; 湿态:16km/h初速度,同时使用前后闸制动距
≥2.7m/s2;手握力≤200N、脚踏力≤350N GB20073-2006 A2.1.2、A2.4 制动软管3C认证
离≤9m,单用后闸制动距离≤19m; 5.2车应当装有鸣号装置,声压级应当为 75dB(A)-100dB(A) 6.2.3.3
喇叭性能应符合QC/T738-2008,喇叭3C认证
24
后视镜性能及安 装
/
25
防盗装置 /
26 外部凸出物 /
27
乘员扶手 /
后视镜3C认证 左右镜面中心距≥560mm,后视镜应安装牢靠,其最小面积应≥6900mm2,1000mm≤r≤1500mm.圆形:94mm≤d≤150mm;非圆型: 其余应符合GB17352-2010
电动机编码:电动机功率和电压信息应当永久 1.有永久性的商标或厂标
性地刻制在电动机外壳上
2.有一个永久性的产品标牌,且内容符合要求,书写规范、清晰耐久、易于识别
号牌安装:电动自行车后部应当具有方便安装 3.产品VIN代码打刻符合要求,号码盖有VIN码位置标识
11
车辆标志
号牌的位置,其上应有2个安装孔且中心间距为 4.应在主驱动电动机壳体上打刻电动机型号和编号
16 转向轴轴荷比 /
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转向轴轴荷(或转向轮轮荷)与该车整备质量和最大允许总质量的比值不允许小于20% GB7258-2017 4.4.1.2
17
鞍座/乘坐人数 核定
对装有鞍管的鞍座,鞍管的最少插入深度标记 应当符合GB 3565-2005中12.2的规定 6.2.2.3
1人
GB7258-2017
承受力≥200N•m扭矩不损坏,锁芯扭矩≥2.45N•m,锁止夹角≥20度 GB17353-2014
符合GB 20074-2017
/
28
电动摩托车安全 要求
电动自行车应对其电器系统采取防雨措施,系 统的所有接线均不应裸露; 车体和电器部件的外壳不应带电,绝缘电阻≥ 2MΩ;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48V; 应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制动时能自动切断电 源; 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应具有欠压、过流保护功 能和短路保险装置; 在电动骑行时调整应稳定、可靠; 经100km道路骑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整 车各零部件的断裂和电器控制系统各部件的损 坏或失效,试验后不应丧失其电动骑行功能;
电位平衡:所有外露导电部件需全部连接,以维持电位均衡,0.2A电流通过任意两个导电部件,电阻不超过0.1Ω 绝缘电阻:除辅助电路外,防水试验前各电路的绝缘电阻应>2MΩ(恒定湿热);进行各项防水试验后,电路绝缘电阻应>500Ω 电路绝缘电阻应>1000Ω/标称电压V 耐电压:防水试验前\后均不应发生火花或介电质破坏 连接要求:当与充电器连接时不可通过自身的驱动系统使其移动 电机过载: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及充分运转的状态下,应能承受2.5倍额定电流,持续1min的短时过载。重新 启动后应无运转异常 起动:1、应通过一个钥匙开关起动电动摩托车。2、驱动系统运转时或电动摩托车处于“可行驶状态”时,钥匙应不能被取下。 态,当使用加速装置时,电动摩托车能够行驶 剩余电量警示:动力蓄电池的剩余电量低于一定值时,应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例如声或光信号)进行显示,能够使电动摩 使其行驶至少3km,剩余电量应能为照明系统提供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所需的电量 动力蓄电池:动力蓄电池箱应均匀散热和通风,电路中应设有过热保护,同时在结构设计上应保证安装在电动摩托车上的动力蓄 存于电动摩托车内部的角落(安全性检查) GB24155-2009
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标准要求差异对照表
序号
项目
电动自行车 17761新国标
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
1
最高车速 ≤25km 4.1 c)
2
整车质量 ≤55kg 4.1 d)
25km<最高车速≤50km/h GB7258-2017 3.6.2
>55kg且最高车速≤50km/h;
应具有脚踏骑行功能,30min≥5km
10
车辆识别代号 (VIN)
15位整车编码,由企业代码\车种代码\年份代 码\生产流水号代码 5.2
17位,字高≥5mm,字深0.2,内容符标准 GB16735-2004、GB16737-2004
铭牌: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生产日期等信息。
整车编码:久性地标上每辆电动自行唯一15位
整车编码
前、后轮辋与前
38
叉、车架平、立 装轮缘闸的车轮≤3mm,不装轮缘闸的车轮≤ 叉两边间隙的相 6mm
对偏差
39
前后轮中心面相 对偏差
≤7mm 各外露零部件的表面应清洁,无污渍、锈蚀,
应不大于10mm GBT24158-2009
商标、贴花应完整、清晰,位置应正确;各电
镀外露件色泽应均匀,不得有起泡、剥离、烧
方式(电驱动和/或电助动)、最高设计车速、
整车质量、电动机功率和额定电压、电池种类
等。上述信息还应具有可识读的二维码等信息
码。
12
转向装置
把立管安全线:把立管的最少插入深度标记或 装置应当符合GB3565-2005中6.2的规定。 6.2.2.1 把立管弯曲强度: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后, 把立管不得发生断裂。 6.2.2.1
20km/h初速度,空载、满载制动距离≤4m GB7258-2017 7.10.2.1
制动力与轴荷百分比:前轴≥60%,后轴≥50%
GB7258-2017 7.11.1.1
9 车速表指示误差 /
仪表指示车速v1与实际车速v2之间应满足:0≤v1-v2≤(v2/10)+4 仪表显示30km/h时,实际车速23.6~30km/h,仪表满足READY、剩余电量指示、转向指示、远光指示、速度里程指示等 GB7258-2017 4.11(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40km/h车辆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