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详解显卡供电原理

详解显卡供电原理

详解显卡供电原理测试6800U SLI系统,平台采用某国内知名大厂生产的480W服务器电源。

开机、自检、进入桌面、运行软件都没有任何问题,但在3D测试过程中突然黑屏,系统自动重启之后连进入BIOS都花屏,最后发现SLI系统中一块主显卡已经烧毁。

或许您认为笔者是危言耸听, 480W的功率应付两块6800U显卡应该没啥问题,但它确实是因电源而烧毁,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无论CPU还是显示芯片,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那就是功耗。

如果显卡供电不足,那么在3D渲染时功耗过大导致电源不堪重负,轻则显卡的性能受制、超频能力受限,重则死机、黑屏、断电甚至烧毁显卡和电源。

要了解这些内容,必须从当今主流显卡的供电方案谈起……AGP供电特点分析——力不从心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加速图形端口是在PCI图形接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1997年问世以来就伴随着显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多年来经历了数次版本更新,虽然新一代的接班人PCIE 接口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经典的AGP接口依然宝刀未老,即便是顶级显卡也丝毫不敢马虎,为了考虑兼容性“脚踏两条船”的现象非常普遍。

主板AGP8X插槽显卡AGP8X接口AGP显卡的供电其实和内存/PCI扩展卡相同,都是从金手指的部分针脚处取电。

早期的显卡以及目前的中低端显卡都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供电方案,通过针脚上的几种输入电压来选择。

按照下图所示的最新AGP 3.0标准,简单将几者相加就知道AGP接口所能提供的最高功率为46W。

但46W这只是理论上的极限值,实际AGP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远达不到,AGP3.0(AGP8X)标准当中对几路供电针脚最大输入电流的做了严格的定义,下面逐一进行介绍:AGP接口各路输入详解:Vddq为显卡的输入输出接口供电,电压1.5V,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AGP电压,也可以称之为AGP总线的供电电压。

以超频为卖点的主板BIOS当中能够对AGP加压。

不过要注意对Vddq加压或许能够提高显卡超频(或者提高AGP频率)之后工作的稳定性,但是AGP的总输入功率并没有变化,因为功耗最大的显示芯片和显存并不是靠Vddq 供电。

3.3VAUX 是辅助电源,它的作用是让系统实现挂起模式,在显卡停止工作之时提供较小的电流让它能够迅速恢复工作状态。

不仅仅是AGP ,PCI/PCIE 等接口都需要3.3VAUX 的支持。

剩下的VCC3.3、VCC5和VCC12就是显卡的主力供电接口,三路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分别为6A、2A 和1A ,这其中+3.3V 是最主要的一路输入,+5V 和+12V 只是作为辅助,AGP 标准规定的最大输入功率并不是将这三者加起来的41.8W ,而是受实际条件的限制三路输入不能同时达到最大,总功率仅为25W 。

很显然25W 的功率捉襟见肘,别说现在的顶级显卡了,就连几年前的中高端产品都显得力不存心,因此为了加强AGP 接口的供电,AGP-PRO 接口诞生了。

AGP-PRO 接口,专为显卡供电设计:AGP-PRO 接口相对于普通AGP 来说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其设计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为了给显卡提供额外的电能。

另外AGP-PRO 标准还有些内容是对显卡散热所作的要求,这部分主要针对专业显卡来说,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AGP-PRO 在原有AGP 插槽的两侧进行延伸,多余的金手指就是专门的辅助供电接口。

可以看出AGP-PRO 插槽分为三段,中间的部分是标准的通用型AGP 插槽(相对于最普及的AGP8X 来说,中间没有隔挡),而首尾两端分别提供+3.3V 和+12V 的辅助供电电压,以满足高功耗的显卡或者专业作图卡所需。

所以说AGP-PRO 接口是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原有AGP 插槽的功能。

那么AGP-PRO 的供电能力有多强呢?AGP 自身能够提供25W ,再加上AGP-PRO 加长部分+12V 提供的110W 和+3.3V 提供的25W ,理论上最高总功率可达160W ,不过AGP-PRO 标准规定了110W 的上限,超过这个上限是不允许的。

110W 的输入功率的确非常强悍,应付现在最强的6800U 都没有问题,但由于兼容性、厂商支持度等各种原因,AGP-PRO 接口在民用级市场并没有流行起来,相关显卡非常少见,仅有部分高端主板上面才有“象征性”意义的AGP“长插槽”。

当然AGP本身规格落后也是不争的事实,在AGP-PRO成熟之时下一代的PCIE接口已经在筹划之中,因此AGP-PRO没能得到显卡和主板厂商的大力支持。

据笔者了解,民用级显卡当中使用了AGP-PRO接口的寥寥无几,只有苹果似乎对AGP-PRO 接口情有独钟,目前的顶级显卡都有苹果版的产品面世,下图就是苹果版的6800U和X800XT,作为目前最高档的显卡,AGP-PRO接口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无须外接电源:AGP-P RO接口虽然没有普及,但是中高端显卡的供电还是丝毫不容懈怠。

外接供电方式非常复杂,而且用户使用比较麻烦,但不存在兼容性问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笔者记忆中最早采用外接电源的显卡应该是ATI的R300(即Radeon 9700/9500系列),其实很早之前Voodoo 5500/6000显卡上就使用了外接电源的供电方式,当时芯片工艺较落后,双显示芯片显卡功耗很大,3dfx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软驱”辅助供电接口:Radeon 9700显卡首次在显示芯片上集成了8条渲染管线,再加上256bit的显存,功耗很大,AGP接口的供电苍白无力,因此在显卡PCB上集成了一个外接供电接口。

