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兵马俑作文之秦始皇兵马俑游记作文

兵马俑作文之秦始皇兵马俑游记作文

秦始皇兵马俑游记作文
【篇一:学生作文兵马俑游记】
秦始皇兵马俑游记
去年夏天,终于放暑假了。

闲得无聊,我拿起学校发的一本爱国主
义读书随便翻翻,看里面的一篇《秦始皇兵马俑的故事》爸爸说,
你这次成绩不错,为了奖励你,明天我们去兵马俑吧!哦,我太高
兴了,那可是闻名遐迩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啊!秦始皇兵马俑就是
一些捏的泥人吧?我问道。

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好好看看书,再从你网上查一下秦始皇兵马俑有关资料吧!我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第二天早上,爸爸妈妈和我,开着车出发了。

我的心情便异常
激动。

很快,我们的大巴便驶离了我们家,一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
不由得让我有一些瞌睡了,怎么还没有到啊?车又开了一个小时左右,开上了高速。

我们终于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

只见门口人头攒动,哇,人真多,南方人、黑人、黄头发高鼻子的外国人,还有很
多小日本....看得我眼花缭乱。

走过一条长长大街,两旁的都是一些
琳琅满目的玉石做出的纪念品,有很多一些小贩,他们还会说英语、日语呢!不过爸爸说,你可不要上当啊,你想提着一大袋的物品“负
重旅行”吧?我只好不加理会。

再往前走,是一处铺满青石条的高坡。

我们跟着一个旅游团队,听那漂亮的导游小姐给一群旅游团的人讲解:1972年的时候,有一位姓杨的老人给生产队打井........她讲得真好,我都入迷了。

爸爸说:“我们“蹭”一下导游吧,免费听一下讲解”我们一家就跟着他们不停地朝前走,一边走,一边听。

大概过了十
分钟以后,一座雄伟的大型博物馆才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好气派啊!陕西省博物
馆又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我盼望已久的兵
马俑一号坑,这是至今为止发掘最大最完整的兵马俑。

号坑长达一
千米左右,宽四百米左右。

我赶紧挤入人群,一个个威严高大的兵
马俑昂然站立在深达近十米的坑里,面容肃然平静,或面露笑意,
或端正祥和。

这样一支威武的军队,大概秦始皇实在割舍不下,所
以在死后也要继续指挥着他们征战吧!一我仔细地倾听着漂亮的导
游姐姐的解说,了解了很多关于兵马俑的逸闻趣事,原来我们三秦
大地到处是文物,到处有历史啊。

就连美国总统克林顿都来看过呢!还有很多中外元首都曾慕名而来。

我们还参观了二号坑和三号坑,
这些地方只对我们展示了部分的考古成果,还有许多未解的谜有待
于我们去探究。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浩瀚文明,真象一本厚重丰富无比的书籍,蕴涵着无数的神秘和精彩。

陕西,这片书写了泱泱中华厚重底
色的大地。

而秦始皇兵马俑,又是其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真是不虚
此行!
【篇二: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三:秦兵马俑游记】
秦兵马俑游记
我们于7月9日上午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秦兵马俑坑。

阴沉沉
的天终于开始稀稀落落地下起雨点,好在此地游览主要是在室内。

一进门,我们坐五块钱一位的电动游览车来到了秦兵马俑坑1号俑坑,我们跟着讲解员王导参观。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
东侧1500米处。

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
大奇迹。

这么大的一片陪葬坑是怎么被发现的呢?1974年春天,当
地的一个农民——老杨在地里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
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

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
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

进而发掘出作
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展厅是“铜车马展”。

进入展厅,只见里面陈列着
两坐铜车,一号铜车前驾为四匹铜马,双轮、单辕结构。

车舆右侧
有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

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
立一名铜御官俑。

导游为我们讲解说:“长方形的车舆,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该官俑高91厘米,此车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
所以乘车时是站立于车上。

据说一号车是为二号车开道和起保护作
用的,它的设计也是非常美观实用的。

圆伞可以随太阳的照射自由
调节角度,这样站立于伞下的人就不用担心雨淋日晒了。

” 二号铜车
马是四马鞍车,即可以坐乘的车。

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车舆上有椭圆形的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车舆内外绘有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

导游介绍说:“此车的
后半部分即主人乘坐的类似小屋子的地方,其设计相当于当今的空调,冬暖夏凉,旁边开有小窗户,前面开有小门窗,人在里面就像
现在的起居室一样自如。

” 导游的讲解:马车主要由青铜所铸,车、
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个别部件分开铸造后,再用嵌铸、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

马车的各种链条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伞盖的厚度仅0.1~0.4厘米,而面积却为
1.12和
2.3平方米,它是浑铸法一次铸出的,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窿形的铜件也非易事。

铜车马出土时破碎严重,一号车残破1338块,断口1459个,破洞61处;二号车残破1555片,断口1877个,破洞92处,所有部件几乎无一完整,大部分构件都有变形,并锈蚀严重。

经过近6年的修复工作,二号车与一号车才先后出现在游客面前。

听着导游娓娓道来,我不禁感慨秦代工匠的巧妙和工艺的精湛,脑海里也不禁浮现出秦始皇出游时的风光场面,秦陵铜车马真不愧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可以看出当时的青铜冶炼水平已经很高了。

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l6米,宽62米,面积l3260平方米,应该是最有魅力的景观了,也是现时开发出最完整的一个坑。

计有陶俑陶马六千余件,形同真人真马,已挖出一千余件。

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

东端是三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七十件,共计二百一十件,为军阵的前锋。

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三十八列纵队,每路长一百八十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

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一百八十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

西端有三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

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

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

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保存的还算完好。

二号坑东西124长米,宽98米,面积为六千平方米。

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

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

呈凹字形,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
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件,木质战车十八辆,陶马一百多匹。

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七千件,战车一百辆,战马一百匹。

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
见两千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

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

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

参观完这些,我们还见到了发现秦兵马俑的传奇老人——老杨。

他正低头擦拭眼镜,后边墙上挂着克林顿接见他的巨幅照片,前边桌上摆着谢绝合影的桌牌。

我看着少了几丝乡土气息的儒雅老人,不禁感叹:当初因发现兵马俑而得过七角八分钱奖励的老人、因大字不识而用按手印或画圆圈代替签名的老人,现在成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名誉馆长,这是何等的不易啊!讲解员王导说:“楚霸王项羽火烧咸阳城、杀戮秦宗室时”我身边的朋友不禁恨恨地说到:“这个项羽,要是没有他,现在兵马俑不知该壮观多少倍!”是啊,要不是项羽的贪心和复仇,这个地下王宫便会让后人们更直接地感觉到秦始皇当时雄霸四方的野心和威风了。

看完了兵马俑,深有感触。

庄严的兵马俑伫立在我的眼前,它经过了多少的风风雨雨,铸造了它坚忍不拔的身躯,让我深深佩服那些铸造兵马俑的人,正是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奇迹,也正是他们让我们领略到中国的过去是非常繁荣的。

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为什么世界的人都知道兵马俑?就是因为兵马俑是我们中国历史文化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不朽的化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