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甘正传》中委婉语的文化透视[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语言交际的“润滑剂”。
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通过委婉语,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思想以及文化。
委婉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使用大量委婉语来表现出人们内心的焦虑、害怕、虚伪、羞怯等,由此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及价值观。
[关键词] 《阿甘正传》;委婉语;文化《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是一部根据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
在1995年度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该片最终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特技效果六项大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回味这部电影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它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冲击。
电影《阿甘正传》取得如此成功的因素之一是其语言的设计和使用。
“与一般语言不同,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简单地说,电影语言一般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口头语言,大多是面对面地口头交际,带有明显的口语特点。
而在日常的口语表达中,委婉语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阿甘正传》中所使用的委婉语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
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一些令人尴尬或不愉快的话题,但是这些话题,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又不得不提到,因此产生作为这些话题的替代——委婉语。
人类使用委婉语的历史非常悠久,这一语言现象的传统性历史渊源,英语词euphemism最早来自古希腊语。
“eu”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well”或“sounding well”,即“好”,“听起来好”;“phone”意为“speech”,即“说话”,合起来其意思便是“说话好听”[2]。
何兆熊和梅德明在《现代语言学》中提到“语言禁忌就是指礼貌的社会禁止使用的词语或者表达方法”[3]。
文化研究是指人类价值观、习俗、信仰、道德、传统、知识、语言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包含人们全部的思想、言论(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与情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工具,更是其所属文化的放映和折射。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语言体现文化实体。
英国社会语言学家布拉姆(Bryram)认为:“语言是学习文化最丰富的源泉。
”通过对电影《阿甘正传》中所使用的委婉语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掌握英语日常交际的准则,而且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委婉语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死亡”这一概念是人类最忌讳的,于是在人们提到“死”时,总是避免直接表达,而是采用了各种委婉的说法。
讲英语国家的人们和许多其他民族的人们一样,忌讳直接说“死”(to die)字,因此创造了很多表达“死”的意思的委婉语。
例如,人们常用“去了”(to pass away),“睡着了”(to go to sleep),“去天国”(to go to heaven)等词来代替说某人“死了”(to die),因为“死”太令人恐惧了。
如《阿甘正传》中的一个场景:Mr.Hillcock:We re a progressive school system.We don t want to see anybody left behind.Is there a…Mr.Gump,Mrs.Gump?Mrs.Gump:He s on vacation.此段对话中的He s on vacation,和中国文化一样,当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时,美国人也会使用各种委婉的方式来避讳这种不快。
如死亡的委婉语就是一种典型。
又如,当阿甘在回忆童年时的珍妮,他自言自语:Now,remember how I told you that Jenny never seemed to want to go home? Well,she lived in a house that was as old as Alabama.Her mama had gone up to heaven when she was five and daddy was some kind of a farmer.在回忆珍妮的童年时代时,阿甘不直接使用die一词来道明珍妮在5岁就已经失去了妈妈,而是用一种间接的、比较委婉的词汇go up to heaven来指代“死”。
这样也体现了阿甘对珍妮的思念、对珍妮的关怀。
又比如:Mama making a trip to heaven.(妈妈的天堂之旅。
)本句阿甘妈妈的解释是“Vacation is when you go somewhere and you don t ever come back.”可见阿甘爸爸已经离开了人世。
另外在阿甘的妈妈病重即将离开人世时,与儿子的对话中也使用了表达死亡的委婉语:Forrest:What s the matter,Momma?Mother:I m dying.Forrest,come on in,sit down over here.Forrest:Why are you dying,Momma?Mother:It s my time.It s just my time.Oh.now,don t you be afraid sweetheart.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 re all destined to do.I didn t know it.But I was destined to be your momma.I did the best I could.Forrest:You did good,Momma.这里的It s my time.It s just my time something we re all destined to do.是“死(I m dying)”的委婉说法。
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还有很多,如:“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在耶稣怀里得到平安)”“be gone to the better land(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去了)”“go to his long home(回到永久的家)”等。
[2]这些词语的形成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有很大联系,英语文化与基督教密不可分。
在西方国家,基督教是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西方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圣经》被视作西方文明的精髓,也是现代英语的源泉,因此,来源于宗教的死亡委婉语较为常用。
二、关于“性”的委婉语英语中“性”的委婉语由来已久,而且也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英语国家大都信奉基督教,关于“性”最早的禁忌可以追溯到《圣经》中魔鬼撒旦化身的蛇诱骗夏娃吃伊甸园中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开始。
亚当和夏娃因偷食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历经了种种艰辛与磨难。
这就是基督教所说的原罪。
因此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性”关系常使人感到愧疚和羞耻。
人们一般避免直接谈论sex(性)或与之有关的话题,即便非要谈论的时候,也会选择委婉语来替代。
如《阿甘正传》中的两段对话:Conversation One:Jenny:…Have you ever been with a girl,Forrest?Forrest:I sit next to them in my Home Economics class all the time…Oh,I m sorry.Jenny:It s ok.Forrest:I m dizzy.Jenny:I bet that never happened in Home Ec.(家政学)Conversation Two:Forrest:Jenny?Jenny:Forrest,I do love you.在以上两段对话中所使用的“Have you ever been with a girl?”及“I do love you.” 都是“make sex with” (做爱)的委婉语表达。
[4]这些表达方式折射出在美国社会,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性话题已为人们逐渐认可和接受,但是委婉的说法仍然是人们谈论这一类话题的选择。
类似话题的委婉语也逐渐被中国人所采纳,比如中国人用“第三者”“外遇”,包括从英语中借鉴而来的“情人”等委婉语对过去所不齿的婚外性行为进行遮羞。
三、关于“军事”的委婉语古往今来,政治家、军界人士以及各种媒体为淡化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嫌恶,掩饰战争的残酷性,而使用军事委婉语这样一种语言形式。
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一段对白:Li Dan:I got an air strike in bound right now.They re going to nape the whole area.Gump,you stay here,Goddamn it,that s an order.Forrest:So I was in the Special Services,traveling around the country…以上这段电影对白中所说的air strike(空中打击)实际上是air mid (发动空袭)的委婉说法。
西方国家的政客们往往在军事上使用隐晦、含糊的委婉语掩盖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
如美国人在越南战争中,为了掩盖其暴行,把空中的狂轰滥炸说成是“logistical strikes”(后勤行动)或者“close air support”(近距离空中支持);对越南平民的杀戮则称为“wasting the enemy”(消耗敌人),这些军事委婉语使战争的恐怖和残酷性从字面上荡然无存,进而达到“掩盖真相”的目的。
[5]Special Services指的是特种部队,实际上,在该影片中就是侵略越南的部队。
四、结语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写照,其语言是经过提炼、浓缩的语言,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并不意味着仅仅学习语言本身,目的语所折射的文化背景也是学习目标的一部分。
通过对电影《阿甘正传》中常见委婉语的举例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委婉语所具有的重要社会功能,而且可以通过委婉语透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
注释: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http///scripts/Forrest-Gump.html。
[参考文献][1][美]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2]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何兆熊,梅德明.现代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陈思.电影阿甘正传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8.[5]向音.军事委婉语的语言学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2008(12).[作者简介]胡晓丽(1977—),女,吉林四平人,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