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是2018年9月18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火箭将卫星向太空发射的场景。

火箭在升空过程中,若认为卫星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火箭B.月球C.太阳D.地球(★) 2 .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3 . 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 4 . 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广场上的光束B.亭桥在水中的倒影C.铅笔好像折断了D.墙上的手影(★) 5 . 图中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A.B.C.D.(★) 6 . 下列变化中,(加“•”)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均没有变化的是()A.煤油温度计中的煤油在温度升高前后B.篮球中的气体在打气前后C.密封在碘锤中的碘升华前后D.把一块橡皮泥捏扁前后(★★) 7 . 某同学在烧杯中装某种液体,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及对应的液体体积V,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 ”图象,结合下面表格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的密度是1.8g/cm3B.查表可知,该液体可能是煤油C.烧杯的质量是20gD.体积为50cm3的该液体的质量为50g二、填空题(★) 8 . 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1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合_____km/h,货物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 9 . 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卫星能对各种秸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利用温度越高,辐射的______(以上两空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越强,人们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到这种光。

(★) 10 .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_____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_____(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_____热过程。

(★) 11 . 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正在_____,通过_____传入人耳,改变试管中的水量,会使声音的_____发生改变。

(★★) 12 .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MM′上方是____(选填“空气”或“玻璃”)。

(★★) 13 . 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_______ 透镜,此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________ 像;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_______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 14 . 酒精的密度为0.8×10 3kg/m 3,等于______g/cm 3,0.4kg的酒精的体积为______cm 3,一只杯子最多能盛质量为0.4kg的水,它一定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盛下0.4kg的酒精。

三、作图题(★) 15 .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镜中的像A’B’(保留必要作图痕迹)。

(____)(★★) 16 .如图所示,分别作出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17 . 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四、实验题(★★) 18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1)实验时,小明应选甲图中___的作为平面镜(填字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____两支蜡烛(填字母);(3)实验时镜面与水平桌面必须_____________;(4)如乙图将左边蜡烛逐渐向右移动时,它的像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6)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

(★★) 19 . 小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

(1)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_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蜡烛向________移动,也可以光屏向______移动;(5)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 20 . 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

他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位置。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调。

(2)将适量的盐水倒入烧杯,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g;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g。

(3)如图丁所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cm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 3。

五、计算题(★) 21 . 小林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1)若小林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汽车行驶0.5h走过多少路程;(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

六、综合题(★★) 22 . 小明的爸爸出差带回来一对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摆设,它们都是实心的,小明很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于是设法测出喜羊羊的质量是1.355kg,体积为1.5×10 -4m 3.物质密度ρ/(kg/m3)金19.3×103铜8.9×103铁7.9×103铝 2.7×103(1)通过计算和查表判断喜羊羊是由何种物质制成的?(2)如果这个喜羊羊用金来做,它的质量是多少?(3)若灰太狼与喜羊羊组成的物质相同,测得其质量是 1.78kg,则这个灰太狼的体积是多少?七、实验题(★) 23 . 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 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____ (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____ (会/不会)发生偏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 ____(2)如图乙,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____ .如图丙,他将光沿着 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 O点,光在水中沿着 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 ____ (增大/减小/不变).当光沿着 NO方向射入时会沿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 ____ 度八、综合题(★) 24 . 小新暑假去旅游,曾到海边看到人们用“海水晒盐”,即选取大片的海滩,构建盐田,一段时间后,盐田中的水逐渐变少,粗盐也就出来了。

小新想,水如果能快点变少,粗盐也就能出得更快。

可是水变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新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这种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有关。

这种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2)通过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新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

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_________,水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 阅读《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回答问题。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这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们将一年划分为不同的时期。

按照各个节气所反映的现象不同可划分为以下3类:天文类、气候特征类和物候现象类。

按天文类是如何划分的呢?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如图甲所示,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

如图乙所示,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

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为90°,辐射强度最大。

如图丙所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达到赤道和北回归线时,分别是春分和夏至;由北向南达到赤道和南回归线时,分别是秋分和冬至。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是按天文类划分的,表示每个季节的开始。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情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华现象,也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

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人们可以根据物候现象从事相应的农业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