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建设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人居环境

如何建设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人居环境

浅谈如何建设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摘要:居住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都有了新的内容。

根据现代生活模式特点,探讨小区的设计随之增添的新的思路和理念。

关键词:现代生活方式规划居住小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一些变化,居住的理念也随之改变。

广大人民已从解决最低住宿要求发展到注重户型平面的布局、功能分区;从注重户内环境发展到关注小区整体及周边的环境。

这些,都进一步反应了居民对生活品质及精神文化品质要求的提高。

人居形态的变化将赋予设计新的要素。

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特点
1. 物质生活高档次,精神生活高格调,生活规律高节奏,文化知识高结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引入以及中西文化交融,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追求,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

例如,我们周围的空气和水污染现象及其严重,周围社区变得如此喧闹,物价上涨飞快;另一方面,消费文化也在不知不觉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人们更注重高层次消费。

2. 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趋势所向
随着知识将成为核心生产力,工作和休闲的界限将模糊化,劳动活动将生活方式化;终身学习也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随着社会民主程度的提高,生活方式已逐渐世界化和民族化,政治参与也将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符合人全面发展的生活节奏正发挥重要作用等等。

此外,人们在不断提高科学性基础上,将逐渐改变以高消费和高浪费为荣耀“多多益善”的生活态度,而节俭型、生态型的生活方式大大被提倡。

3. 独立自主、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方式
现代社会环境对人的限制与制约越来越少,人们社会活动的空间限制大大削弱,社会的开放、人员的流动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舆论环境更为轻松自由。

高效给人们带了灵活性、创造性和大量自由掌握的时间,为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自主能力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现代人更加追求自由、自主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点
1.关注周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
周边环境包括地理交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都市规模的扩大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困扰:交通拥挤堵塞、空气污染严重…人们将寻求居住空间的目光转向城市周边和郊区。

社区外部良好的交通联系浓郁的文化氛围、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择地置业的消费时尚。

在周边或内部兴建高级学校、大型休闲设施、绿色通廊等成
为新的开发理念。

2.追求高品位的居住区环境
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操作对象,也是根本的对象。

这样,居住区群体空间自然成为具有指导性的依据和指标,它反映居住环境对社会性的考虑与满足。

我们追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为使居住环境美好、有趣,也是为给人提供完整、健康、娱乐的居住环境,抵抗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挑战。

3、注重环境资源的均享
环境资源主要包括绿地、花木、水景等自然和人工景观。

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不但可以创造美好、温馨的居住环境,而且也可满足居住者心理和精神需求。

因此,在规划设计上,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都能获得等同的价值回报。

在以往常见的规划中过多的强调小区中心绿地的景观,把它看作是公共交往的主要场所,甚至是气派的象征。

但尺度过大的绿化空间,不但实用性降低,而且居民的领域感也随之减弱,很少在其中活动。

人们更关心和喜欢的是贴近宅前的绿化景观,认为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园区。

因此,在规划设计上,较多的采取弱化组团空间,强化半私密空间的手法,设法营造一个亲切怡人的交往场所-”归属领域”。

这个”领域”应该是一个供老人孩子随时可休息或娱乐的场所,是一个不受汽车、自行车停放干扰的安全、安静的场所。

强调居住日照和朝向的均好,强调内外部环境的融会贯通。

避免住宅间的相互遮挡,保证了每户通风采光良好和视线上的通透使住户的视觉和享受,得到了
充分满足。

4、构建小区内街坊
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赋予街坊式设计以新的内容。

小区内街坊是现代城市管理和现代小区管理不断变革的产物。

邻里单元(街坊地块)采取周边围合和封闭管理方式,增强了住区防卫能力并形成尺度适宜的公共院落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交往场所。

邻里单元管理的封闭性和街区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街坊区域的安全防卫方式的社会化。

邻里单元的周界景观即是街区景观,但不能成为供人们欣赏和享受的景观,因此强化院落内侧景观是极其重要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住宅的商品价值。

现代的生活并不只限于在邻里单元内。

街坊之间必然要有联系(如儿童上学、主妇购物),需要建立相应的连通空间体系,解决跨越街区和人车分流问题。

5、完善配套设施,健全信息服务系统和智能卡系统
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是现代居住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些设施包括家政服务、治安保卫、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健身娱乐、邮政电讯、休闲购物等。

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如网上消费、社区要闻、与衣食住行相关的信息等。

采用了“三防三表”网络系统,物业中心可实现水、电、煤气的自动计量和智能卡交费管理,接受住宅传送来的三防告警信号和紧急救助信号,并作出及时的处理。

住宅防盗中采用电磁入户锁、门窗暗装磁感应器、红外双监探头、无线遥控应急报警按
钮等组成住宅保安系统。

保安包括边界红外监控、地下车库ic卡管理、可视对讲单元门控系统等。

除此外,现代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还应注意的多元化。

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有着不同的整体文化背景和个体文化认知,且通过环境设计对居住社区的文化特性进行物质化、空间化,形成特色化的居住社区标识。

在快速城市化和全面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之中,居住区设计时,将居住者的大、中、小环境互相对接,彼此沟通,融为整体,又处处遵循和尊重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行为规律,体现了对人的关爱与呵护———以人为本。

令居者感到舒适、自如、方便、亲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