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中医药工作总结

医院中医药工作总结

医院中医药工作总结中医药工作总结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医学先辈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自古以来中医疗法在我国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推崇、信奉中医中药。

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以及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宗旨,在上级各部门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中医工作政策,遵照文件精神指示,狠抓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使中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基本概况我院现下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近万余人。

全院现有在职员工45人,药房现有中成药、中草药共310种。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工作落实到位根据省、市、县中医工作要求,我们首先抓了中医组织机构的建设。

一是我院成立了中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中医质控领导小组。

二是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安排布置了中医创建工作。

三是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把手”责任制,把创建工作与职工的工作考核密切挂钩。

四是将任务到头、责任明确,分级指导,层层负责,使该项工作落实到处。

二、摸清家底,建档建账,准确掌握全乡中医药现状年初,我院开展了中医药基本情况摸底工作,认真落实单位技术资源情况、科室设置情况以及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建立健全了中医工作台账,准确掌握了中医药资源的现状,为中医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配备资源,扎实基础,加强中医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是中医创建工作的主体,由于我院中医技术资源不足、中医药设施设备简陋,这便加大了创建工作的难度。

为此,我们认真思考,冷静分析,想办法,添措施,一是争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多途径培养培训,切实解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有计划地投入,逐步加强设施设备的建设,购置了中医针灸、理疗器械,完善了中医科室的设置,加强了硬件。

四、实地调研,整改完善,确保中医创建工作质量为了确保创建质量,我们深入基层实地调研,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的整改的意见。

通过合理调整,使辖区村级医疗机构的中医工作亮点以及中医药服务量等实质性问题得到合理体现。

我院高度重视中医创建工作,完善自身建设。

一是设置中医科室1个;二是加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及岗位管理,使全院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之比达到37%以上。

另一方面认真履行创建工作职责,一是成立了中医工作指导组,负责实施对中医创建工作的综合指导及质量管理;二是认真实施科教工作,加强对中医药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中医创建工作的督查督导;开展中医病案书写培训2次。

为我县的中医创建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

五、整体联动,团结协作,工作见实效通过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中医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完成了以下综合工作:全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之比达到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7%以上。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中医药病床设置率达到辖区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以上。

六、存在的问题中医药技术资源及业务用房、设施设备等硬件配置仍然不足,中药房、中药库房等科室设置不妥,使中医科室的设置及业务的开展明显受限。

中医科业务收入统计仍然未分开单列,使中医药服务量被掩盖,离创建标准的要求差距比较大。

软件质量较差,特别是中医医疗文件书写合格率偏低。

相关医疗活动记录不全,直接影响中医服务量的体现。

总之,我院的中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有一些存在的问题需要逐步完善,我们努力使中医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湘阴县界头铺中心卫生院***县中医医院2016年中医药工作总结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各项中医药工作总结的通知》的统一安排及市、县卫生局的批示。

现将我院2016年开展各项中医药工作情况汇报入下: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在市、县行政领导机构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院紧抓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机遇,加强医院管理,改善诊疗环境,优化就诊流程,强化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1、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县2016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精神,医院一是制定了《***县中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医院自主招聘医技药护专业人员的管理规定》、《***县中医院行管考核管理规定》。

二是成立了由院长***同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改革领导小组。

三是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实行短期、长期聘用合同制,逐步完善晋级、晋升、降职、降级、解聘、辞聘、辞退制度。

四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考核工资制。

扩大了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将技术、管理、效益等生产要素纳入分配方案之中,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任副组长,***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医院基本药物的实施方案。

、对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医院现西药品种560个,中成药品种150个,共计710个,其中基药425个,占全部药品品规数60%。

中药饮片420种,小包装中药饮片381个,中药配方颗粒319个,对以上药品,医院药剂科通过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在网上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其药物生产企业资质合法,均为《GMP》达标企业。

实施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步,医院建立了以医疗质量、用药规范、工作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了绩效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了服务质量。

