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引言在市场运营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寻求客户的需要并进行满足是市场运营的基本原理。
在这一背景下,衍生金融工具开始出现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市场中操作运营的衍生金融工具已经多达上千种,这一数字还在随着经济的上行,呈现出上升态势。
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性。
因此,探究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成因及对策,对于促进衍生金融工具今后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概述目前,在学术领域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内涵并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中西之间关于衍生金融工具概念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我国的学者在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界定的时候,主要强调其运作的方式,例如,衍生金融工具通过市场行情的变化来来进行预测与分析,从而通过一定的保证金的支付或者合约的交换来完成约定的交易。
在市场发展的进程中,由于主客观等因素的影响,风险会在一定程度的存在,衍生金融工具在实际的操作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的操作过程当中,会存在着由于判断的失误或者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企业的投资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
这种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处于一个高发的态势。
这种风险的存在会严重地影响着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会给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领域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特性(一)风险损失金额巨大风险发生是市场在运营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但是,从风险造成的损失来看,衍生金融工具所造成的损失是极为巨大的。
例如,由于美国巴林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运作的过程当中操作不当,导致数以百亿美元的金融损失。
除了在经济层面的损失之外,客户及投资者对衍生金融工具及相关产品投资信心的下降则是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为衍生金融工具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投资者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运营机制的信赖和依托。
一旦这种最基础的依附关系不复存在,那么整个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将会进入死胡同。
(二)隐蔽性从衍生金融工具的运作模式可以看出,它是以客户的具体需求为导向的,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无论是交易的环境还是交易的主体都存在着一定的虚拟性。
一些衍生金融产品的操作者,为了更好地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行情进行评估和判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会借助一定的技术方式和手段来提高操作的隐秘性。
在加之,衍生金融工具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交易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完善,很容易出现相关信息的造假从而增加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运作风险。
(三)复杂性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市场交易环境的复杂性及市场交易主体的不可控性。
金融市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针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讲,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中的相关因素。
在交易环境中,影响交易安全的因素是多元的,并且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环境之中。
当前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由于企业间各个链条链接的日益紧密,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了一定的连带性。
当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环节出现了比较大的风险危机,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都会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市场合作体系不断联系的当下,某一行业的风险也会对整个市场的运营产生冲击。
这种冲击如果比较大的话,就可能演化为一种比较大的经济危机。
(四)影响范围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影响的范围本来就比较广泛,一个地区的衍生金融市场的波动或者危机,会对整个行业,乃至世界上其它的存在金融贸易往来的关系组织及个体都产生影响。
一旦这种波动或者危机超过了市场所能调节的阈值,那么极有可能会演变为一种金融海啸或者是较大规模及范围的金融危机。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成因造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来讲,有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一些原因,也有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运作环境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说:(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在风险因素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在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衍生金融工具运作主体,在控制制度、从业人员素质、预警机制等方面。
首先,在很多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制度的相关条文和规定并没有通过书面的形式来进行落实和执行。
因为制度方面的不足,在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相关制度的执行中,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主观性过于浓重的色彩。
其次,衍生金融工具在人员数量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专业素质的不到位,都是当前一些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目前一些职工队伍思想动态相对懈怠,缺乏危机意识。
同时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财务体系的培训,导致职工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理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不清,认识不到位。
这种风险中的人为因素是其今后发展中所遭遇危机的重要表现。
虽然在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数量上,我国在培养规模层面的优势已经逐渐的凸显。
当前,在企业的日常发展中,缺乏一个较为有效的发展思路,从而将衍生金融工具管理从业人员的审核、录用及提拔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来进行对待。
这就导致了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执行阶段,由于自身素质不达标而导致了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局面很难实现一个质的的提升与飞跃。
最后,衍生金融工具运营预警机制的不完善。
衍生金融工具运营必须建立在基本安全预警基础上,才会在此后的成长中,迸发出更大的生命力。
但是,由于企业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观念及机制,这就造成了企业在遭遇重大的危机时,无法通过相应的措施与预案来将其所造成的企业发展损失降到一个比较可控的阈值范围之内。
