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1.总则
公司人事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员工的经历和德才情况的档案。
它是对员工任免、调动及管理分析的工具之一,也是人事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为加强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特制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具有以下特性:真实性,这是员工个人经历和德才情况的真实记录;保密性,它是的机密;可靠性,它必须具有完备的手续;独立性,它是以个人为立案单位。
公司人事档案由行政部归口统一管理。
2.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
3 人事档案归档要求
人事档案归档材料的载体是A4纸(210×297)厘米的办公用纸。
归档材料的左边应留出 2 —厘米的空白装订边。
表格文字的印刷须是铅印、胶印、油印。
文字应使用黑色、蓝黑墨水或墨汁笔书写,禁止使用黑色、蓝色圆珠笔、纯蓝墨水、红色及铅笔和复写纸书写。
禁止使用修正液、修正带涂改字迹,对涂改过的归档材料不予归档。
对破损材料不得使用透明或双面胶带粘贴。
不得用复印件、传真件代替原件归档。
各类归档材料及表格书写应完整齐全,表格内如无内容填写时要写“无”,不得用斜线(/)代替。
书写字迹应工整不潦草(尤其是姓名),材料手续要完备,有签名、日期、公章等。
3. 6填写各类表格时应将人员的基本情况书写全面,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单位、学历、职务、岗位等,要求贴照片的应贴上照片。
对于电脑打印的材料,如遇有打不出的字应手写补上(特别是姓名)。
人员任免、定级等材料应写出文件编号。
3. 7文字要写在表格设计的框线内,如写在框线外会给材料装订带来困难,甚至无法装订;会造成字迹被切掉或打洞时被打掉,使材料不完整。
3. 8材料形成后必须盖有承办单位公章或签名。
同本人见面的材料应有本人签名(如审查结论、复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年度考核等),如本人不能签字或有特殊情况的,由公司注明。
3. 9归档材料应有形成日期,日期书写应完整,写出年、月、日。
年份应写够四位数。
3. 10材料加盖公章时字迹应清晰,盖出的字体不得倒转。
盖公章应避开材料右上角。
3. 11归档材料如有单位或部门审批意见, 单位或部门应写明结果并表明意见,如“同意辞职”、“同意退休”、“同意定级”、“同意报考”、“同意录取”、“同意本科毕业”等等。
不得只写“同意”二字。
3. 12各单位或部门应将形成后的材料在一个月内送交人事档案室,形成归档制度,规范操作,及时归档。
3. 13分公司及部门在设计和制作人事归档材料或表格时,一定要考虑材料尺寸大小要求或交由人事档案室审核。
3. 14每月10日,人事专员必须统一归档上月的人事变动资料。
3. 15按“档案分类”规定,必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达到档案、卡片、人员、名册四统一。
4.人事档案的保管
档案排架。
可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分类排架和流水排架,或分类、流水综合排架。
分类排架即按照档案形成的不同时期、档案的不同类型和立档单位的不同组织系统等,将馆藏档案划分为若干类别进行排架;流水排架即按照档案全宗最初进馆的时间顺序排架;分类、流水综合排架即先将馆藏档案分为若干类别,在每一类别内再按全宗进馆时间顺序排架。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属于一个全宗的档案均应集中排放,不应分散和混杂。
档案库房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库房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合理调节和控制温度、湿度,做好防火、防盗、防尘、防霉等项工作,保持整洁、有序,保证档案安全无损。
档案调出和归还。
调出和归还档案都应逐卷点交清楚,办理手续。
用完的档案要归还原位。
档案检查。
对于馆藏档案的状况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可临时进行部分检查。
着重检查档案是否短少以及每件档案的完好状况,检查时要逐卷进行,要作出详细记录并写出正式报告。
一旦发现档案缺少或严重破损等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每半年进行一次抽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 人事档案的借阅
凡因下列需要借阅人事档案,必须办理借阅手续:
a 调资;
b 提级考核;
c 调动工作;
d 任免事项;
e 审查等。
查阅人事档案的手续
4.2.1 只能由查阅部门经理级到档案室查阅,一般不外借;必须外借时,需经有关公司领导批准,但不得中途转借。
外借档案必须在十五天内归还。
4.2.2 查阅人事档案人员,对档案应严加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密。
4.2.3 查阅人事档案时,不准在材料上圈划、折叠、涂改、污损、撤换、拆毁、拍照、复印。
4.2.4 阅档时必须抄录有关材料,需经档案室主管人员同意。
4.2.5 其他部门查阅档案时,须经本部门主管领导批准。
4.2.6 (部门)或个人需要由人事档案部门出具证明材料时,需履行以下手续:
4.2.6.1 由有关(部门)开具介绍信,说明要求出具证明材料的理由、并加盖公章。
4.2.6.2行政部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利用者的要求,提供证明材料。
4.2.6.3证明材料行政经理审阅,加盖公章,然后登记、发出。
5 人事档案的转递
人事档案转入或转出,人事档案部门要审批手续完备,登记清楚,责任明确。
凡员工调动工作,做到人事档案随人走,避免人事档案与人的工作单位不一致。
凡调往外省、市的工人、管理,其本人档案内指定人员负责邮递。
人事档案转递方式
5.4.1 外省、市人事档案,以机密件挂号邮寄,严密包装。
严禁本人携带或以平信邮寄。
5.4.2 市内人事档案,由对方单位派人持介绍信提取,一般不应邮寄,不得本人携带
6.档案鉴定
公司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离职后2年、短期三种。
确定保管期限的基本原则是:
(1)对企业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应永久保存:
(2)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分别为离职后2年或短期保存;
(3)凡是介于两种保管期限之间的档案,其保管期限一律从长。
鉴定工作要组织由公司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参加的鉴定小组,直接对档案进行鉴定。
每次鉴定要写出鉴定报告,在保管单位备考表中注明鉴定意见,由小组负责人签名,并且注明鉴定日期。
鉴定工作应该定期进行,具体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档案通过鉴定,要求达到划定保管期限准确,保管单位质量达到标准规定,鉴定中发现档案不准确、不完整,企业应及时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修改、补充。
销毁档案必须严格掌握,慎重从事,销毁前要造具清册,提出销毁报告,经公司领导审批,并报送有关档案管理机关备案。
销毁档案时要严格执行保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