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使本院成为看病就医的首选医院。

、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督医院严格基本药物管理制度,强化了对基药进货、验收、储存、调配环节的监督,加强了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了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保证了基本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

3、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中医政策的落实: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院根据国家有关精神,制定了一系列中医药优惠政策:一是向群众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理念,引导民众崇尚中医、相信中医、选择中医,促进医务人员热爱中医、使用中医、发展中医;二是搞好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组织中医药人员认真学习四部经典著作,并认真组织考试,近年中医人员考试合格率为100%;三是鼓励中医人员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手段治疗疾病,硬性规定中医门诊处方量不得低于60%,中医治疗大于85%,中药销售额不低于药品销售额的35%,住院部中医处方量不低于40%,中药治疗不低于70%,销售额不低于药品销售额的25%;四是中草药处方量及收入增长迅速。

2016年医院中草药处方数为45000张,比去年同期增长162%。

中草药收入:2016年全年为3542685元,比去年同比增长%。

五是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门诊比例由之前的%增加到%,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到%,中药饮片处方比例达%。

六是门诊、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及住院天数稳步下降,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得到充分体现,社会群众对医院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4、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开展中医药服务情况一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了门诊预约服务和特殊病人的绿色通道,优化了急诊和门诊流程,使病人随到随查,随到随治。

二是改善就医环境,开展便民服务。

医院实行双休日门诊、“一卡式服务”、“中医药特色护理”及“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

三是努力建设中医特色专科,医院针灸推拿科、骨伤科、肛肠科现为广安市重点中医专科,针灸推拿科已申报省级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拟申报省级重点专科。

医院从资金、人员、设备购置等方面加大其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中医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

四是落实市、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将中医服务项目的报销费用在原比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鼓励参合群众选择中医药“简、便、廉、验”治疗手段。

二、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治未病工程的建设与推进1、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工程建设为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探索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医院成立了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编制了防治重大疾病工程建设方案,遴选了部分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骨伤科疾病等作为项目实施病种,开展中医药临床综合防治和科学研究,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突破,部分病种形成了较成熟的防治方案。

该项目与西医治疗比较,具有疗程短、费用低、疗效优等特点,有力地提升了医院中医药的疗效和核心竟争力、切实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好了务。

2、中医药治未病工作医院成立了中医药“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治未病”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制度及职责。

二是开展了“治未病”诊疗项目20余项,主要为:药物帖敷疗法、针挑疗法、断食疗法、推拿疗法、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热敷疗法、冷敷疗法、梳头疗法、雾化吸入疗法、药物熏洗疗法、药酒疗法、药茶疗法、点穴疗法、手穴疗法、耳穴疗法等。

三是加强对“治未病”工作情况的评估,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保障“治未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1、中医科室建设及人员配置医院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合理设置了内科、骨伤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中医药临床科室;同时设置了药剂科、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医院不断引进医、药、护等方面的中医药人员,优化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结构。

现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医院执业医师比例达61%。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12人,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60%。

临床科室负责人均具备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相关专业六年以上或经过西学中等培训。

医院目前开设的10个病区中,8个病区设有中医综合治疗室,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设在针灸推拿科。

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我院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设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医院成立了适宜技术推广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多媒体技术推广教室,负责全县中医药培训与考核工作。

医院有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职管理人员3名,专兼职师资人员8名。

配置了三维多功能牵引床、中药熏蒸治疗仪、骨伤治疗仪、多功能电动牵引椅等数十种适宜技术推广设备,总共投资402万余元。

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项目8项,如电针治疗偏头痛、非药物“五联”综合方案治疗颈椎病、刮痧防止感冒技术、温补法治疗慢性胃炎等。

2016年全年,医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15次,培训人员总数3000余人。

如省适宜技术培训中心专家组来我院指导火针技术、针灸埋线技术。

3、对农村或社区的中医药服务2016年,医院开展了对各乡镇卫生院医生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共计90余人参加培训。

医院采用接受进行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

全年对口支援下派医务人员共14人,接收基层医务人员进修30余人。

4、承担、参与或完成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