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
每空3分)1. 春秋以前,奴隶主贵族不公布成文法的目的是“(),威不可测,则民畏上也。
”2. 西周初期,土地归王一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
3. 商朝已有文字记载,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称之为()。
4. 在“刑侯与雍子争田案”中,雍子犯了“昏”罪,即“()”。
5. 西周法律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叫做()。
6. 商朝将人割掉鼻子的刑罚是()。
7. 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再到()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8. 西周在中央设(),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
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叫做()。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初具体系的法典是()。
A. 《法经》B. 《禹刑》C. 《汤刑》D. 《九刑》2. 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
A. 晋国B. 郑国C. 楚国D. 齐国3.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A. 《九刑》B. 《汤诰》C. 《汤刑》D. 《周礼》满4. “刑名从商”是()总结商朝的刑事法律制度而总结的。
A. 荀子B. 周公C. 商鞅D. 韩非5. 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A. 周文王B. 周武王C. 周公D. 周康王6. 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
A. 《汤刑》B. 《汤誓》C. 《汤诰》D. 《太甲训》7. 西周自后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
A. 禅让制B. 父死子继C. 兄终弟及D. 嫡长继承制8. 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 )”。
A. 昏B. 墨C. 贼D. 杀9. 炮烙之刑出现于()。
A. 夏朝B. 西周C. 春秋D. 商朝10. 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中心是()。
A. 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B. 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C. 要求有法可依D. 强调人人守法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夏朝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来源于()。
A. 原始社会的礼B. 原始社会的战争命令C. 原始社会的苗族习惯法D.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2. 夏朝的监狱叫()。
A. 圜土B. 夏台C. 均台D. 囹圄3. 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
A. 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 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C. 关于责任年龄D. 自首减刑4. 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礼和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 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 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二而发挥职能作用D. 西周的法要通过礼和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5. 奴隶制五刑包括以下的()。
A. 墨刑B. 劓刑C. 刖刑D. 宫刑6. 西周对判处拘役刑的,根据罪过轻重,在司空监视下分别服劳役()。
A. 一年B. 九个月C. 七个月D. 五个月7. 西周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A. 以德配天B. 义刑义杀C. 明德慎罚D. 德主刑辅8. 西周处死一般平民的方法有()。
A. 绞B. 腰斩C. 弃市D. 磔9. 郑国两次公布法律,公布者分别是()。
A. 子产B. 赵鞅C. 商鞅D. 邓析10. “耄悼之年有最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耄”、“悼”分别指()。
A. 7岁以下B. 70、80岁以上C. 80、90岁以上D. 10岁以下分四、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刑、法、律是我国各朝各代最基本的法律名称。
A. 错误B. 正确2.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一条罪名。
A. 错误B. 正确3. 西周的买卖契约叫做傅别。
A. 错误B. 正确4. 奴隶制五刑最早来源于原始时期的苗族。
A. 错误B. 正确5. 商朝末期,王位继承制度确立了嫡长继承制。
A. 错误B. 正确6. 西周对公族施用的死刑方法是绞。
A. 错误B. 正确7. 西周以“以五声听狱讼”。
A. 错误B. 正确8. 魏国李悝推行新政,制定《法经》以维护新政权所建立的统治秩序A. 错误B. 正确9. 夏启是我国第一个国王。
A. 错误B. 正确10. 据《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所以叫“七出”或“七去”。
A. 错误B. 正确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
每空3分)1. 北齐律的篇目为(十二)篇。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以“天人合一”思想位皇帝制度制造一套理论,提出了()说。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3. 汉初至文景时期,汉朝的统治思想以()为主,辅以法家思想。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4. 秦朝采用()思想作为自己统治思想的基础。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5.北齐律的篇目为篇。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6. 两汉时期,公侯及其嗣字和官吏三石但以上者在法律上皆享有有罪()的特权。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7. 亲亲得相首匿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和()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不受法律追究或减免刑罚。
