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学选择题

营养学选择题

营养学选择题第七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1.食品的污染按其性质可分成(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三大类。

2.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昆虫及(病毒)的污染。

3.化学性污染主要包括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及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4.在常见的食品细菌中,(假单胞)菌属是食品腐败性细菌的代表。

5.霉菌产毒的条件主要包括(基质)、(水分)、湿度、温度以及空气流通情况。

6.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是都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在紫外线照射下都发生(荧光)。

7.目前已知在谷物中存在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有(T-2毒素)、二醋酸藨草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8.玉米赤霉烯酮可表现出(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

猪为敏感动物。

该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其次是小麦、大麦、大米等粮食作物。

9.脂肪分解的早期主要是脂肪的(过氧化值)上升,其后由于形成各种脂酸而使(油脂酸价)升高。

10.常见的食品保藏方法有化学保藏、(低温保藏)、高温保藏、干燥保藏和(辐照保藏)。

11.奶的消毒方法有:巴氏消毒法、(超高温瞬时消毒)、煮沸消毒法和蒸气消毒法。

12.食品冷冻过程的原则是(快速冷冻)和(缓慢解冻)。

13.食品的高温灭菌方法有()、高温杀菌法、超高温杀菌法和()。

14.在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称为食品细菌,其中包括(直接致病菌)、相对致病性细菌和(非致病菌)。

15.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急性毒性为()。

有机磷慢性中毒主要是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视觉损伤性。

16.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

17.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有(挥发性盐基总氮)、(三甲胺)、(组胺)和(K值)。

18.多环芳烃(PAH)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诱癌作用)的食品化学污染物,其中(苯并芘)系多环芳烃的典型代表。

1.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一般认为二者中(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毒性较弱。

2.合成色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色素、非偶氮类色素)两类。

3.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护色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

4.BHT的化学名称为(二丁基羟基甲苯),它的耐热性较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

5.漂白剂有(氧化型)漂白剂和(、还原型)漂白剂二类,它使食品免于褐变并提高食品质量。

6.护色剂可与肌肉中的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呈现红色。

7.增味剂按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氨基酸)系列和(、核苷酸)系列二种。

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它们是(估计平均需求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UL)。

2.RDA是考虑安全率,即包括人群中个体差、应激等特殊情况下需要量的波动、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以及各种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并且还兼顾(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而提出的。

3.营养调查工作的内容包括(膳食调查、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

4.膳食调查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称量法(或称重法)、记账法、询问法、化学分析法)。

5.理想体重的常用计算公式如下(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

6.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二个等级。

7.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最主要的差别是,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

7.蔬菜和水果在烹调过程中主要是(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和破坏。

8.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是(8.大豆蛋白质)。

9.牛奶中含量较低的矿物质是(.铁),用牛奶喂养婴儿时应注意加以补充。

10.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

1.硫胺素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失活,缺乏它易引起脚气病。

2.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蓄积,其营养状况鉴定可通过尿负荷实验试验来进行。

3.体内含量占体重的0.01%、以下就称为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有14种。

4.人体获得维生素D的两条途径是经口从食物摄入与皮肤内由VitD原形成。

5.蔬菜水果主要提供维生素、矿物质两类营养素。

6.营养状况评价的内容包括膳食营养摄入情况机体营养水平两方面。

7.营养素VE、VC等是非酶防御系统中抗氧化剂。

8.高温环境通常指32℃的工作环境或35℃的生活环境。

9.慢性铅中毒时用成碱性食品,急性铅中毒时用成酸性食品。

10.。

12.水溶性维生素的体内营养状况鉴定可通过尿负荷实验试验来进行。

13.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

15.酶防御系统主要包括过氧化氢、超氧化物歧化酶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酶。

16.水质的硬度高,则冠心病的死亡率有降低趋势。

镁、钙17.尼克酸又名维生素PP(烟酸),当机体长期缺乏时引起的疾病称为癞皮病。

18.婴幼儿的常见营养缺乏症主要是佝偻病、缺铁性贫血两种。

19.举出两个与高脂肪膳食有关的癌症乳腺癌、肠癌(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也可能有关。

