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知识考试试题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知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50道题,每题1分)
1、我国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 )
a、11月9日
b、1月19日
c、9月11日
2、灭火器应放置在( )
a、隐蔽的地方
b、易于取用的地方
c、远离生产车间的地方
3、火灾初期阶段是扑救火灾( )的阶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较不利
d、有利
4、建筑物起火后几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 )
a、5—7分钟
b、8—10分钟
c、15分钟
5、下列哪种灭火器不适用扑灭电器火灾(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剂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6、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
a、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
c、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7、火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台、急救电话各是( )
a、119 122 120
b、119 120 122
c、119 110 122
8、任何场所的疏散通道内,都要安装( )
a、防火标语及海报
b、疏散指示灯及照明设备
c、消防头盔和防火服装
d、灭火器材
9、以下防止烟气中毒的不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匍匐前进逃离火场
c、直起身子往外跑
10、灭火器应几年检查一次 ( )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11、大厦区域内发生带电物体火灾后,可选用哪种灭火器( )
a、1211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12、使用灭火器的过程中要做到:拔掉保险销,在拔销时注意放松夹角手柄;握住喷头;瞄( ),扫—有近及远地灭火,逐步前进
a、瞄准火源火焰
b、瞄准离自己最近的火源
c、瞄准火源根部
d、瞄准火源上部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 )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a、生命
b、财产
c、人身、财产
d、公民人身
14、火灾中引起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 )
a、互相挤压致死
b、吸入烟气窒息死亡
c、被火烧死
15、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 )
a、上风位
b、下风位
c、无一定位置
16、( )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a、人员密集场所
b、居民楼
c、学校实验楼
d、医院的行政楼
17、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 )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无偿
b、有偿
c、自愿
d、自觉
18、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 )起施行。
a、 2008 年 10 月 28 日
b、2008 年 11 月 9 日
c、2009 年 5 月 1 日
19、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 )材料。
a、可燃
b、易燃
c、不燃、难燃
d、以上都可以
20、干粉abc类灭火器,压力表指针位于( )时安全可用。
a、红区
b、绿区
c、黄区
d、以上都可以
21、高层建筑是指( )层及以上的楼房。
a、8
b、9
c、24米以上
22、大厦区域内发生带电物体火灾后,可选用哪种灭火器( )
a、1211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2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 ) 负责实施。
a、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b、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c、主要单位
24、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应首先( )以防止引起火灾。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c、打开门窗通风
25、《消防法》规定,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
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 )的内容。
a、考试、考核、培训
b、考核、教学、管理
c、教育、教学、培训
26、公共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申请消防安全检查。
a、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b、公安机关
c、公安派出所
27、对建筑消防设施( )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a、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b、每年至少进行两次
c、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28、单位的( )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a、消防中控室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安保经理
29、高层建筑、公共娱乐场所、百货商场等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应采用的装修材料是:( )
a.可燃材料
b.难燃材料和不燃材料
c.易燃材料
d.钢筋混凝土
30、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 )。
a、统一管理
b、分段管理
c、包干到户
31、住宅区的( )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公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a、居委会
b、物业服务企业
c、业主委员会
32、以下对报警电话描述不正确的是( )。
a、119报警电话是免费的
b、发生火灾时任何人都可以无偿拨打119
c、为了演练,平时可以拨打119
33、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 ),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持证上岗
b、经过培训
c、具有相应学历
34、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 ( )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费用。
a.不得
b.可以
c.按照一定标准
35、《消防法》规定,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a、甲醛指标
b、放射性指标
c、防火性能
36、在公共娱乐场所,手提式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是( )。
a.20米
b.25米
c.30米
d.35米
37、《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 ),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a应急疏散计划 b.安全保卫计划 c.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8、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有关单位 ( )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a、必须事先通知 b、应当事后通知 c、可以事先通知
39、解决火险隐患要坚持"三定",请问"三定"是指( )。
a.定专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
b.定时间、定地点、定专人
c.定人、定岗、定编制
40、国家鼓励、引导( )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a、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
b、医院、学校
c、机关、养老院
41、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 )审核。
a、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b、建设部门
c、规划部门
42、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 )措施。
a、停止使用
b、限期改正
c、临时查封
43、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a、责令停止使用
b、对有关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下拘留
c 、责令限期改正
44、 (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
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
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
45、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 ) 。
a、十日以下拘留
b、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c、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46、消防工作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 )、公民
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a 、单位全面负责
b 、单位主要负责
c 、单位领导负责火
47、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 )。
a.纵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48、燃放礼花时以下( )行为是正确的。
a.捂耳靠近点火
b.在空旷处支撑牢固再点燃
c.点着后注意观察
49、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 )。
a.迅速撤离
b.抢救贵重物品
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50、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 ) 、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a、消防环境
b、公共设施
c、消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