试题满分:6 分第 1 空、满分:3 分第 2 空、满分:3 分8. 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后人评价“秦法繁于(),而网密于()。
”试题满分:6 分第 1 空、满分:3 分第 2 空、满分:3 分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八议”最早规定在()。
A. 魏律B. 晋律C. 北齐律D. 北魏律满分:3 分2. 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A. 黄老思想B. 法家思想C. 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满分:3 分3. 在秦朝中央的三公中,掌管军事的是()。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奉常4. 汉朝规定,吏民如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就是()。
A. 大逆无道B. 首匿C. 通行饮食D. 见知故纵满分:3 分5. 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是()。
A. 魏律B. 晋律C. 北齐律D.北周律满分:3 分6. 汉代的起诉叫()。
A. 告劾B. 读鞫C. 乞鞫D. 鞫狱满分:3 分7. 北齐时,将廷尉改为()。
A. 秋官大司寇B. 明法掾C. 律博士D. 大理寺满分:3 分8. 两汉的立法活动始于汉朝建立前的()。
A. 傍章B. 左官律C. 九章律D. 约法三章满分:3 分9. 皇帝制度的理论化、神秘化,开始于()。
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满分:3 分10. 秦朝有一种罪名,即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此罪叫作()。
A. 妄言罪B. 非所宜言罪C. 投书罪D. 以古非今罪满分:3 分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魏律对两汉相沿的旧律进行的改革有()。
A. 篇条由9章增加到18章B. 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C. 正式规定了“八议”条款D. 规定了“重罪十条”2. 最早规定官当的是()。
A. 北魏律B. 南陈律C. 北齐律D. 北周律满分:3 分3.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 春秋经义B. 法律答问C. 廷行事D. 比满分:3 分4. 汉代的书面遗嘱叫做()。
A. 先令书B. 遗令C. 券书D. 红契满分:3 分5. 为晋律作注释的有()。
A. 羊祜B. 杜预C. 张裴D. 裴楷满分:3 分6. 三国两晋南北朝加强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对司法权的控制,具体表现在()。
A. 皇帝亲临听讼和录囚B. 设立了御史台C. 建立直诉制度,比如“登闻鼓”D. 设立了审刑院满分:3 分7. 所谓的“杂抵罪”,就是以()来抵罪的总称。
A. 夺爵B. 除名C. 免官D. 流放满分:3 分8. 汉朝官吏的选拔途径包括以下的()。
A. 从开国功臣中选拔B. 通过中央的“太学”培养C. 征辟D. 察举满分:3 分9. 《睡虎地秦墓竹简》经后人整理,内容包括()。
A. 《秦律十八种》B. 《效律》C. 《秦律杂抄》D. 《法律答问》满分:3 分10. 《九章律》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
A. 户律B. 兴律C. 厩律D. 具律满分:3 分四、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董仲舒的儒术,是将儒家思想与阴阳家思想结合起来,使儒家思想神秘化。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2. 《九章律》是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3. 秦朝统治者将“以刑杀为威”作为其统治思想。
这一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网严密。
二是严刑重罚。
三是滥施刑罚。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4. 项羽攻进秦都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5. 三国时期,魏国立法较蜀、吴有卓著的成就。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6. 所谓官当,是指官员若犯徒罪,允许其依法以官品于爵位抵罪的制度。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7. 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政和监察。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8.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挖掘出大量秦简,这是建国以后第一次发现秦简。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9. 秦王朝提出“法令由一统”。
这一思想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第二层含义就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10. 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
秦朝的式指的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的程序、文书程式以及对司法官吏审理案件的要求。
A. 错误B. 正确满分:1 分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
每空3分)1. 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有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案件的审判活动,叫做。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2. 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大罪的法典是《》。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3. 唐高宗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律》注解,并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的封建法典的代表《》。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4. 元朝初期,中央审判机关是。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5. 唐宣宗时编的一部《》,把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律的传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