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专项施工方案PPT课件
高平到沁水高速公路第LJ9合同段
常家庄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年八月
.
1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 3. 工程重难点分析 4. 总体施工安排 5. 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6.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7. 工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8.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9.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和施工后期的场地恢 复措施 10.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1. 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
.
9
4 总体施工安排 4.1.组织机构设置 我公司将组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LJ9标段项目部” 负责履行合同,指挥生产管理,按期优质完成本项目。根据隧道工程特点和总工 期要求拟设1个隧道工程队,1个砼拌和站。 4.2.施工队力量配备 施工队力量配备见下表《施工队任务划分表》。
.
3
2 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主要工程数量
常家庄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位于沁水县端氏镇梁山村附近。设计车速为 80km/h,为单向行驶,双洞两车道隧道,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单洞建筑限界为 10.25×5m。右线起点桩号K41+055,终点桩号K42+320,右线全长1265米,进出口 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左线起点桩号ZK41+100,终点桩号ZK42+385,左线全长1285米, 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隧道最大埋深103m,最小埋深3米。隧道开挖最大宽度 为12.28米,开挖最大面积为100m2。
.
2
1、编制依据
高平到沁水高速公路路基、桥隧及采空区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高沁高速公路第LJ9合同段投标文件;
高沁高速公路第LJ9合同段施工图纸; 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 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安全规范标准: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公路施工 技术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环保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现场进行详细调查资料; 我公司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及施工队伍的整体实力。
.
6
2.2.3 水文地质
隧址区水系属黄河流域的沁河水系,隧道进出口所处冲沟属于沁河 水系固县河一级支沟,冲沟内只有雨季时有暂时性水流汇集,一般时节 干涸无水。隧址区内降水稀少,地表水均由大气降水补给,而大部分地 表水汇入各级冲沟中形成暂时性水流,少量地表水沿节理裂隙下渗补给 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均属碎屑岩类裂隙水,依据地质调查及钻孔揭示, 隧道洞体埋深范围内未见地下水,隧址周围坡麓地带及冲沟内亦未发现 有泉水出露,洞体埋深范围内地层富水性弱,但由于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雨季期间大气降水沿节理裂隙下渗,在洞体内可能形成暂时性裂隙水, 造成洞体内产生滴渗水现象。
.
7
2.2.4 气候、气象
隧道区位于沁水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 变,形成各地小气候略有差异,主要特点是:大陆性气候明显,冬短夏 长,季风强盛;春季干燥多风,十年九旱;夏季炎热多雨,雨势不均; 秋季温和宜人,阴雨稍多;冬季寒冷寡照,雨雪稀少,地方性风盛行。 极限最低温度-24℃,极限最高温度38.6℃。
.
8
3 工程重难点分析 3.1.工程重点 3.1.1 进口洞口位于断层,进口洞口失稳为常家庄隧道施工控制重 点。 3.1.2 本标段全长2.255km,隧道全长1.29km,占线路全长57%,且 Ⅳ、Ⅴ级围岩占隧道全长约50%,隧道施工进度为又一控制重点。 3.2.工程难点
隧道防水工程施工是常家庄隧道的难点。隧道防水施工做不好,隧 道就会发生渗漏水的病害,渗漏水不仅会降低砼衬砌的耐久性,而且降 低隧道内各种设施的功能,恶化隧道内的环境;在寒冷地区,隧道漏水 还将使隧道路面冻结,顶部产生冰柱,从而影响隧道的正常交通,同时 也影响隧道使用寿命。因此隧道防水施工是本标段的一个难点,必须抓 好防水施工。
.
5
2.2.2 工程地质
隧址区地层结构复杂,出露的地层由新至老依次有:第四系中更新 统冲洪积物(Q2a1+Pl)黄土、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砂岩、二叠 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砂岩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泥岩。
隧道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中朝准地台之山西地台,II级构造单元为 山西断隆,Ⅲ级单元为沁水台凹及太行山断隆,Ⅳ级单元为沁水凹陷。 地层岩性主要由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物(Q2a1+Pl)黄土、三叠系下 统刘家沟组(T1l)砂岩、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泥岩组成,产状 210∠8°~330∠12°,为单斜构造,根据设计初勘地质调查工作共发现断 层1条,F1:正断层,与线位斜交于K41+100处(进口洞门处),走向约 20°,倾向约110°,倾角约75°,断距约200m,断层破碎带宽约20m,与线 路前进方向的夹角112°,区内延伸长度约43公里。
.
4
2.2.条件当地自然
2.2.1 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低山区,山梁相对较平缓,山顶较平缓,山体总 体呈南北走向,隧道穿越山梁呈东向西,山势中部高,东西低,地表冲 沟较发育,沟谷较深,我呈“V”字型。海拔650~780m,相对高差130m。 隧道进洞口段山体斜坡自然坡角约35°、出洞口段山体斜坡自然坡角约 30°,上缓下陡,局部呈绝壁陡崖。隧道穿越山体山顶与坡脚相对高差约 180米,整座山体两侧坡面植被以生长于石缝中的杂草及灌木为主,山顶 以耕地为主。隧道勘查区未见滑坡、崩塌、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隧道 出口自然斜坡较稳定。
常家庄隧道采用分离式布置,单洞净空10.25m,净高5m。左线里程 ZK41+100~ZK42+385全长1285m,明洞长27m,Ⅴ级浅埋108m,Ⅴ级100m,Ⅳ级455m, Ⅲ级595m,Ⅲ级围岩占隧道洞身开挖的47.30%。右线里程K41+055~K42+320全长 1265m,明洞长27m,Ⅴ级浅埋73m,Ⅴ级110m,Ⅳ级405m,Ⅲ级650m,Ⅲ级围岩占 隧道洞身开挖的52.50%。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