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本的变迁.
中国出版科研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 向抽样调查”三次追踪调查表明,五年来全国国民 的读书率持续走低。今后,随着其他媒体将利用各 自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有限 的闲暇时间,全国国民的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阅读方式变迁带来的问题分析:
之二:社会风气浮躁
我国具有悠久的藏书和读书传统。但是这一 悠久的阅读传统正渐渐流失。
有人预言,人类正逐渐走进一种全新的 读书时代,那就是“读网时代”。
阅读方便快捷、互动性增强;阅读内容 更广泛;可以利用多媒体、超文本来全面 调动读者的阅读感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 利于提高阅读效果。
阅方式变迁带来的问题分析:
之一:图书阅读率走低
新兴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市场的分割,使得作为 传统阅读对象的书刊等纸质媒体的阅读率下降。
新阅读方式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二)重温阅读教学的价值,做好经典阅读示范 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认知,更要教会学
生思维,个性化、人格化的认知,创造性、策略性 的思维,诗意性、浪漫性的审美. 通过阅读教会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思 考生活.
新阅读方式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的注
视觉文本的变迁
与
阅读教学的发展
张永谊
图书阅读率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 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而狭义的 识字者阅读率为48.7%。在我国图书阅读者 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以城乡 户籍划分,2005年城镇居民的读书率为 58.8%,平均每人每年读6.4本书;农村居民 的读书率为43.0%,平均每人每年读3.3本书。 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 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
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
国民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
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我国 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上网 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 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 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两个问题
1、视觉文本的变迁带来的阅读方式与 阅读心理的变化
阅读习惯的转变,首先源于作为阅读 对象的文本的视觉化和网络化特征。
一方面,视觉文本和超文本形态飞速发展, 如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形象设计、视觉 表演、图文书、网络冲浪等景观充斥在我们周 围;另一方面,人们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数 字技术力图将原有的印刷文本转换为视觉文本、 电子网络文本,使印刷文字逐渐成为图像符号 的附庸和注释。
结论:人类的阅读因而进入了休闲时代、 读图时代和读网时代。
我们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
我们的阅读对象和阅读主体发生了 变化.
传统的阅读动机、阅读心理机制、 阅读性质、阅读效应、阅读价值,都 在悄悄的改变.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 播业面临一场变革.互联网逐渐成 为各类讯息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成 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急剧加 速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促使 视觉文化的进步.
具体表现
(1)“流行阅读”代替了“经典阅 读”。
(2)阅读进入“读图时代” (3)阅读进入“网络时代” (4)阅读进入“休闲时代” (5)“泛读”代替了“精读”。
网络阅读
文本的电子化、网络化带来了一种新型 阅读方式——网络阅读。在网络和电子文 本部分取代纸质文本之后,阅读的涵义不 仅仅是文字的阅读,还包括图像和声音的 接受。
阅读方式变迁带来的问题分析:
之五:给中学生阅读带来的潜在危机
阅读选择的混乱---网络资源的安全性
价值追求的盲目---获取信息的随意性
阅读兴趣的失范---文本阅读兴趣降低
娱乐、休闲、猎奇、浏览性阅读增多, 增长学识、涵养精神性阅读减少.
阅读教学的处境
1.阅读的功利性使阅读教学的 目标与价值追求错位.
意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进而产生积 极阅读的心理效应,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新阅读方式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四)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上好阅读指导课:
1)作品推荐课。2)方法指导课。 3)交流评论课。4)读书笔记辅导课等
注重方法引导
1)积累性阅读 ;2)理解性阅读 ;3)比较性阅读 4)扩展性阅读;5)评价性阅读
让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
学会选择——远离粗俗,亲近经典。
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质疑。
阅读的功利性阻碍学习型社会、学习型 国家、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的创建.
阅读方式变迁带来的问题分析:
之四:阅读的心理机制在发生变化
传统文本需要对词语理解、组织、 选择,进而思考、判断、归纳、想象,获得 感悟,丰富思想.
图象文本则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既 易于人们接受,又符合现代人快捷,休闲 的生活需求.
2.知识技能的操作性训练漠视 了阅读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
3.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价值的强 化,导致阅读教学的异化.
新阅读方式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 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观念转变: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 的促进者 学生-----由消极被动的阅读者转变为积极主动 的阅读者
2、阅读教学的生存状态与应对建议
关于阅读
阅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和社会现象。 从阅读史来看,文本作为人类阅读活动的客体和对 象,它的每一次变化对阅读都是一次冲击。
文字符号的变化 载体形式的变化 文本的通俗化 世纪之交文本的变化 文本的电子化、网络化 文本的多元化
图文本的风行
阅读的变化
读书风气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和道德风气 的反映,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 得安宁,减少浮躁气。
在如今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中,培养文本阅 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尤为重要。
阅读方式变迁带来的问题分析:
之三:阅读的功利倾向严重
人们阅读的功利性越来越突出,往往少了 传统意义上为了修身养性,进修提高而读书 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