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岭隧道进出洞安全施工方案
审核:
审批: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景衢铁路项目部一工区二零一四年七月回头岭隧道进口出洞安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回头岭隧道全长31
98、27m,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187+5
64、
73、DK190+763;隧线分界里程分别为:DK187+5
64、
73、DK190+7
65、5。
该隧道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双线隧道,隧道内线间距间距为 4、4~
4、496m。
隧道内铺设有咋轨道,直线地段轨道结构高度为766mm。
隧道进口采用倒斜切式洞门。
隧道进口出洞方向为上坡,与三望源水库相接,该桥衢州端台尾里程为DK187+5
64、73,与隧道洞口相接,桥台及台背回填等设计详见桥梁专业设计图。
洞内水沟在洞口0、5m采用混凝土封堵,洞内电缆槽与洞外电缆槽进行顺接,详见桥梁专业相关设计图,施工过程中做好洞门与桥台的施工协调,避免相互干扰及废弃工程。
隧道进口采用倒斜切式洞门。
隧道出口出洞方向为下坡,与黄柏坑岭中桥相邻,该桥九江端台尾里程为DK190+7
65、5,桥台台尾与隧道洞口里程之间设
2、5m长的甲式桥隧过渡段,过渡段轨下设置C20混凝土刚性路基,桥隧过渡段采用甲式过渡,设计参见“九景衢遂参03-39”有关图,桥台及台背回填等设计详见桥梁专业设计图。
1、2工程地质DK189+050处发育一断层破碎带,物质揭示宽度约为50m,岩层破碎,波速较低,性质不明。
遂址区岩层产状变化较大,走向以北向西为主,倾角较大,115~182∠25~85;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为:285∠80及125
∠50,节理面平直,闭合,无填充;70∠
70、45∠75节理面平直,闭合,无填充。
节理发育可降低岩体稳定性,使围岩发生掉块等危害。
二、总体出洞方案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回头岭隧道进出口端拟采用台阶法掘进贯通施工方案。
(1)出口端山体经实际量测坡度20~45度,地势相对较陡。
因受地形限制、修筑便道分困难、安全隐患较大等因素影响,开辟工作面干扰大,运输条件差,材料机具进场困难,制约着工程的正常施工。
(2)隧道较长,是本标段的重点工程,在合同工期内能够按时贯通。
(3)进出口同时掘进需配备两套施工机械,且需对洞口风、水、电、便道等临时设施进行建设,极大的增加了工程投入。
三、进口端防护方案
3、1洞口坡面防护明挖施工段边坡以及成洞面、洞顶仰坡进行锚喷防护。
Φ22砂浆锚杆长度
3、5m,间距120x120cm;挂单层φ8网片(网格20x20cm);C25喷射砼厚度10cm。
坡顶设截水沟+2m宽碎落台。
成洞面护拱完成后及时回填反压,稳定仰坡。
3、2进口段陡坡防护隧道进口端有水库,施工便道较窄,小导洞出洞后在该处开辟施工场地。
由于自然地面坡度极大,正常施工时极易出现坠物伤人的安全隐患,须设置相应防护设施。
防护方案为:
3、2、1距自然边坡2m处设置1m宽1m高的沙袋围堰,防止稍大物件或石块坠落;围堰外侧设置3m高安全防护网,防止较小物件或石块等坠落。
3、2、3在隧道下方设置1m宽,2m高的纵向挡墙,预埋连接筋,用防止隧道边坡落物,当隧道出洞需要进行爆破作业时,将安排专职安全人员对便道进行暂时进行通行,同时保证行人安全。
四、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措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切实做到安全施工,保障职工的生命和施工设
备不受损害。
把施工安全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摆正并正确处理好施工中安全、质量、进度间的关系,工程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在工程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坚决服从安全。
4、1 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施工时,需做到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从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纪律教育、安全培训、机械设备的运用与保养等各个方面,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抓好纪律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素质,同时采取奖惩制度,并创造安全、卫生、无害的劳动条件,严格按规定的工序、工艺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4、2 洞口段施工安全措施在隧道洞口段施工时,必须根据洞口附近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等,预估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制定保障洞口段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洞口段开挖在加设锚杆、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之后再进行。
当有坍塌可能时,可先安设长锚杆或管栅等,在其防护下开挖。
五、道路交通组织及安全文明施工本工程施工地处同枋县道旁边,车辆、人员多,施工场地狭小,给施工带来极大的施工难度,因此协调工作量很大,务必高度重视。
5、1成立交通组织机构交通组织机构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由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的交通组织管理与协调,专职安全员受项目副经理直接领导,配备1~2人专职交通员,负责交通指挥与交通安全监督工作。
交通组织机构框图及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如下图所示。
交通组织机构框图项目部经理安全部专职安全员交通员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国锋副组长:司空云组员:
周宪礼曹武韩斌余亮现场交通指挥员:崔昌德康天文
5、2交通指挥与交通安全监督
1、现场跨线处交通流量高峰期时要不间断地进行交通指挥与交通安全监督,协助交警作好车辆、行人的组织指挥工作。
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操作,戴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管理人员按根据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通讯联系器材,加强文明施工。
5、3保证交通通行的技术措施
1、在隧道出洞施工时要对通行车辆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道路畅通。
2、当清理弃渣施工进行时,提前做好安全标识并做好交通输导工作,派指定安全员监督提醒过往车辆行人,夜间应设置足够醒目的交通指示牌并派专人站岗。
5、4安全告示分别在三望源水库中桥两端施工段前方30m以远处设立安全告示牌标识。
如:前方施工,车辆慢行。
在施工路段,根据路况设立各种安全警示牌。
5、5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因施工需要开挖产生的积水,采用潜水泵(污水泵)抽排至沉砂井排至指定地点。
集水坑及临时排水系统尽量与永久排水系统相统一。
2、现场施工时加强工程车出入的管理,配备水龙头对进出的车辆进行冲洗,保证路面环境卫生。
3、现场材料加强堆码清理,不随地抛洒,钢管、木料、模板等材料用完即转移至固定场地堆码。
砂浆、砼等材料加强清理,保证道路及现场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