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结构的五要素
汉字书法的风格因字、因体、因人而异,探究其奥妙,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不过从艺术观点上看,也还是有其大致标准的。
合乎这些标准的则为美,不合乎的则为丑。
这样的标准可以说是有共同性的,即书法的结构五要素。
其一、匀称。
我国文字的点画有宽窄、偏正、疏密、肥瘦等不同。
不过书法上一般是力求结构上的匀称。
其二、平正。
书法要美,结构首先必须平正。
不过因为书体不同,动静平正也是有差别的。
其三、连贯。
即一个字间的点画,或者一行、一幅字之间的各个气势连接而不松散、不间断。
集数个点画构成一字,集多字构成一行,集多行组成一幅。
如果不连贯,就像乱草一堆,散乱无章,气势全无。
汉字书法中点画间的连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连贯,有的有形,有的无形。
篆书、隶书、楷书三种字体点画虽自为起止不过也互相照应,连成一体,这就是无形的连贯。
而草书、行书、草书三种字体,点画之间勾搭缠绕,似断还连,这边是有形的连贯。
其四、参差。
书法的结构虽然讲究匀称、平正、连贯,不过如果过于平正、匀称则显得呆板;过于连贯便显得凝滞而缺乏生气。
其五、飞动。
书法本来就是取象于自然,讲究的是生气,即使是匀称、平正、连贯、参差四中要素都已齐备,可是如果缺乏飞动之势就成了死框框,没有动人的生气。
那生气是如何而来呢?必须用生动的点画表现出来。
一定要做到“心存造化,意在笔前”;久而久之,
达到心精手熟的地步,自然会生出气势飞动之态,书法便显得生气涌出了。
篆书的结构首要的是平正,其次为匀称;再次为连贯、参差,最后才是飞动。
草书的结构首要是飞动,其次是参差,再次是连贯、匀称,最后是平正。
楷书、行书的结构,这五种要素要等量齐观。
不过楷书稍微偏于静,行书偏于动;隶书介乎篆书、楷书之间;而章草则介乎于行书、草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