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对策摘要: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理论流派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正在日益波及越来越多的人们,我们的个别党员受到这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和腐蚀而蜕化变质。

当前,加强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更加迫切。

关键词: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基本对策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以此实现全党在思想上的一致,保持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但是,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呈现诸多弊端,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新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流于形式、走过场等弊端。

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并且探讨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以适应时代的挑战。

一、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一个政党,如果要具有强大的战斗力,都必须重视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教育党员,成为组织的意志,形成共同奋斗的合力,所以,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不但符合我们党的建设规律,而且具有一般政党建设的根本规律,是一条建党治党的不朽律令。

(一)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党的先进性之所在。

这种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思想上的纯洁性,表现在广大党员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

我们党能否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取决于党能否通过加强思想建设以确保这种纯洁性和党性。

因此,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实践获得的宝贵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但是在早期党员中工人成分占少数,因为党诞生在工人阶级人数不多而小资产阶级却极其广大的国家,党又长期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大批农民中的革命分子进入党内是必然的,从而也就难免受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深刻影响。

因此,党内最本质最主要的矛盾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思想建设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教育党员,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

90余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我们党正是靠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才能够在极端困难的革命战争年代,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正是靠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我们党才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在理论上不断取得新成果;正是靠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在党和国家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事业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前进道路上遇到大的困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风波、国内外敌对势力借机制造思想混乱的时候,我们党才能更加注重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起到了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的重要作用;正是靠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我们党始终保持了先进性、纯洁性和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带领全国人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二)巩固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我们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较少,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要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大量吸收农民及其他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正是因为找到了思想建党这个法宝,才有效地克服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错误,才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坚强的工人阶级政党。

今天,我们的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这对党的建设首先是思想建设提出了特别严格的要求,使党的思想建设担负着特别艰巨复杂的任务。

当前,我们的党员队伍中存在着不少思想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一部分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的信奉不够坚定,理想信念淡薄甚至丧失,对党的前途与社会主义的命运信心不足;部分党员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还有一些党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事业观,民主法治观念淡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诸多因素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员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威信。

因此,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既是历史任务,也是现实要求。

(三)提高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贯彻,必须以党员的良好思想政治素质来保证。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前提,只有思想上的统一,才会有组织上的真正统一,只有从思想上启发和提高党员的觉悟,才能使党的组织始终保持纯洁、纪律严明,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党员思想建设,是我们党作风建设的关键。

党的优良作风,只能建立在党员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大公无私、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的基础上。

因此,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内容。

从思想上建党,关键是搞好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途径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开展正确积极的思想斗争,克服软弱涣散倾向。

早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就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结合起来。

当前,我们应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通过大规模的思想教育培训工作,促使党员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二、新时期加强党员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应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与时俱进地赋予新的内容。

(一)理论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解决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问题,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关键要突出学习重点。

要本着学精、学透、管用的原则,抓住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加强理论宣传教育。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

(二)核心价值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永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党员道德修养和实践的强大精神支柱,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成党员干部抵御各种腐蚀压力、保持清廉尽责的坚不可摧的牢固防线。

(三)传统教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注重伦理道德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包括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爱国爱民、恭敬有礼、谦虚和气、见义勇为、见利思义、知恩思报、清正廉洁、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修己慎独、敬业尽责、勤奋刻苦等传统美德。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将它们融入到理论学习、道德修养和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

(四)道德教育党员思想建设,同样需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重点抓好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等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着力抓好具体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一个道德整体。

党员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可能完全孤立单独的进行,需要跟其它几个方面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五)从政观教育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权力来自人民,要求权为民所用,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正确的利益观,要求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决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谋取个人特殊私利;正确的地位观,强调要把政治上的地位看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平台和条件,地位越高,任务越重,责任越大,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越要保持谦虚谨慎;正确的事业观,强调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是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一部分,要爱岗敬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而不是把工作仅仅看做谋取个人权力、金钱和地位的手段;正确的政绩观,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造福人民,而不是仅仅把政绩当做自己仕途升迁的资本,甚至为了一时的政绩不惜牺牲人民的福祉,损害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

从政观念同党员道德修养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还是利益观。

正确的利益观,是党员干部形成其它正确从政观念的前提。

要教育党员干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要加强学习科学发展观。

只有全面、深入、系统的学习,才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从内心真正认同发展着的马列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在根本上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先进的政治道德观;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为榜样,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严格按照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和现阶段干部职业道德要求去做。

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廉洁自律,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腐朽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各方面的诱惑。

在工作中,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同时,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力戒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生活中,做到作风正派、艰苦朴素、平等待人,不贪财、不近色、不追求享乐,以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现象影响社会、凝聚人心。

三、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人类社会已步入学习型的社会。

站在执政兴国的战略高度抓学习,在学习中把握时代趋势、推动事业发展,是关系到我们党执政水平的决定因素。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和向导。

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明确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这里讲的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都讲的是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的和根本的方面,向来是我们党和政府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和政府把经济建设当做中心工作,其它各项建设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不少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重视经济建设和其它跟经济紧密相关的工作的同时,对于思想建设的意义、作用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思想建设太虚太空,缺乏经济实效,因此,一手硬,一手软,轻视和放松了思想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