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分析法概论
填空题:
1.电磁辐射具有 波动性 和 微粒性 两个性质。
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400-760nm ,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 200-400nm ,红外光的波长范围是 0.76-1000um 。
3.波长越大,其频率越 低 ,波数越 低 ,能量越 低 。
计算:
1.1μm 波长的光线对应的波数、频率分别为多少?
41
48141611101*103*10/3*10()1*10cm cm
c m s s Hz m σλυλ----==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填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英文简写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吸收曲线纵坐标用表示,横坐标用表示。
选择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产生?
A 分子外层电子跃迁产生
B 原子的振动产生的
C 分子的转动产生的
D 原子外层电子跃迁产生
2电子能级间隔越小,电子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A 能量越高
B 波长越长
C 波数越大小
D 频率越高
3丙酮在乙烷中的紫外吸收λmax=279nm,ε=14.8,此吸收峰是由哪种跃迁引起的?()
A n → σ*
B σ→ σ*
C π→ π*
D n → π*
4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σ→ σ* ,π→ π*,n → σ*跃迁的化合物是()
A 氯仿
B 丙酮
C 1,3-丁二烯
D 甲醇
5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不变、增加B不变、减少
C增加、不变D减少、不变
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吸光能力很强
B 该物质浓度很大
C 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很长
D 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7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A 1/T=A
B lg1/T=A
C lgT=A
D lg1/A=T
8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守比尔定律。
当选用2.0 cm的比色皿时,测得透光率为T,当改用1.0cm 的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A 2T
B T/2
C T2
D T1/2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摩尔吸光系数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B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透光率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D透光率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10有一瓶看不到明显颜色的溶液,其与分光光度测定有关的正确说法是()
A不能进行光度分析
B显色后可进行光度分析
C光度分析灵敏度低
D无法判别是否能进行光度分析
11分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A 0.1-1.2
B 0.2-0.7
C 0.05-0.6
D 0.2-1.5
12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吸光体系会发生对Beer定律的偏离。
以下因素中与偏离Beer定律无关的是()A单色光谱带较宽
B分析体系颜色较浅
C有色物质具有互变异构体
D光路系统有散射光
1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朗伯—比尔定律只适于单色光
B 朗伯—比尔定律只适于平行光
C 紫外区应选择的光源是氘灯或氢灯
D Fe2+-邻二氮菲溶液为红色,测定是应该使用红光
14 某化合物在260nm有一吸收峰,应该选用何种光源和吸收池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
A 氘灯、玻璃吸收池
B 氘灯、石英吸收池
C 钨灯、玻璃吸收池
D 钨灯、石英吸收池
15用光学玻璃作成的吸收池()
A 只能用于紫外区
B 只能用于可见区
C 适用于紫外区及可见区
D 适用于中红外区
1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用石英作成的吸收池()
A只能用于紫外区
B 只能用于可见区
C 适用于紫外区及可见区
D 适用于中红外区
17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A 光源个数
B 单色器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单色器及吸收池个数
18双波长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A 光源个数
B 单色器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单色器及吸收池个数
简答:
1.简述电子跃迁的类型及其跃迁所需要能量的大小顺序。
2.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哪些种类电子跃迁产生的?每种跃迁所对应的吸收带是什么?
3.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合单色光?吸光度A与浓度c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在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时如何选定测定波长?
5.参比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计算
安络血的分子量为236,将其配成每100 mL含0.4962mg的溶液,盛于1cm的吸收池中,在λmax为355nm 处测得A为0.557,试求安络血的ε和1%
E
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