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鉴赏--第七讲 古罗马

美术鉴赏--第七讲 古罗马


三、古罗马文明--伊达拉里亚文明
☆公元前3—2世纪以前,罗马文化是在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 人的强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世纪以后,罗马征服了全 部地中海区域,更广泛地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出现了好 些诗人,仿希腊形式创造了罗马的喜剧和悲剧。 ☆从公元前1时间起,罗马即以各种建筑形式炫示其国力的强 盛。神殿、大会堂、柱廊、拱门等,林立于罗马广场四周。帝国 繁盛时期的建筑更是渗透了奢侈豪华的炫耀风气。凯旋门、纪功 柱、宏大的会场、浴场、剧场、竞技场以及由许多石砌拱门架构 而成的水道,都先后建成。
庞贝壁画之《花神》 --美丽而远去的背影
镶嵌壁画《伊苏斯之战》
庞贝壁画---《酒神秘仪图》
第三

古希腊 古 术比较
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比较
希腊人生活优裕从容悠闲,注重身体锻炼、进行特殊教育, 练就了最结实、最轻灵、最健美的身体。希腊艺术题材主要是运 动员和神。神是希腊理想美的最高典范。而罗马是个金戈铁马的 帝国,他们讲究的是权力与征服。罗马人崇拜希腊艺术,是希腊 艺术的延续。但是罗马的民族精神引成了罗马艺术讲求实际,强 调功利的特点,他们追求外貌真实,强调个性及内心的表达。
☆ 总的来说,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个性的、 典雅精致的;罗马艺术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 伟壮丽的。
☆ 希腊人与罗马人共同创造了西方古典文化,构成了西方文 明的源流。他们共同处在于含有民主性和科学性,但希腊与罗马 又各有特点:与罗马相比,希腊更富于理想主义精神;与希腊相 比,罗马更富于现实主义精神。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不论是 理想主义精神还是现实主义精神,希腊与罗马的艺术文明都是值 得学习,值得探究的。
在罗马葬仪上, 送葬人要捧着祖先 的遗像参加葬礼。 写实手法,着重刻 画头部,身体被繁 复的衣褶覆盖,质 感很强,与头部形 成繁简的对比,更 加突出了头部的个 性特征。
捧 着 祖 先 头 像 的 罗 马 人
三、绘画
☆ 画的特性: 墙上有许多建筑图形,好像「开窗」的效果。建筑物图 像有透视学的表现,但却无焦点,不合逻辑。人物光影矛盾,光 源不统一,笔触也没统一感。技巧上,光影的感觉影响文艺复兴, 故文艺复兴的技巧,实源罗马艺术。
☆ 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 行创作,带有理想化的色彩。罗马人的艺术则大多是以给帝王歌 功颂德、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希腊雕刻强调 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 艺术家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 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 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 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 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它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 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 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 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授 浙 课: 江 陈 海 默 洋 大 学
第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古罗马艺术的起源
1
第一节 古罗马艺术的基本概况
古罗马艺术特征 古罗马文明--伊达拉里亚文明
2 3
第二节 古代罗马艺术的表现
好大喜功的建筑
雕刻 绘画
第三节 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比较
第一

古 概况
术的基本
一、古罗马艺术的起 源
• 古罗马艺术起源于伊特鲁里亚文明。伊特鲁里亚文 明繁荣于公元前1000年—前100年。伊特鲁里亚艺术深 受希腊艺术的影响,但保持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演 说 家
阿波罗
作 品 介 绍: 埃特鲁里亚人有一种 特殊的制陶技术, 将粘土熏烤成黑色和赤色后再进行塑 像,塑后再进行 烧制和磨光,使陶塑显出贵重的金属 外表。 《维埃伊的阿波罗》是一件赤陶着色 雕塑,因出土于维埃伊的神庙遗址而 得名。它的作者据考证可能是维埃伊 的著名雕塑家乌尔卡,作于公元前 510年左右。从题材看显然受希腊神 话的影响, 雕像脸部的微笑也很像希腊古风式的 微笑,但从人物姿式和衣纹处理效果 来看又与希腊不同: 很薄的覆盖身体的衣纹轻松活泼,具 有道地的埃特鲁里亚民族特色。
《陶棺上的夫妇像》,伊达拉里亚文化
伊达拉里亚人把坟墓看成是灵与肉的共同归宿,因此他们往往将肉体火化后 置入陶制的棺中并在墓室中安置墓主人的雕像。这些雕像有单人的,也有夫妻 两人的。这类墓葬雕像有一定的程式:取坐卧式姿态,橄榄形眼睛呈微笑状。 它类似希腊古风时期的人像雕塑。
第二