也可以说9700显卡是一个标志,此后所有的高端顶级显卡都需要外接电源辅助供电。

Radeon 9700显卡上的辅助供电接口和软驱的电源接口完全相同,因此只要将普通电源上多余的软驱输出接头插上就行了,兼容性方面做得比较好。

但是大部分电源只有一个软驱供电接头,所以一般都随卡附送一根D型口转两个软驱接口的转接线,以供软驱和显卡同时使用。

软驱供电接口的优势就在于接头体积小,集成在显卡PCB上占地面积小。

它能够提供+5V和+12V输出,对于9700/9500显卡来说,+5V输出的电流一般为2-3A,+12V不到1A,虽然总体功率并不算大,但外接电源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在启动时没有在显卡上接好辅助供电接头,开机时屏幕上就会显示如下信息,提示不连上供电接头就无法启动。

迄今为止使用软驱辅助供电接口的显卡主要有:Radeon 9700PRO/9700Radeon 9500PRO/9500(64MB/128Bit、128MB/128Bit、128MB/256Bit)少数特殊板型的9800SE“光驱”辅助供电接口:和ATI Radeon 9700同台竞技的显卡就是NVIDIA的GeForce FX 5800系列了,NV30雷声大雨点小可以说是个难产儿。

虽然5800现在看来非常失败,但是它却创下了数项纪录:夸张的“抽油烟机”散热器、额外占用一条PCI插槽、0.13微米制程高达500MHz核心频率、采用DDR2显存工作频率1GHz。

从这些恐怖的规格当中就可以看出5800的实力非同一般,不管性能如何,功耗绝对不能和9700相提并论!根据NVIDIA官方给出的数据,5800U的最大功耗达到了85W!NVIDIA在5800上使用了D型口作为显卡的辅助供电接口。

大家都知道电源一般都提供至少4个D型口,因此显卡上使用D型口明显要比软驱接口更加方便一点,只不过体积要稍微要大些。

虽然D 型口和软驱供电接口所能提供的电压都是+5V和+12V,但是从物理的角度来讲,D型口由于接口针脚的接触面积要比软驱接口大很多,因此能比软驱接口提供更大的电流输出,这正是D型辅助供电接口被普遍使用的原因。

NVIDIA的5800/5900系列显卡有个好处(也可以说坏处)就是不接辅助供电接口也能够正常开机并且使用,但在进入Win窗口后,系统将会弹出一个警示窗口,提醒你显卡当前的供电状态不稳定。

此时,显卡通过降低3D状态下的核心频率和减少VS和PS渲染的工作量来降低功耗,因此,虽然显卡仍然能够运行,但是速度会有明显下降。

就拿5950U显卡为例,有辅助供电的情况下3DMARK03测试成绩为6000多分,如果不接电源成绩仅为2000多分!而ATI方面R350核心的9800系列相比9700就是提高了核心/显存频率,所以功耗也增加了不少。

不过软驱辅助供电接头被“光驱”接头所取代,看来软驱供电接头的命运和软驱一样悲惨,连最后一点存在的价值也没有了^_^。

目前中高端AGP显卡基本上都使用D型口作为辅助供电接口。

PCIE供电特点分析——杯水车薪PCIE图形接口简介:PCI-Express是一种通用的总线规格,它由Intel所提倡和推广,其最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取代现有电脑系统内部的总线传输接口,这不只包括显示接口,还囊括了CPU、PCI、HDD、Network等多种应用接口。

对于显卡来说,AGP8X的理论带宽为2.1GB/s,而PCIE16X的采用将使这一数值提升到4GB/s,而且全双工、串行互联等技术使得PCIE具有AGP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显卡高速发展的现在,虽然目前还没能完发挥出PCIE接口的潜能,但PCIE取代AGP已经是毫无悬念!主板PCIE16X插槽显卡PCIE16X接口从右到左依次为AGP8X/PCIE16X/PCIE4X/PCIE2X/PCIE1X/PCI插槽PCIE接口供电:由于AGP的供电不足,导致显卡PCB供电模块的电路元件和布线非常复杂,成本大为增加,如果PCIE接口能够妥善解决显卡的供电,那么显卡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就会降低不少。

AGP-PRO没能取代AGP接口,那是因为技术上没有任何进步,而且兼容性问题导致主板和显卡厂商对它都不感冒。

而令人期待的PCIE16X取代AGP8X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磨练”PCIE 显卡终于被广为接受。

那么新一代的PCIE接口相比AGP在供电方面有没有改进呢?首先来看看PCIE16X 图形接口的金手指定义图:在插槽的最前端主要就是供电部分,五根+12V金手指、三根+3.3V金手指和一根+3.3V待机。

在供电电压的选择上面,PCIE的做法和AGP-PRO相同,都是主要靠+12V供电,去掉了+5V,保留+3.3V。

事实上PCIE平台所作的改变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那就是电源ATX接口变成了24Pin,相对于普通的20Pin接口多出来的4Pin是单独为PCIE插槽+12V和+3.3V供电的。

Intel当年P4的诞生带来了专为CPU供电的4Pin接头,而此次PCIE平台所带来的额外4Pin 可以说是专为PCIE显卡供电的(通过金手指),PCIE接口的供电确实要远强于AG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