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_粉体学基础
粉体层的比表面积Sw与气体流量、阻力、粘度 等关系可用Kozeny-Carman公式表示:
33
14 APt 2 Sw LQ(1)2
气体透过法只能测粒子外部比表面积,粒子内 部空隙的比表面积不能测。
第三节 粉体的密度及空隙率
一、粉体的密度
由于颗粒内部含有的空隙以及颗粒间的空隙等, 粉体体积有不同的含义。
在制药行业中最
公 式 常用的平均径为
nd / n
中位径,也叫中 (
d n1 1
d
n2 2
d
n n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n
值径,在累积分 n / (n / d)
频数最多的粒子直径
布中累积值正好 累积中间值(D50)
nd 2 / nd
为50%所对应的 nd3 / nd 2
nd 4 / nd 3
粒子径,用D 表 nd2 /
36
3.松密度ρb
定义
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 容器的体积V求得的密度, 亦称堆密度,即ρb=W/V, 如图所示。填充粉体时, 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 测得的堆密度称振实密度 ρbt(tap density)。
若颗粒致密、无细孔和空洞,则ρt=ρg;一般
情况下ρt≥ρg>ρbt≥ρb。
37
(二)粉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 长期试验(25℃ ,相对湿度60% ;6℃)
2
名词解释:有效期(制剂)、 CRH
• 处方因素能够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pH、广义的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
剂、某些辅料(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
外界因素能够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温度、光 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 料。
• 测定原理如图所示。利用电阻与粒子的体 积成正比的关系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以测 定粒径及其分布。
21
•测得粒径为等体 积球相当径,求 得以个数基准或 体积基准的粒度 分布。混悬剂、 乳剂、脂质体、 粉末药物等可用 本法测定。
22
3.沉降法
• 液相中混悬粒子沉降速度,根据Stokes方程求出。 适用于100μm以下的粒径的测定。
(二)形状系数
将平均粒径为D,体积为Vp ,表面积为S的粒
子的各种形状系数表示如下。
1. 体积形状系数φv
v Vp /D3
28
2. 表面积形状系数φs
s S/ D2
3. 比表面积形状系数φ
表面积形状系数与体积形状系数之比。
s /v
•球体、立方体的φ=6。某粒子的φ越接近于6,
越接近于球体或立方体,不对称粒子的比表面 积形状系数大于6,常见粒子的比表面积形状 系数在6~8。
定方向等分径,即 一定方向的线将粒 子的投影面积等份 分割时的长度。
(3)Heywood径 投影面积圆相当径,即 与粒子的投影面积相同 圆的直径,常用DH表示。
11
2. 球相当径
(1)等体积球相当径,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的球 体直径,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得。记作DV,粒 子的体积V=DV3/6。
(2)等表面积球相当径,与粒子的表面积相
(1)筛分原理 利用筛孔将粉体机械阻挡的分级方法。 将筛由粗到细按筛号顺序上下排列,将一定量粉体 样品置于最上层中,振动一定时间,称量各个筛号 上的粉体重量,求各筛号上的不同粒级重量百分数, 由此获得以重量基准的筛分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
24
(2)筛号与筛孔尺寸 筛号常用“目”表示。“目” 是指在筛面的 25.4mm(1英寸)长度上开有的孔数。如开有30个 孔,称30目筛,孔径大小是25.4mm/30 - 筛绳的直 径。因此必须注明筛孔尺寸,
• 在粉体的处理过程中由范德华力、静电力等弱结 合力的作用而生成的不规则絮凝物和由粘合剂的 强结合力的作用聚集在一起的聚结物都属于二级 粒子。
6
• 粉体粒子群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具有与气 体相类似的压缩性;也具有固体的抗变形能力,常 把“粉体”视为第四种物态来处理。
• 大小及形状、孔隙、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粉 体的性质不能象气体、液体那样用数学模式描述或 定义。
1.真密度与颗粒密度的测定 实质上是测定粉体的真体积和颗粒体积的。方 法是将粉体用液体或气体置换的方法测得。
(1)液浸法
将粉体浸入液体中,采用加热或减压法脱气
后,测定粉体排出液体的体积。求真密度时,
将颗粒研细,消除开口与闭口细孔,使用易
润湿粒子表面的液体;测颗粒密度时,使用
与颗粒物质接触角大,难于浸入开口细孔的
• 粒子是指粉体中不能再分离的运动单位, 制药行业中常用的粒子大小范围从药物原 料粉的1μm到片剂的10mm。因此,通常 说的“粉末”、“粉粒”或“粒子”都属 于粉体的范畴。
5
• ≤100μm的粒子叫“粉”,>100μm的粒子叫 “粒”。
