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
反映企业变现能力的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
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比例关系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一般表明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强。
同时,还要用流动比率去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如何。
一般要求企业的流动资产在清偿流动负债后,应能基本满足日常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要,但并不是流动比率越大越好。
因为,比率越大,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企业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比率过低,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较差。
流动比率一般要求在2∶1左右。
但各部门、各行业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生产周期不同,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并不一致,所以,要根据不同具体情况确定标准比率,作为考核的尺度。
(2)速动比率。
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项目中容易变现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总额比例关系的指标,被用来判断企业的支付能力。
速动比率很早就被用来作为流动比率的辅助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率。
速动比率一般以1∶1为好。
当然,实际工作中还应视各企业的情况和其他因素来判断。
流动负债减去速动资产的差额与企业流动负债之比,表明企业不能支付的流动负债危险有多大,称为企业血压。
什么是资本结构比率?反映企业财务风险和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哪些?资本结构比率是指债务、所有者权益和资产的相互关系。
它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长期偿债能力。
其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1)资产负债率。
它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
资产负债比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资产负债率,又称举债经营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支持能力的指标,是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晴雨表。
负债的比例越低,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得到保障的程度越高。
(2)产权比率(又叫债务股权比)。
它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该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该指标同时也可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它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产权比率高,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弱,产权比率低,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强。
(3)有形净值债务率。
它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的百分比。
有形净值是股东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净值,即股东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的净值。
其计算公式为:该指标实质上是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是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从长期偿债能力来讲,比率越低越好。
(4)已获利息倍数。
它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
只要已获利息倍数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否则相反。
什么是资产管理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财务指标有哪些?资产管理比率又称运营效率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效率的财务比率。
资产管理比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1)存货周转率。
它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它是指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
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其计算公式如下: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3)流动资产周转率。
它是销售收入与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
周转速度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等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4)总资产周转率。
它是资产平均总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公式中的“平均资产总额”为年初资产总额与年末资产总额的平均数。
该项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
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总之,各项资产的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经常和反映收益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
什么是收益比率?反映企业赚取利润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哪些?收益比率反映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都日益重视和关心企业的收益能力。
收益比率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和已获利息倍数。
(1)销售净利率。
它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从销售净利率的指标关系看,净利润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销售收入额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关系。
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销售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销售净利率可分解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
(2)销售毛利率。
它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其中,毛利是销售收入与销货成本的差。
其计算公式如下:销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产品或商品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利润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3)资产净利率。
它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把企业一定时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可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
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收节支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4)净值报酬率。
它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百分比,也叫股东权益报酬率。
其计算公式为:市公司三个重要企业财务指标的解读2010-04-29 清华领导力培训论文在线网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企业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
这三个企业财务指标用于判断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极大关注。
证券信息机构定期公布按照这三项企业财务指标高低排序的上市公司排行榜,可见其重要性。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企业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
这三个企业财务指标用于判断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极大关注。
证券信息机构定期公布按照这三项企业财务指标高低排序的上市公司排行榜,可见其重要性。
但笔者建议在使用这三个企业财务指标时要做一定的调整,尤其是在选择投资目标,以期寻找一个有真正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时。
以下就为什么要调整及如何调整逐一论述。
一、企业财务指标调整的原因:上市公司具有利润操纵的动机与行为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些企业财务指标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润操纵行为。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会计环境和经济环境,以论证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是否具有利益驱动。
(一)、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而进行利润操纵就中国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新股发行额都是“稀缺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只有尽量提高发行价格。
新股发行价格受到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15倍。
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发行市盈率若高于15倍一般很难获得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批准。
在发行市盈率为常量的情况下,要提高每股发行价格唯有在每股收益这个变量上做文章。
1996年以前计算发行市盈率的公式是:“发行市盈率=每股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年度预测的每股收益”,于是1996年以前发行新股的不少公司将盈利预测高估,其中少数公司盈利预测数远低于实际完成数。
针对上述情况,证券监管部门对计算发行市盈率的公式做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发行市盈率=每股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前三年平均每股收益”。
于是此后发行新股的公司多在历史数据上做文章。
有的公司把不能直接产生盈利的资产尽量剥离,以较低的费用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而使利润增加。
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由于受发行新股额度的限制,只能从原有总资产中剥离出一部分资产折股作为发起人股,对这部分资产的盈利能力只能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模拟,模拟计算的利润无须缴纳所得税,但却是制定发行价格的依据,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二)、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利润操纵大多数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能方便地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已有数万家,但其中只有数百家上市公司能够以向老股东配售新股的方式筹集资本。
因此许多人认为,如果失去了配股资格也就失去了公司上市的意义。
然而中国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配股资格有严格的要求:上市公司在配股的前三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三年中不得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记录。
而且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投资者往往认为该上市公司具有发展潜力。
于是在政府对配股行为的行政干预,上市公司自身发展对配股资金的需求,以及投资者简单的价值判断对上市公司形成了压力。
在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净资产收益率10%成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首要目标。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企业财务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位于10%~11%区间的上市公司很多,而净资产收益率位于9%~10%区间的几乎没有(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只要三年保持9%以上即可获准配股,因而属例外)。
(三)、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而进行利润操纵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中止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前已述及,公司取得发行额度且争取上市非常不易,公司上市后又被摘牌,不仅对股东而言是莫大的损失,而且公司丧失上市资格意味着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白白浪费。
上市公司往往认为股票被摘牌是对公司的最严厉的处罚,所以宁愿帐务处理上玩一些花样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也不愿意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被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