古代 现
术的表
一、好大喜功的建筑
☆ 罗马人利用混凝土来塑造复杂的结构以及不规则的平面 和立面。罗马的建筑开始于伊特利亚的传说。 ☆ 罗马人善于利用拱劵技术。一是高水平的拱劵结构,二 是发展了希腊的柱式构图,三是集中采用拱劵结构。 ☆ 罗马的建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为帝国政权和城市功 名服务的带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如:凯旋门、会堂、剧场;二是 技术性较强的各项建筑工程,如:道路、桥梁、引水道等。
帝国前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初)是古罗马建筑的黄 金时期。 罗马建筑包括罗马城的建筑和帝国版图内其他各地的建筑。 在罗马城里,广场是公共机会和进行商业贸易的场所,广场周围 有神庙、法院、会议厅等各种建筑。此外还有纪念像、记功柱和 凯旋门等纪念点缀其间。 凯旋门-----奥朗日市
从阿尔市(Arles)到 里昂的古阿格里帕 (Agrippa)道路上的 凯旋门
古罗马艺术视频欣赏
谢谢
罗马万神庙
从左至右依次为: 多利克柱式,爱奥 尼亚柱式,科林斯柱 式
☆ 柱身高27米,圆柱直径3 米,耸立在方形基座上,柱础 下埋藏着图拉真夫妇的骨灰。
☆ 柱身浮雕总长为200米左 右,出现在浮雕上的人物多达 2500个。 ☆ 世界上最长的战史立体 画卷——浮雕饰带表现图拉真 率领罗马人征服达契亚人(现 罗马尼亚)的历史。 ☆ 图拉真是所有场面的中 心,曾出现90次之多。
☆ 达契亚人后代的故事
图 拉 真 纪 念 柱
斗 兽 场
角斗场视频欣赏
凯 旋 门
君士坦丁堡凯旋门
门旋 凯 斯 努 维 赛
二、雕刻
☆ 雕刻 特性: 写实,不喜欢美化人体,只表现现实,也不掩饰缺点,文 艺复兴是从此作风出发。 实用,如纪念用,表现凡人的形象, 真实感较强。 罗马人本来就有崇拜祖先的习俗,他们忙於为死者作雕像, 收藏在家中,遇新葬礼时把列祖列宗的雕像都拿出来参加仪式。 早期的肖像雕塑是根据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不加任何 美化,情死板,缺少活力,只有感到逼真而已。希腊雕刻技术传 进来后,开始美化雕像,但还是以逼真和表现个性为主。
图 拉 真 纪 念 柱
《凯旋门》(14-37,罗马),独创,门上雕征伐纪录。
马 可 斯 阿 列 里 斯 纪 念 柱 浮 雕
撒 比 拉
奥 古 斯 都 全 身 像
奥利略骑马像
作 品 介 绍: 人们在观赏罗马帝 国皇帝雕像时发现,帝王的气质同 帝王统治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强 大兴盛的帝国在渥大维的肖像中直 率地表现了出来,智慧的、为罗马 人做了不 少善事的提图斯被雕成君子的典范, 而帝国衰落时的情景似可从奥利略 的形象中看到。 奥利略是古罗马“五贤君”之一, 是崇拜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家。政 治斗争的现实和自然灾 难使他的理想一一破灭,成为对前 途悲观失望的没落君王。同奥古斯 都那坚定、沉着、居高 临下的气势完全不同,他骑在马上 挥动右手但无目的,神态也显出不 确定性,而坐骑的精神 气质与人也一样。他更多地像个哲 学家而少有统帅的气概。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就已经有人居住; ☆伊达拉里亚人统治罗马长达200年之久,处于奴隶制时期;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赶走伊达拉里亚人统治城邦,罗马进入共和时期; ☆公元前2世纪,罗马占领希腊; ☆公元前27年1月16日,罗马元老院将将“奥古斯都”的称号赠与屋大维, 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27年1月16日,罗马元老院将将“奥古斯都”的称号赠与屋大维, 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二、古罗马艺术特征
罗马人不同於希腊人,罗马人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 实在的东西;希腊人重理想,艺术中喜欢抽象、概括的理念。 ☆ 古罗马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建筑和雕刻上。 雕刻方面:既写实又重视刻画人物个性。 建筑方面:古罗马人最早发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 石灰构 成的混凝土。拱券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拱券 式"建筑风格。使罗马的建筑显得更为华丽。 为了适应庞大的罗马帝国的多方面的需要,古罗马人创造 了一系 列新的建筑类型。 罗马的建筑师维特鲁威,首先提出了具有深远 的影响建筑的三要 素:实用、坚固、美观。
罗马建成的传说--《母狼》雕像
☆ 努米托尔国王的弟弟阿穆利乌斯推翻其统治,并将他的一 对双胞胎罗穆路和瑞穆斯放入篮子中丢人台伯河;这对兄弟被 河水冲上岸,并被父亲战神马尔斯派来的母狼抚养长大,不久, 被牧人发现收养;他们长大以后,杀死仇人,把国家还给外祖 父。他们在母狼被母狼找到的地方建立新的城市,后来罗穆路 杀死了瑞穆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