• 组成粉体的单元粒子①单体的结晶(单一结晶粒 子,一级粒子);②多个粒子聚结在一起的粒子 (二级粒子)
体分子的断面积A,形成单分子层的吸附量Vm,比表 面积Sw: SwA2V2m460.002 12 03
常用吸附用气体为氮气。
32
Vm可通过BET公式计算:
p 1 C1 p V(p0p) VmC Vm p0
2.气体透过法 由于气体透过粉体层的空隙而流动,所以气体 的流动速度与阻力受粉体层的表面积大小(或 粒子大小)的影响。
粒子的大小是决定粉体其它性质的最基本 的性质。由于组成粉体的各粒子的形态不规则, 各方向的长度不同,很难象球体、立方体等规 则粒子以特征长度表示其大小。
8
• 对于一个不规则粒子,其粒子径的测 定方法不同,其物理意义不同,测定值也 不同。
(一)粒子径的表示方法
1.几何学粒子径 根据几何学尺寸定义的粒子径。
• 在医药产品中固体制剂约占70%~80%,涉及的操作 有粉碎、分级、混合、制粒、干燥、压片等。多数 固体制剂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粒子加工以改善粉体性 质,满足产品质量和粉体操作的要求。
7
•
粉体技术为固体制剂的处方设计、生产以及质
量控制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
第二节 粉体粒子的性质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第十三章 粉体学基础
医学院 王秀敏 Wangxm@
1
复习: 药物稳定性的实验方法
• 影响因素试验(高温试验:60℃,40 ℃ ; 高湿度试验:90%,75%);强光照射试 验:4500500 Lx)
• 加速试验( 40℃ ,相对湿度75%; 30℃ , 相对湿度60%; 25℃ ,相对湿度60% )
d
6
比表面积是表征粉体中粒子粗细的一种量
度,也是表示固体吸附能力的重要参数。可用 于计算无孔粒子和高度分散粉末的平均粒径。 比表面积不仅对粉体性质、而且对制剂性质和 药理性质都有重要意义。
31
(二)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气体吸附法和气体透过法。 1.气体吸附法 在一定温度下1g粉体所吸附的气体体积对气体 压力绘图可得吸附等温线。被吸附在粉体表面 的气体在低压下形成单分子层,如果已知一个气
34
图13-10,粉体密度根据体积的含义不同具有 不同的定义。相应于各种密度为:
1.真密度ρt 粉体质量(W)除以不包颗 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体积 Vt)求得的密度,即 ρt=W/Vt,如图13-10(a) 中的斜线部分所示。
35
2.颗粒密度ρg
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开口 细孔及封闭细孔在内的 颗粒体积所求得密度, 如图中斜线部分所示, 可用公式表示为 ρg=W/Vg。
• 有效径的测定法还有离心法、比浊法等。
4.比表面积法
•粉体的比表面积随粒径的减少而增加,通过粉体层 中比表面积的信息与粒径的关系求得平均粒径,不 能求粒度分布。测定范围为100μm以下。 •粉体的比表面积可用吸附法和透过法测定。
23
5.筛分法
• 粒径分布测量中使用最早、应用广、最简单和快速 的方法。测定范围在45μm以上。
3
内容纲要
• 介绍粉体的各种基本性质、这些性质的不同表 示方法以及测定方法。
• 粉体的性质包括 基础性质(粒子大小、粒度分布、形状等) 其他性质(比表面积、密度与空隙率、流动性 与充填性、吸湿性与润湿性、粘附性与凝聚性、 压缩成形性。
4
第一节 概述
• 定义 粉体:无数个固体粒子的集合体的 总称。粉体学(micromeritics):研究粉体 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个数基准、质量基准、面积基准、体积基准、长 度基准等。测定基准不同,粒度分布曲线大不一样, 不同基准的粒度分布理论上可以换算。
16
•在粉体处理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是质量和
个数基准分布。
• 频率粒度分布和累积粒度分布表,频率分布与累 积分布图。(p319-320)
• 用筛分法测定累积分布时,小于某筛孔直径的累 积分布叫筛下分布;大于某筛孔直径的累积分布 叫筛上分布。筛上和筛下累积分布函数F(x)、 R(x)与频率分布函数f(x)之间的关系式如下:
同的球体直径,记作Ds,外表面积S=πDs2。 用透过法、吸附法测得。平均径,不能求粒
度分布。
12
(3)等比表面积球相当径,与粒子的比表面积 相同的球体直径,记作Dsv, Dsv = Dv3/ Ds2。 测定方法同等表面积球相当径方法。
(4)﹡有效径:沉降速度相当径,与粒子在液相中具
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颗粒的直径。该粒径根据
14
(二)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不同粒径的粒子群在粉体中所分布的情 况,反映粒子大小的分布情况。 多数粉体由粒径不等的粒子群组成,存在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可用表格、绘图和函数等形式表示。
15
1. 频率分布与累积分布
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群 占全体粒子群的百分数(微分型)。
累积分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粒子群占 全粒子群的百分数(积分型)。 百分数基准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