22.机体在疾病恢复期、生长发育期时处于正氮平衡。

23.适宜摄入量一般大于估计平均需求量,而小于摄入量高限。

25.茶叶中的茶多酚,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可能有预防肿瘤的作用。

26.孕妇一般可根据定期测量体重的增长正常与否来判断体重、热能摄入是否适宜。

27.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

28.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时适量补钙或体育锻炼。

30.母乳喂养时间至少应持续4-6个月。

32.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间应在4-6个月龄开始。

33.蔬菜水果主要提供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无机盐。

34.母亲长期营养不良,乳汁分泌量将减少,但除蛋白质含量可降低外,其余基本保持稳定。

35.举出膳食调查的两种方法称重、查帐、回顾询问、化学分析法。

36.举出膳食中铁的两种良好来源为肝脏、全血或肉鱼禽类。

37.脂溶性维生素中可少量通过乳腺的是维生素A,几乎不能通过的是维生素D。

食品1.为保证食品质量对冷冻工艺要求快速冷冻、缓慢解冻。

2.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为胺类和亚硝基化剂。

3.食品包装材料橡胶的主要卫生问题是单体和添加剂。

4.罐头食品变质表现为胖听和平酸腐败。

变色、变味和锈听。

5.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防污染、控制病菌繁殖和毒素产生和杀灭病原菌及破坏毒素。

6.食品卫生监督是国家意志和权利的反映,它具有强制力和法律性、权威性和普遍约束性。

7.蒸馏酒中主要存在的有害物质包括甲醇、杂醇油氰化物和铅等。

9.镰刀菌毒素主要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

10.违反《食品卫生法》,按情节轻重应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1.去除食品中的多环芳烃可用吸附剂吸附、日光紫外线照射的方法。

12.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有食品本身的组成与性质、微生物和环境因素。

13.高温对食品质量的影响有老化、褐变和蛋白质变性。

14.任写两种食用合成色素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15.制定食品中有毒物质限量标准,通过动物实验应得到最大无作用剂量基本数据。

16.常见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是游离单体、添加剂。

17.肉尸后熟的食品卫生意义为杀灭病毒、挂膜防微生物侵入。

18.鲜奶中的乳素能抑制细菌生长、防腐败变质。

20.常见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是家庭自制发酵食品(植物性食品)。

21.食用油脂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为芥子甙、芥酸和棉酚。

22.罐头食品杀菌工艺条件T1-T2-T3中,T1表示加热至杀菌温度所需时间,T T3表示降至常温所需时间。

23.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表示单位分别是cfu/g(ml)、个/100g (ml)。

24常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有高温、低温(脱水、干燥、淹渍、辐照。

25.常用的漂白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偶氮甲酰胺)、亚硫酸及盐类。

26.常见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食品是含奶食品、剩饭菜。

27.去除油脂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有吸附法、碱炼去毒。

28.鲜奶的储存与运输均应保持低温。

孕妇血容量增加,血液相对稀释,会出现生理性贫血。

2.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是基础代谢率降低。

3.aw越大,食品的游离水分越多,越有利微生物增殖。

aw越小,食品的游离水分越少,越不利微生物增殖。

4.防腐剂亚硫酸类主要用于动物性食品。

5.卫生规范与GMP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保证营养价值、功效成分及感官性状未作相应的品质管理要求。

7.美拉德反应是引起食品非酶性褐变的原因。

1.妊娠与哺乳期间食物中缺钙易引起骨质软化症。

2.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在谷类食品中应尽量选择血糖指数低的品种。

4.有害金属汞经甲基化后毒性增加。

7.GRAS物质是一般认为安全,不需建立ADI值的食品添加剂。

1.尼克酸缺乏所引起的癞皮病的典型症状是皮肤炎、腹泻和痴呆。

2.人体日光照射不足或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

5.食品卫生标准是技术性规定,经《食品卫生法》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食品卫生法直接授权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行政权.新食品添加剂由国家卫生部负责审批.食品卫生法的适用范围包括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

6.亚硝胺是间接致癌物,其致癌作用需经过体内代谢活化。

1.食物蛋白质中比值最低的必需氨基酸就是限制氨基酸。

2.饮用硬度较硬的水的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较低。

3.儿童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

4.胭脂红、柠檬黄均是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

糖精不可用于婴儿食品。

5.辐照灭菌可杀灭物料中的一切微生物。

1.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营养状况不能用尿负荷试验来评价。

2.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选用吸收利用率较高的有机钙如葡萄糖酸钙等。

植酸钙吸收利用率不高3.能预防肿瘤的膳食因素包括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

亚硝基化合物是致癌物5.低温可抑制物料中的一切微生物6.多环芳烃化合物是由各种有机物燃烧不完全而来。

7.曲霉毒素在体内蓄积性很弱。

河豚毒素对热稳定。

葡萄球菌肠毒素对热稳定。

黄曲霉毒素在粮油及制品中的污染最重。

副溶血性弧菌对酸敏感。

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畜禽肉类。

1.一般可根据定期测量孕妇体重)的增长来评价和判断能量的摄入是否适宜。

.婴儿生长至(4~6)月时,应添加断奶食物作为母乳的补充。

3.婴幼儿的总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排泄能量)、活动的能量消耗)和储存能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