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课件
(四)学习方法
学法
分组讨论
自主探究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结合法条参与案例的 讨论,增加学生之间的 协助和交流,并获得案 例答案。
学生根据生活情境提 出问题,并进行研究 与探索,从而获得结 论,并达到学习理论 知识和培养创新实践 能力的目的。
三、说教学思路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 内容,我将要求学 生作一个简单的了 解,主要在于如何 实践。
§10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教材P113)
1 说教材 2 说教法学法 3 说教学思路 4 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2 34
地教
结
重
位学
构
点
作目
特
难
用标
点
点
(一)地位和作用
第十课是本教材法
律部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常有犯罪案件发生。我 国法律鼓励和支持公民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对 于中职生来说,要学会 运用法律武器依法制裁 犯罪行为,敢于同犯罪 分子作斗争。
详略得当
教师指引
★根据教材内容详略 得当地作一个知识讲 解 ,引导学生课后自 主探究。
学生思考
★让学生对案例中提出的 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思 考,认真听取学生如何做 到廉洁自律和见义勇为。
四、说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新课小结我爸 上李刚”这一热门 案件,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 视频教学法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 或创设具有一定情 绪色彩、生动具体 的场景,以引起学 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
案例本质上是提 出一种教育的两 难情境,教师扮 演着设计者和激 励者的角色,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 讨论。
由声音和图像相 叠加的动态系统 ,使教学内容变 得生动、直观, 提高学生的学习 热情。
(二)学情分析
☆中职生是未成年人,文化知识薄弱,认知水平 相对较低,知识基础相对差一些;
☆但是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 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
★所以,我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 材施教”。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一根 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讲到尾”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进步。
重点
1、犯罪的特征 2、刑罚制度
难点
1、刑罚制度 2、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根据中职生的实际特点,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结合案例和实践进行分 析,充分利用互动在线,链接相关 法律条文,在实践中学习。
突破 重难
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4
学习方法
3
教学方法
2
学情分析
1
教学设计理念
(一) 教学设计理念
突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作 用;以探究讨论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入 情入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朱苏力 张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犯罪的内涵及特征,刑罚制 度,刑法的任务。
能力目标:
认识犯罪行为,结合廉洁自律和见 义勇为学习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要 情感目标: 做学法,知法,守法的劳动者,并
敢于运用刑法武器同各种犯罪行为 作斗争。
(三)结构特点
讲授 新课
新课 小结
作业 布置
内容比较丰富、 容量大,我将有 所取舍、详略得 当地去讲授这些 内容。
深刻认识犯 罪的含义及 特征、刑罚 制度;如何 同犯罪行为 作斗争。
对视频中的案例再 次进行思考 ;举
例说明如何廉洁 自律和见义勇为。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
§10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本课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学习刑法的 相关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生活中。
第一个部分:从理论的角度 理解犯罪的内涵,掌握犯罪的 特征,明白刑法是同违法犯罪 作斗争的工具;
第二个部分:从案例和实践相 结合的角度,了解导致未成年人 犯罪的原因,自觉预防犯罪并敢 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