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PPT课件
试验名称
药 物 年份
4S 二级预防
辛伐他汀 1994
LIPID 二级预防
普伐他汀 1998
CARE 二级预防
普伐他汀 1996
HPS 二级预防
辛伐他汀 2002
WOSCOPS 普伐他汀 1996 一 级预防
胆固醇试验协作组
LDL-C每下降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变化
治疗组
对照组
(n=45002) (n=45054)
LDL-C<2.08mmol/l(80mg/dl) █ FG<6.0mmol/l(110mg/dl),HbA1C<6.5% █ 极高危者(多种危险因素、或严重危险因素控制较
差、MBS、ACS等):LDL-C<1.8mmol/l(70mg/dl)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 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 2007年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 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病预防 •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预防 •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预防 • 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病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中日友好医院 柯元南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 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 2007年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 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病预防 •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预防 •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预防 • 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病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 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 2007年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 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病预防 •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预防 •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预防 • 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病预防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2002年)
高血压 1.6亿
血脂异常 1.6亿
超重
2.0亿
肥胖
0.6亿
糖尿病 0.2亿
吸烟
3.5亿
我国冠心病调查
新发心肌梗死
50 万/
年
现患心肌梗死
200 万
心力衰竭
400
万
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
(2003年卫生部资料)
慢性病患病率 高血压 脑血管病 缺血性心脏病
123.0‰ 26.2‰
不同时期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
时
期
1982-1984
1992-1994
1998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高胆固醇血症 患病率(年龄标化)%
17.6 19.2 24.0
27.1 33.1
31.7
高脂血症的三率
(2004 年我国10省市35-74岁成人调查)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TC≥200mg/dl TC≥240mg/dl
█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延缓斑块进展
使斑块有一定程度消退
降脂达标
• 降脂目标是根据危险度分层和循证证据制定的 • 高危病人需要更严格的降脂目标 • 现有的降脂目标已经权衡了费-效比和获益-风险比 • 更积极的降脂目标目前还没有循证证据
如何使LDL-C达标
• 首选他汀类 • 从小剂量或常规剂量开始,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CK • 小剂量或常规剂量不同作用机制的降脂药联合用药(如他汀和依折麦布) • 尽量避免大剂量他汀(如阿托伐他汀80mg/d,或辛伐他汀80mg/d) • 注意他汀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所有主要冠脉事件Biblioteka 7.4%9.8 %RR(CI)
0.77(0.74-0.80)
冠脉血运重建
5.8%
7.6%
0.76(0.73-0.80)
所有卒中
3.0%
3.7%
0.83(0.78-0.88 )
所有主要血管事件 14.1%
17.8%
0.79(0.77-0.81)
他汀的多效性
•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抑制血小板聚集
男 8.8 女 7.5
男 21.3 女 18.1
3.5 3.4
14.0 11.6
1.9 1.5 11.3 9.5
LDL-C≥130mg/dl 男 10.2
4.7
3.0
女 8.9
4.6
2.5
LDL-C≥160mg/dl 男 21.8
女 19.8
15.6 13.9
12.1 11.0
来自血脂控制的证据
降低TC和LDL-C可以大幅度降低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人的血脂异常
• LDL-C可正常或升高 • TG明显增高 • HDL-C降低 • sdLDL-C增高
(糖尿病人的血脂异常更易致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人血脂异常的处理
• 纠正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健康人群的一般特点
035140530
• 0 不吸烟 • 3 每天步行3公里或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5 健康饮食,每天摄入多份水果和蔬菜 • 140 血压低于140/90mmHg • 5 总胆固醇<5mmol/l • 3 LDL-C<3mmol/l • 0 没有超重和糖尿病(BMI<25kg/m2,没有中心
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病预防
• 高脂血症,特别是TC和LDL-C升高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LDL-C升高1mmol/l,可使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增加36% • 男性中,41%的冠心病可归因于LDL-C ≥2.6mmol/l
中国男性和女性血脂水平
(1991年-2002年)
血总胆固醇升高了 40mg/dl
心血管病预防的目标
• 帮助心血管病低危者终生维持 低危状态
• 帮助总体心血管病危险升高的 人群降低危险,达到健康人群 拥有的特点
已有明确心血管病或糖尿病者 的预防控制目标
• 血压<130/80mmHg • TC<4.5mmol/l(175mg/dl),如果可能,最好
TC<4.0mmol/l(155mg/dl) • LDL-C<2.6mmol/l(100mg/dl),如果可能,最好
6.6‰ 4.6‰
预防为主
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 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 2007年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 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病预防 •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预防 •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预防 • 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病预防
2007年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 心血管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可改变的生理和生化因素强烈相关(如血压、 血脂、血糖等)
型肥胖,血糖<6mmol/l)
需要优先考虑预防的高危人群
• 已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二级预防); • 虽然没有心血管病,但有以下高危情况(一级预防):
-有多个危险因素,总体心血管危险增加(心血管死亡危 险10年≥5%); -2型或1型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 -个别危险因素异常增高(尤其与终末器官损害相关联时) █ 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或极高危人群的近亲 亲属(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