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素材运用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 颡sǎng似尧,其项类皋陶gāo yáo,其 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 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 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 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 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孔子听到笑着 说:“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就是 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 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 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孔子眼里, 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 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没有土地、 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 (《亲切随和的“大成至圣”》节选)
天 不 生 万仰缺失,丧失“坚持”品质的 主流社会,《孔子》依旧是在宣道。所以 电影中的孔子即便颠沛流离无处遁藏,也 依然坚持“岁寒而知松柏。”人只能在历 练中变得顽强,在风霜后看出本质。
51-54岁人生仕途辉煌期 55-68岁14年周游列国 颠沛流离
68-73岁 落叶归根 整理典籍 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 政事相询 终未重用 教授门徒 整理古代典籍文献 《春秋》《诗经》 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文化的传承。 68岁 妻子去世 69岁孔鲤去世 后来 最喜爱的弟子 颜回去世 子路身亡 对孔子的打击很大 73岁 孔子与世长辞 圣人洒泪而尽了。带着他的雄心去了。如蜡烛 最后一次耀眼的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 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 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武汉大学校训: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鲍鹏山 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55-68岁14年周游列国 颠沛流离
在这漫长坎坷的游说之路上,虽然诸侯国无一 纳其言,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孔 子仍然矢志不渝、坚持不懈。无论是在匡山身陷 重围,还是在陈地断粮五日,孔子依然弦歌授徒, 乐观积极,笑对万物。他亲自驾着时代的马车, 永远是那样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在颠 簸的路途上,孔子在不断的追寻。他是在寻找过 去的影子,寻找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 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但挽 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令人钦敬!
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 见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 他顿时 心凉如水。这衰弱的老人,他的多少雄心都 失败了,多少理想都破灭了。壮志不酬,眺 望茫茫无语的宇宙,他心事浩茫。人世渺小, 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 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 “逝者如斯夫!”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 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