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罗技术将在两三年内被彻底取代
发布日期:2006-08-11 浏览次数:109 关注:加关注
核心提示:达克罗技术将在两三年内被彻底取代
现在,锌铬涂层(达克罗)还被我国的一些人称为当今世界表面处理的高新技术,是什么国际表面处理行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产品。
听起来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如果在10年前称锌铬涂层(达克罗)为革命性的高新技术,也许还能唬些人,但今天的锌铬涂层(达克罗)不仅早已褪下了高新技术的光环,而且,它很可能在两三年内寿终正寝。
因此,是到了让锌铬涂层(达克罗)走下神坛的时候了。
锌铬涂层(达克罗)问世已经50年了,它今天如果还能被称为高新技术,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那一定是空前绝后的奇迹。
但事实并非如此,从2 0世纪50年代问世,锌铬涂层(达克罗)作为美国军方专利被保密了整整20年;20世纪70年代,锌铬涂层(达克罗)解密后开始转入民用,最初是由美国、法国和日本的三家公司分享这一技术,不久日本成为这一技术的惟一持有者。
如果它真是前途无量的高新技术,为什么对技术十分重视的美国和法国会如此轻易地放弃呢?它的答案可以在我国找到线索。
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从日本引进了这一技术。
按理说,作为技术的源头,日本的锌铬涂层(达克罗)工艺技术在我国应该是技高一筹、无人能比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日本的锌铬涂层(达克罗)工艺技术在我国仅处在中上水平,我国自己研制的锌铬涂层产品不少都达到甚至超过了日本。
谁都知道,我国的开发能力是无法与日本相比的,为什么在这里会轻而易举地超过日本呢?答案只有一个,日本根本就没有费力气提高锌铬涂层(达克罗)的性能水平。
这就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对锌铬涂层(达克罗)这个所谓的高新技术,美国、法国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而日本则在其开发研究上采取了不作为的态度。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锌铬涂层(达克罗)早就被美国、法国和日本确定为没有研究开发的价值了,日本之所以还没有舍弃它,只是因为希望能从它身上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在工业发达国家,锌铬涂层(达克罗)已经是一个失去了生命力的产品,没有再挖掘的价值了。
说它是高新技术实在是我国一些企业的故步自封、自吹自擂罢了。
锌铬涂层(达克罗)之所以没有研究开发价值了,是因为它离不开铬。
而铬污染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世界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中,锌铬涂层(达克罗)正在逐渐被从各个应用领域中淘汰出去。
在汽车防腐领域已经开始了这一淘汰进程,欧洲2000/53/EG中规定,从2003年7月1日起,在欧洲生产和销售的每辆汽车上的防腐涂层中,六价铬的含量不得超过2克,宝马、福特、大众、通用、沃尔沃等汽车公司也都相应制订和执行了无铬涂层的技术标准。
随之而来的是电子电器领域,2003年2月13日,欧盟官方公报公布了《废旧电气电子电器(WEEE)》指令(2002/96/EC)和《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RoHS)指令(2002/95/EC),从2006年7月1日起在电器的金属防腐蚀涂层中禁止使用六价铬。
目前,发达国家都已严格禁止在本土进行锌铬涂层(达克罗)的生产和涂覆加工;有些非用锌铬涂层(达克罗)处理不可的零部件,也都移到我国等一些控制污染还不严格的国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进口。
在这一趋势面前,我国也正在加快锌铬涂层(达克罗)的限制步伐,据悉,
最近,我国政府基本确定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内容,其中明确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销售的所有电子信息产品都不得
含有包括六价铬等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
由此看来,锌铬涂层(达克罗)的丧钟已经敲响,它只有两三年的寿命了。
在这一大趋势下,我国当今形成的盲目的锌铬涂层(达克罗)开发热潮实在不合时宜。
许多企业、许多科研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锌铬涂层(达克罗)的研究,这不仅仅是财物上的浪费,而且更主要的是我们可能因此丢掉宝贵的时间和机遇。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00余条左右的锌铬涂层(达克罗)涂覆加工线。
在锌铬涂层(达克罗)寿终正寝后,它们还没有失去应用价值,还可以用来涂覆加工锌铬涂层(达克罗)的替代技术——无铬锌铝涂层。
这对我国的无铬进程创造了必要的产业基础。
可以预计,具有生命力的高新技术——无铬锌铝涂层的兴起,会比锌铬涂层(达克罗)的消亡还要来得迅速。
5 达克罗的不足
达克罗工艺同其它金属表面防腐工艺一样,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3]主要表现在其涂层
的耐划伤性不好,涂覆好的标准件在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常发现标准件的螺牙处出现点蚀,须
在涂覆后作进一步子的处理才行。
另外,达克罗涂层耐酸耐碱性差,例如预见埋在混凝土中的工
件,由于受到来自混凝土碱性液的侵蚀而锈蚀。
涂层本身含有铬离子,在烧结固化时,涂层中的
三价铬不会全部转化成六价铬,所以达克罗不适用于食品等行业的金属零件的表面防腐处理。
6达克罗的标准
随着达克罗在世界各国的流行,各国除了制定了国家标准外,不少汽车公司还制定了有关
达克罗的公司标准(参见下表),我国在2002年也发布并实施了相关的标准,标准号为
GB/T18684-2002,(需要者可与本文作者联系)标准的建立,给生产者和用户指导生产,检验产
品带来了方便,有了可以参照的依据。
表一:与达克罗有关的标准
American Motors Corporation (美国通用) GM6173-M
Jeep Corporation (美国通用) GM6173-M
Chrysier Corporation (克莱斯勒) PS-5873
Ford Mortor Company(福特)ESA-M21P-A1,2or3
美国国家标准FF-N-105B
NISSAN MOTOR CO. (日本尼桑)NES M 4052
TOYOTA MOTOR CO. (日本丰田)TS H 7700
HONDA MOTOR CO. (日本丰田)HES D 2008 日本国家标准JDIS.K 5311
British Leyiand (英国) BLS:21.ZS.05
英国国家标准BS.7371
Renauit (法国雷诺)01-71-002
法国国家标准AFNORE25-032
Fait (意大利菲亚特) 9.57511
意大利国家标准UNI 3740
HYUNDAI MOTOR CO.TD(韩国现代)MS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