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集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一章主要介绍了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英、美两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以及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古典管理思想的初步形成和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

本章的基本内容:《管理思想史》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四部分内容:一是关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正如恩格斯所说:“分工、动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的3个伟大的杠杆。

”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

由此,古典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了。

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出版了,他论述了工人由于重复操作而使作业动作更为灵巧。

他还提出了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分工问题。

关于机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问题,他指出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不会使工人失业,反而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

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和经济自由的思想。

大卫·李嘉图是19世纪初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的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在经济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并由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关系在分配领域中的经济表现。

二是英国工业革命后管理思想的延伸安德鲁·尤尔(Ure.Andrew,1778—1857)是管理教育的先驱,许多工厂的管理人员都是尤尔的学生。

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制造业的哲学》。

他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有三种有机系统:第一是机械系统,指生产的技术和过程。

第二是道德系统,指工厂中的人事方面。

第三是商业系统,指工厂企业通过销售和筹措资金来维持生存。

尤尔把企业有机地划分为几个系统,是一种早期的系统思想的反映,对后来的管理思想家们有很大的影响,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亨利·法约尔的一些思想即来源于此。

查尔斯·巴比奇(Babbage.Charles,1792—1871)是英国的数学家、发明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巴比奇在管理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名著《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于1832年出版。

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他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在劳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

威廉·杰文斯(Jevons.William,1835—1882)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把数学方法引进经济学,在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原理》。

他在管理思想方面有和大贡献,杰文斯是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比泰勒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类似的研究实验早10年;他进行了初步的工时研究和动作研究,使一个工人能每日或每周做的工作量为最大,但又能使他恢复全部疲劳;在劳资关系方面,杰文斯号召工人和管理当局合作,主张工业合伙,包括利润分享和职工拥有股票,认为这是解决分歧和消除罢工的较好方法。

三是关于美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工业革命晚于英国半个世纪,它几乎是在一片空白的土地上开展起来的。

工业化开始之前,美国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英国及欧洲需要的粮食和其他农业原料。

绝大部分工业处于手工业生产阶段,大多数制造品依赖从英国进口。

政治前提: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工业化问题很快提上议事日程。

国际环境:美国远离动乱的欧洲,南北有弱国为邻,东西有两大洋保护,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使美国有可能长期保持和平安定局面,较少遭受战争破坏,有助于工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条件打着中立国的旗号,利用欧洲战争,坐收渔翁之利。

资本积累:美国工业革命所需资金有以下几个来源:第一是奴隶贸易;第二是掠夺印地安人的土地;第三是西部土地投机;第四是联邦政府偿还国债的政策。

美国还有一个潜在的广阔的国内市场,西部处女地不断地吸引着移民前往开垦,而西部的开发就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劳动力: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外国移民源源不断地涌进美国,为美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据统计,1790—1860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达500万人。

其中不少人是熟练的手工业者,美国第一架水力纺纱机就是英国人斯莱特制造的。

契机:1807年的禁运法案和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是美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契机。

在此期间,海外贸易受到限制,工艺品必须自己制造,于是早期棉纺织业、制造棉毛纺织品、铁器、五金器具及其他日用品的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1859年,美国造船、机车、农机三项产值达3600万美元。

铁路的发展推动了管理的进步。

由于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美国的工业革命进展得特别迅速,很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

四是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1.丹尼尔·克雷格·麦卡勒姆(Mccallum.Daniel C. 1815—1878)出生于苏格兰,1822年来到美国。

先后担任纽约—伊利铁路公司分公司的监工和伊利公司总监。

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麦卡勒姆认为:良好的管理是要以严格的纪律、具体和详细的职务说明、经常准确地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根据成绩确定工资和提升、明确上下级权力层次以及在整个组织机构中贯彻个人责任和下级对上级报告的责任等为基础的。

麦卡勒姆的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

麦卡勒姆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措施,体现了授权原则、责任制、报告控制系统等,这在100多年前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二是制定了十分严密的组织细则来保证制度的实施。

2.亨利·普尔(Poor.Henry,1812—1905)的一生正值美国铁路事业从无到有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代,他在1849—1862年间长期担任《美国铁路杂志》的主编。

普尔是麦卡勒姆在伊利公司进行改革的最有力的支持者,麦卡勒姆的成果之所以取得巨大的影响也应归功于普尔和他的杂志。

普尔在管理方面的主张是:建立一种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注意到企业中人的因素。

亨利·普尔透彻地研究了更广泛的管理及其环境的问题,他在泰勒之前就提出了管理制度问题,在梅奥之前提出了承认人的因素的问题,在阿吉里斯之前提出了消除正式组织中僵化的领导作风问题。

他是早期管理思想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3.亨利·汤(Towne.Henry,1844—1924)是美国的工程师和管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

他于1868年与人合伙创办耶尔—汤制造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达48年。

他有多种管理方面的著作,在管理思想上和泰勒有着极为相似的认识,强调管理的重要性;支持并推广科学管理运动;提出了一种激励职工的收益分享制度。

4.梅特卡夫(Metcalfe.Henry,1847—1917)是从事军工企业管理的美国军官,他意志坚定,对工作要求严格,在管理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885年,梅特卡夫的代表作《制造业的成本和公营及私营工厂的管理》一书出版,该书被人誉为管理科学领域中具有开创性的著作。

他在接管了法兰克福兵工厂后,发现该厂采用的传统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效率很低,并造成巨大浪费。

于是他在1881年实行了一套新的控制制度,即使用卡片来加强车间内各个工种的协调和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卡片把劳动控制、成本控制和工厂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创举。

5.哈尔西(Halsey.Frederick A,1856—1935)是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在工资和奖金制度上有重要的贡献。

1891年,他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上宣读了论文《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这篇论文是他在管理方面的最重要的著作。

哈尔西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奖金方案:以工人目前的产量作为标准产量,以工人目前所花费的生产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工人如果提前完成了工作,则把所节省时间的收益按一定比率(约为正常工资率的1/3或1/2)发给工人作为奖金,其余归雇主。

哈尔西认为自己的方案①简单易行。

②工人基本工资有了保证。

③消除了平均主义。

④提高了的收益由工人和雇主共享,促进了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减少了劳资纠纷。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在英、美等国曾经广泛采用,被当时誉为工资报酬制度的一种创新,他同泰勒的计件工资制一起成为以后多种工资方案的参考模式。

6.史密斯(Smith.Oberlin,1840—1926 )是美国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最早的成员之一,并于1890年担任了该学会的第九任主席。

史密斯同汤一起促使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成员研究管理问题,对美国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管理制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泰勒认为他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史密斯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套有关机械零件的术语和记忆符号的系统及其有关原则。

1881年,史密斯出版了《机械零件术语》一书,提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符合系统的三条原则:第一,区别性。

同一工厂中的各种机器的零件能相互区别。

第二,记忆性。

术语和符号应使人便于想起所表示的是机器中的哪一种零件。

第三,简明性。

术语和符号应简单明确。

这三条原则对以后的所有术语系统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一)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的论述亚当·斯密的著作涉及到许多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

他以大头针的制造为例,论述了劳动分工及其经济效果,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很快地提高;第二,分工可以使某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可以减少从一项工种转到另一项工种所失去的时间;第三,分工可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经常改革劳动工具和发明机器。

(二)查尔斯·巴比奇的管理思想查尔斯·巴比奇的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1.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这与对作业的科学而系统的研究方法很类似。

观察者用利用一种事先印好的标准提问表,表中的内容包括:生产所用的材料,正常的耗费,工具,价格,最终市场,工人工资,工作周期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