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树人绘画心理分析
•表示缺乏某种东西:缺 乏自信
•被忽视 •创伤
心理方面显示易脆弱的、 敏感的、易受感动的、易
受影响的、神经质的
• 敞开的门:比较与创造性,较独立,有个 性。
• 紧闭的门:有一定的警戒心。 • 没有把手的门:自我保护意识强,强调个
人隐私。 • 曲线的门:柔和的气质或女性气质。 • 大片阴影:内心沉重、压抑。
足
线条特点
• 线条流畅:情绪平稳,反之,心理紧张; • 深浅:深者决断力强,浅者焦虑不安,无
助。(过深过黑,经常自我决定,但行为 控制能力较弱) • 断续:兴奋、冲动。 • 柔和(曲线多):内向,温和 • 平直:执着,情绪稳定
心理方面显示易脆弱的、 敏感的、易受感动的、易
受影响的、神经质的生活中是Leabharlann 气勃勃的、具 有朝气的、精于适应的
• 强调树干:对情感的强调。情绪的不成熟, 容易被情绪所左右,充满孩子气并不善于 控制自己。
• 强调树冠:对精神世界关心,过度评价自 己的精神的力量,情绪表达能力被分析、 理性的思维所左右。
•容易受到客观事物强烈 的影响而改变状态明显的 压抑状态,郁郁不乐的, 不安全感明显 •情绪低落、忧郁
•对生活热切希望、充满 活力
画面不同位置的意义
• 处于画纸中心,图像过大 自我为中心: 表现有1、自私倾向,人际交往能力弱,比 较固执,自以为是; 2、过分控制自己,易焦虑; 3、儿童画的特点。
几种偏侧
• 偏左:关注感情世界,留恋过去; • 偏右:关注理智世界,寄情未来; • 偏上:追求精神生活,容易沉静在幻想中
不能自拔; • 偏下:关注现实,追求安全感。
步骤
• 1、分别画房子、树、人。 • 2、将房子、树、人画在一张纸上。
• 原则: 自由原则,当画者询问你是画什么样的房 子/树/人?或者其他细节问题时,请回答, 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当画者询问,除了房树人我可以画些别的 吗,同样回答,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如何分析
• 先从整体入手,再分析细节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也有可能伪装的 •不生动的,愚笨的、头脑 死硬的,原始的
•模仿的、缺乏顺应的、刻 板的
细节篇
• 房子——个体出生、成长的家庭。反映出个体对 家庭、家族关系的看法、感情、态度。主要看: 门、窗、屋顶、烟囱等。
• 树——生命的化身,成长的象征。反映人的某些 特征,如是否具有活力,以及人的生命经历。主 要看树冠,树枝,树干,树叶,树根,疤痕,果 实等。
绘画心理分析的主要功能
• 一种交流的手段:画者能够在绘画中自发 地表达,这是画者在通过画与读懂的人交 流的一种方式。
• 一种激活创造性的手段:画者在创作的过 程中,能够更加开放地面对自己,并自由 地创作,能够丰富画者的想象力,激活创 造性。
• 一种发掘潜能的手段:通过画面所隐含的 意义和价值,画者能够找到自身的潜能和 盲区,进一步发掘、成长。
•有自已的意见、有创见 •有独立思想,有创造的 思想,独立
•过度或太过度自信
•表示自我的坚强性
•心情易变的、梦想的 •缺乏建设性意识 •倾向未分化,努力未分化 •空虚、夸张、幼稚、天真, 生活在幻想、神话故事之 间
• 树木的主要部分:树根、树干和树冠。
• 强调树根:比较健康。如果过分强调:比 较冲动,或者关注本能的问题,感情反映 通常比较单纯,理性思维能力不强。
• 出现一些含有评判意味的符号如“×” • 或有宗教意味的符号,如“十”-十字架;
彩绘窗户、寺庙结构等的物品,则象征画 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或者内心有罪恶感。
过分强调的部位
• 房子的外墙:注重事物的细节,或者对事物的认 识比较细腻。有时也代表心灵有创伤。
• 有篱笆或者其他阻隔物:自我防卫强,不愿意接 受外来干扰。
•不适应环境、自我抑制、 内向、自我无力感、自
卑、焦虑不安、精神动 力不足
•神经质,易受干扰 •易怒 •不安全,不肯定 •抑制、焦虑的
画的布局(空间象征理论)
天、空间、火的象征-精神世界
(高处) (上)
母性的象征
普遍的意识
内向性(内)
中央
过去(左)
外向性(外) 未来(右)
潜意识
父性的象征
水、土的象征-物质世界
•遇到挫折时,会突发地 愤怒,甚至暴力地表达
•对自己大量愿望的强调, 由此产生不能抑制的渴 望,在日常生活中忘乎 所以
•树根是树与大地的连接, 象征着营养、力量、安全 感
•代表着原始性、集体潜意 识或由潜意识而来的产物
•被本能与原我所束缚 •心理发展显得迟滞或固着
•蕴藏着大地的力量,朝 向蓝天
•强韧,生命力旺盛
房树人测验(HTP)
• 巴克开发的“房-树-人”测验是比较有名的 绘画投射测验。
• 优点:这三个物体为大众所熟悉,不管是 幼童还是老人,而且可以通过这三样物体 诱发个体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联想。
• 功用:考察人格整合程度,作画人对家庭、 亲情的态度和看法以及作画人对自我成长 的看法。
• 图片-快乐、阴郁……
•逃避过去、向往未来, 能够直率地表达自我情
