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与文化

物理与文化


竹简
宣纸
印刷: 唐代时传到日 本,公元12世纪传到埃及, 14世纪传入欧洲,为欧洲 科学的兴起及文艺复兴运 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 件。
印刷术素材
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 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 制出来的,也有人推测,起源于一起炼丹中的意外事故。 宋朝时已有火药配制的方法的记载,不久流入欧洲。诺 贝尔是造炸药起家的,据说,他参考了中国古代火药的 配方。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
庄子名周,是公元前4世纪宋国人,他曾做过宋国的 地方小吏。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南游各国,探访古 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 楚国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做官, 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家 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到《易经》就是无极生 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 首先是“无中生有”。
庄子的“无中生有”理论,和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相似之处。大爆炸 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开始。在此以前(其实没有 什么以前),一切都是“无”。
然大悟,原来世间上根本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
了。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实际并不存在,因此,虽有高
超的沙龙的本领,也只能落得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一定要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无的放矢,为学习而学习,那么学
来的本领再好也是一钱不值的。
三、西方哲学对近代科学所起的促进作用
1.古希腊哲学家的贡献
在古希腊出现了许多哲学家及著名学派,他们的哲学 思想在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欧洲的哲学和科学 发展的影响很大。
以泰勒斯和赫拉克利特

为代表的学派。后者在欧洲

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统一

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
原理。“对立统一”的哲学直接影响黑格尔辩证法的建 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
中国哲学萌芽于宗教思想,从一开始便有泛神论或无神 论的特征。从多神论发展到泛神论,比一神论更接近无 神论。在中国,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作神。我国知 识分子历来是以无神论为自然观的基础,从文化视角研 究宗教。
印度和日本的哲学,与中国有同样特点,都不把神看作 凌驾与世界之上的统治者。
我国历史上是“政教分离”。 西方哲学是以神超越人类为特征的。 西方的宗教势力曾一度掌握国家政权。
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
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
敢沾,这样,只三天就活活饿死了。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对待可观事务,一定要坚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对象,应当用不同的方式
方法对待。否则,像鲁王那样,用供养自己的方法供
养海鸟,尽管主管愿望很好,也难免要失败。
➢ 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 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 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 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 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 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 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 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 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 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 了奇特的形象,具有 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 力。
——弗·培根
弗·培根
值得思考:当时中国曾是遥遥领先的航海强国,为 什么很快落后与欧洲了呢?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发生在 中国呢?
•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 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 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 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你对“李约瑟难题”是怎么看的?
§1.3 试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
一、哲学是什么?东西
方哲学的不同“开局”

想 者
Philosophia
Philo
Love for
Sophia Knowledge
思考一下:各种不同专业的人,为什么当他们读完博士时, 得到的头衔叫“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ia)?
•杀 龙 妙 计

朱萍漫是个很爱好学习的人,为了想学会一项特殊的本
领,他变卖了家产,带了钱粮到远方去拜支离益做老师,跟
他学杀龙技术。

转瞬三年,他学成回来。人家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
面兴奋地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踩
龙的尾巴,怎样从龙脊上开刀……指手划脚地表演给大家看。
大家都笑了,就问:"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 朱萍漫这才恍
老子的主要成就及影响
➢ 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例如名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 虽然他的作品中存在许多时代的局限,但是这部流传 两千多年的《道德经》,的确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 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
➢ 有人曾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 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圣经是传教士主动翻译的,这 部作品则是被许多民族欣赏而自行翻译的。
《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为 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可能参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者的 作品。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 遥游》、《大宗师》等。
漫 画 庄 子
台 湾 漫 画 家 蔡 志 忠
➢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
指南针:战国时期出现司南、勺形磁石,后发展为 指南针、罗盘,并于12世纪末传入欧洲。罗盘是航海的 重要工具。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它们改变了世界的整 个面貌和事物的状况。可以 说,没有哪一个王朝,没有 哪一个宗教派别,没有哪一 个伟人曾经对人类事务产生 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 影响。”
➢ 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 视为宇宙 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
➢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 归真。
➢ 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 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 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 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
2004年9月3日“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杨振宁“《易 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分析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的原因。
制度问题:科举制度,闭关锁国
从文化视角看:我过传统文化讲究“实用”,缺乏
科学探索,建立理论思维的动力。
从科学方法看:满足表面现象,虽有演绎法的萌芽,
但没有严格意义下的实验和归纳法。例如,只有“勾三 股四弦五”,却没有a2+b2=c2。
二、从《易经》到老庄和元气论
我国哲学萌芽于殷周时代的宗教思想,一开始带有 朴素辩正的特点。
1973年,长阳对立,物极必反”
太 极 图
老子
老子《道德经》,核心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炎 帝 图 片
黄帝内经图片
夏商周断代工程向全 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而熠 熠生辉的中华文明,也是 在中国科学家集体大协作 下奏出的科学精神、科学 态度和科学方法的一曲凯 歌。
夏商周断代-司母戊大鼎
二、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伟大贡献
造纸:蔡伦总结了当时尚处于雏形的造纸技术, 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原料造纸。
“原子说”学派,德谟克利特 的原子说在哲学史上意为重要。
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 多德三代人为代表的学派,尤 以后者著述最丰。他们关于运 动、天文学方法论等思想对哲
20世纪初的学术巨匠,是一批学贯中西的人 21世纪的大师,将出自那些文理兼通的人
欢 迎 走 进 物理与文化 课 堂
第一章 两种文化的历史演变
如果我们不了解过去,也就没有多少希望掌握未来。 ——J. 李约瑟
§1.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回眸——夏商周断代工程
地球上有史可考的古代文明发源地大体分布在两个 区域,一是地中海附近的希腊、埃及和两河流域,一是 在东方的中国和印度。
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 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
老子的籍贯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 厉乡曲仁里,鹿邑县境内仍有“老君台”遗址。
曾经做周朝的守藏吏,管理周朝的国家藏书。据说 孔子曾向他学习礼法。后西出函关,不知所终,幸被关 令尹喜叫住,留下千言《道德经》才放行。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他推崇 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 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 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 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道家对“无”非常看重。老子曾说:一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可是中间必 须空出来,才好安放车轴。中间空出来的地方,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可是正因 为那儿什么也没有,才有放置车轴的用处。一座房子中间必须留有空间,人才 能住进去。这个空间仿佛什么也没有,可是如果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空 间,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这个空间,使房子具有了人们建筑它时所要求的 功能。事实上,房子的功能就在这个“无”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