特别是针对一些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上市企业来说,预警机制的不完善是其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诸多因子中,来自环境中的不可控的因素是产生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环境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单从企业发展来言,其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等。
在市场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是市场的供需关系的变化。
在社会环境上,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及周遭的法制体系。
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会遇到一些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等。
总之,这些客观存在的环境,在一定的角度都会转化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中要的有利或者不利的因素。
衍生金融工具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其运营与发展的环境层面。
当前,衍生金融工具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中的比重正在不断地提升,但是配套的法律和监管法规并没有很好的完善。
这种准则及标准层面的不统一,也是导致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系数增加的重要的外部因素。
从衍生交易工具的本质来看,它带有一定的投机性质。
但是,衍生金融工具并不是独立于传统的金融工具而存在的,它必须依附于传统的金融工具而存在。
总之,金融衍生工具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在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的同时,由于主客观等因素而造成的风险也是其今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
四、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防范的会计对策(一)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防范机制中,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完善,可以很好地避免操作层面的风险。
作为企业的负责人确保职工分工明确,避免一人多职,形成了有效的内部牵制;企业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搞好财务数据分析,使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防范处在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中,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取得更好地效益。
在当前内部会计控制行业水平的提升,行业的监管和企业个体发展利益的维护等层面还处在一个较为缓慢的发展和成长阶段。
企业要结合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新的不足等方面来进行制度层面的补充和完善。
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推行,今后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应对和解决。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预警机制从预警的层面来看,企业的内部会计预警机制涉及客户切身的经济的利益,加强风险预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财务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确保企业财务运行的顺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而提到了议事日程。
在上文中,笔者重点分析了当前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防范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风险预警制度的不完善。
这种调整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将其的内部控制诉求和相应的发展的制度进行一定的契合。
企业需要在制度落实和铺开的进程中,不断的进行磨合,调整最终到达一个较为完整和完善的状态。
在面对复杂的市场发展形势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让自身的风险预警制度与时代和市场的变化同步。
但是,在企业进行风险预警制度的调整和发展中,其基本原则和底线还是要保证其基本的一致性的。
只有将其制度原则进行严格的贯彻和落实,企业在进行未来市场的适应性的调整和改善中,才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动力。
在企业不断朝向国际市场的发展进程当中,企业的预警机制,在很大层面上发挥了护身符的作用。
(三)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任何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防控工作在具体的执行阶段都离不开人才的参与,即使在现代计算技术的操作和辅助下,会计人员所发挥的价值和功能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在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防控的具体实操阶段,会计人员的水平在很大层面上会影响并且决定着这一工作的运营秩序和运营效果。
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防控制度的推行进程中,一方面,需要从相关的会计人员入手,将他们的基本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与其要践行的相关的责任进行匹配。
另一方面,只有每一个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从自己的工作岗位入手,将自己所应该践行的职责进行落实,那么整个财务管理则是一个轻松的事情,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效果才会具有更大是张力和价值。
(四)加大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在进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保证企业财务相关部门在进行职责的履行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从而避免因为过多的干涉,最终导致企业在推进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防范的诸多环节中,遭遇到重重的阻力。
这一问题的出现时今天在很多企业日常的运营和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共有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财务管理机构所拥有的独立的行使职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是绝对的。
只有将这种独立的权力和必要的外在监管进行一定的匹配,在一线的执行阶段所得到的助力才会更多。
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为了有效的避免所谓的行业内部的监守自盗,可以通过有效地系统外的方式,来对当下的对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管。
(五)完善良好的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环境首先,从理论层面进行完善。
目前,我国在金融衍生工具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与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领域,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
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的理论工作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基础理论的构建与完善上,而忽视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市场与社会效能。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每年有大量的金融专业的学生毕业,在企业一线的日常管理中却很难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管理需求进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