感,也可是不能良好适 应社会
•显示目标远大,努力追 求非现实的目标,在空 想中寻求满足,对自我 存在的不确定感,幻想 性强烈,自我与他人保 持一定的距离,使人感 到难以接近
•过分关注现实,具有不 安全的感觉,既往的经 历中存在失败感、不安 感,非协调性抑郁,当 具体的事物存在于自己 的身边,牢牢地把握住 局势时,才能有安定的 想法
生活中是生气勃勃的、具 有朝气的、精于适应的
画的大小、对细节的重视
• 大/小 VS 自信/自卑 • 细节清晰/欠详细 VS 自信/自卑
✓ 过大:有自恋的倾向,对他人可能有过度控 制;
✓ 过小:自卑,自我评价低。 ✓ 过度追求细节:完美主义,对人对事要求高,
可能责备求全。 ✓ 过度模糊:可能处于混乱状态。
收集绘画 ,如同收集人们的生命故 事。画者在讲解自己的画的时候,仿佛 展开自己生命的画卷,而图画背后的意 义通过分析显现出新的价值,新的意义。 人们以此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并找到 自己从未发觉的潜能。
绘画分析就像是一把打开“心门” 的钥匙,或者一幅心灵的藏宝图。
• 关于投射测验
• 所谓投射测验是指采用某种方法绕过受访 者的心理防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 测其真实想法。 在投射测验中,给受测者 一系列的模糊刺激,要求对这些模糊刺激 做出反应。如抽象模式,可以作多种解释 的未完成图片,绘画。分别要求受测者叙 述模式,完成图片或讲述画中的内容。从 受测者的解释会带有自己潜意识的思想, 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被试内心想 法。
•有原始的、健康的推动 力
•幼稚化、童心未泯 •资质不足,生命能量缺乏 •婴儿似的不成熟 •精神动力不足(对成人)
•心理发展抑制而显示出愚 笨,注重力量而缺乏机灵 性
•学习困难,领悟力显得愚 钝
•行为慢而肯定 •懒于思索而使思考受到阻 碍
•心理发展迟钝而显示笨拙
•非常自信,有自我实现 的需要
•野心的,骄傲而自负的
您可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只是尽量尝试 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漫画和火柴人。
——关于绘画心理分析
• 古时候,有个姓李的生意人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做生意,家 里有一个文盲的妻子、年幼的孩子和体弱的老母亲。一次, 家里发生了急事,妻子想给丈夫写封信让他快点回家,但 又不会写字,一时也找不到人帮她写,她就给丈夫画了张 画,丈夫看到之后,马上就回家了。她画了什么呢?
分析画的态度
• 所有画表现的是一种状态,没有好坏的差 别。
• 原则上讲,进行绘画分析时,画什么都可 以,每样画中的事物都有其象征意义。所 以绘画的创作是自由的。
• 为了便于分析,有时我们会将内容固定在 几类形象上(如:房树人测验)。
• 现在请您在这张纸上自由地作画,请按我 指定的区域,画以下几样东西,房子、树、 人以及一幅将房子、树、人画在一起的画。
绘画的来源
• 记忆画:画者把从记忆中回想起来的,和 主题有关的内容画出来的活动。
• 想象画:画者通过绘画表达想象中的(包 括理想的和害怕出现的)与主题有关的内 容画出来的活动。
• 真实画:画者把对真实世界中物体的观察, 类似于临摹可以获得的材料,表达与主题 相关的内容。
• 总的来说,三个来源,记忆、想象与真实。
人的心理错综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因此 分析要与个体同步,不能刻板套用解释。 • 积极取向 有时画中会表现出一些画者的消极取向, 对于这些,我们要用一些积极的语言来描 述。
整体分析篇
• 绘画的内容
• 记忆、想象和真实画:一般来说,年幼的 儿童对想象更拿手,他们只是自发地画出 想象中的形象,很少关注这些形象的精确 细节。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画者会更关注 形象的细节,也更喜欢真实生活中的事物。
附加物
与内向、焦虑有关的意象
• 反复修改或者不清晰的线条 • 小的门、窗 • 双手环胸交叉等拘谨动作的人物 • 矮小、枝叶不茂盛
与攻击、愤怒相关的意象
• 尖的物品,如尖的树干,树枝,树冠;尖 的手指,头发、尖的房顶等等;
• 浓重的线条、涂描用力的线条:与冲动、 攻击等有很明显的关联。
含有判断或宗教的意象
房树人绘画心理分析
温州市民康医院 陈素玲
——大家一起来画画
绘画经验及对绘画的态度
• 不一定学过画画就比没学过的更有表现 力——有时候经过系统的学习反而会困住 人的发散思维。
• 不要因为十年没有拿过画笔了就觉得担 忧——绘画分析的重点并不是画的有多精 致或者传神,而是这是你的画,属于你的 特别的画。
• 人——可直接感受作画者的迷茫、痛苦、烦恼、 也可以体验他们的快乐、兴奋、自信。
• 附加物——除了房树人以外,画者自己添加的内 容往往都具有深意,代表画者目前的状态或者渴 望的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