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习题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表示A 、B 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 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 2环境条件下,A 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①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
②在c 点时,叶绿体中ADP 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e 点与d 点相比较,e 点时叶肉细胞中C 3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e 点与f 点相比较,e 点时叶肉细胞中C 3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
(填“高”、“低”、“基本一致”)④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
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 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所示。
呼吸速率 (用每小时O 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下表。
请据图表回答:⑤ 金鱼藻生成的O 2若在同一细胞内被消耗,在其整个过程中,O 2穿过了层磷脂分子层。
⑥ 20℃条件下,用15 klx 的光强连续照射11.3 h ,合成的葡萄糖约为 mg ,其中约有 mg 用于呼吸作用2.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 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
现用CO 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 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
请据图分析回答:温度 0℃ 10℃ 20℃ 30℃ 40℃ mg ·h -10.30 0.35 0.50 0.70 1.10⑴BC 段与AB 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⑵D 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
⑶EF 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度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EF 段与DE 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 5的含量较____________;若此时的植物是大豆,那么将之换成甘蔗,则F 点将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⑷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玉米和大豆的光合速率与CO 2浓度的关系,玉米和人参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及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即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与呼吸量、干物质产量、光合作用实际量之间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⑴图1中的曲线L 1、L 2表示的植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2中的A 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L 1、L 2表示的植物分别是_________。
⑶图3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获得干物质最多,叶面积指数应控制在______左右;据测定,玉米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 的CO 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 的O 2,则其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 2量为________mg 。
4.用含14C 标记的C02提供给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图甲、图乙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图甲是进行光照15分钟后,突然变成黑暗。
图乙是在光照条件下,供给浓度为1%的C02 5分钟后,在横轴为0时供给浓度为0.003%的CO 2,10分钟后再换成浓度为1%的C02 5分钟。
曲线a 、b 、c 分别表示 (CH 2O)、C 5和C 3三种化合物中的一种。
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1)曲线a 、b 、c 分别表示 、 、 。
(2)根据图甲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固定的14C 的总量在光照时间内直线上升(图中并没有表示出来),但化合物a 、b 在光照一段时间后,其中的14C 量不再增加,其原因是 。
(3)图甲中,当变黑暗时,化合物a 中14C 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
14C 相对值 0 5 10 15 20 时间 光照 黑暗abc 14C 相对值 1%CO 2 0.003%CO 2 1%CO 2 b a c(4)图乙中,化合物b 的14C 量在C02突然降低时逐渐增加,其原因是 。
5.人类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以后,很快便将它应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为探明许多生命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用含18O 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
过一段时间,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哪些含18O 的气态物质?这些物质是由植物体内的哪些生理过程产生的?完成下表 (6分)收集到的含18O 的气态物质 产生含18O 的气态物质的生理过程1236.下图表示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温度对藓光合作用量(①②)和呼吸作用量(③)的影响曲线图,这三条曲线是通过测定CO 2量而获得的。
纵轴对①与②曲线为CO 2的吸收量,对③曲线为CO 2的释放量,分析并回答:(1)图中表示总的光合作用量与净的光合作用量的曲线分别是 和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式可写成 。
(2)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重量增加在 ℃左右最大。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否一致?其原因是。
(4)冬季温室栽培某作物时,常通过控温来提高产量。
白天常适当提高温度,如控制为26℃,请根据(3),解释控温为26℃的原因: 。
7.如图所示,图A 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 ~f 指的是O 2或CO 2。
图B 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CO 2浓度与CO 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 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O 2最低浓度。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题中所说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2)当CO 2浓度分别为c 和n 时,图A 中,对应的a ~f 过程分别是:c :___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____。
(3)图A 中的b 若指的是葡萄糖,图示还正确吗?为什么?8. 科学工作者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叶绿体,放入含有ADP 、磷酸盐以及[H ]的载体等物质的溶液中,并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绘成如图,请据图回答:(1)ab 段由于缺乏CO 2,使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不能进行,因此无有机物生成;A a b c d ef B o b c d m n CO 2浓度 CO 2 吸收(2)bc 段在提供了CO 2之后,由于ab 段已积累了大量的 物质,所以有机物快速合成;(3)cd 段在无光照条件下,由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无法进行,又由于ab 段所积累的物质被 的原因,使有机物合成率下降至零。
9.图A 是不同CO 2浓度下小麦光合作用的曲线,图B 是不同光照强度下对小麦光合强度的影响,结合A 与B 图回答下列问题:⑴据图A 当光照强度足够高时,光合作用强度不能随光照强度增高而提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之一是 ,从而影响了 。
⑵据图B 当CO 2浓度足够高时,光合作用强度不能随之而增高,此时,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 ,因为它影响了 ,造成了 不足的缘故。
⑶在温室内栽培蔬菜时,当温度水肥条件适合时,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增加 ,对增产效果显著。
所以农田生产实践上比较易行的办法是施用 肥料,利用土壤中 作用,以增加该物质的含量。
10、下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⑴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受__________________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⑵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不再增加,且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此时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阶段受到限制。
⑶乙图中C 点表示光照强度为B 时,植物生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CD 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除图示之外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A 图B1【答案:①A ②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③低高④增加CO2的供应,提供必需的矿质元素等⑤ 8 ⑥84.75 5.30 】2解析及答案:由“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①当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时(若不考滤其它因素),则CO2将分别会匀速减少或增加;②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甲装置中的CO2会降低,反之CO2会升高。
这些变化结果都可通过CO2浓度测定仪测出。
故解题时首先必须明确这个道理,其次还必须读懂图乙曲线的变化走势与时间点的对应关系。
⑴ 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对应的时间段为夜间2~4点左右,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故其原因只能是夜间温度较低影响了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了呼吸作用的进行。
⑵过了D点后曲线开始下降,故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⑶曲线EF段下降加幅度比DE缓,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度较慢,其原因是中午植物出现了“午休”现象,由此可推断出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DE段会增多。
若此时的植物换成甘蔗,则因为甘蔗为C4植物,其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故F点将下移。
⑷24点与0点对应的CO2量分别为A、H点,其中24点时的CO2量低于0点的,故此时有机物的量要比0点时增加。
3.解析及答案:本题整合了C4和C3植物、阳生和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些特点,以及叶面积指数与植物干物质产量的关系等知识。
综合性强,知识点具有一定隐蔽性,解答时必须进行仔细分析、文图转换、知识迁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⑴由于玉米是C4植物、大豆是C3植物,玉米可利用较低浓度的CO2,CO2补偿点低,故图1中的L1为玉米、L2为大豆。
⑵图2 中的A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即光补偿点);由于玉米是阳生植物、人参是阴生植物,故人参的光饱和点低于玉米,因而,图2中的L1为玉米、L2为人参。
⑶据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不同叶面积指数下植物的呼吸量的变化情况,叶面积指数应控制在5左右时干物质积累量最多;因为玉米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在光照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又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故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6 O2→6 CO2”计算得出其在黑暗中每小时消耗的O2量为:192×44÷264=32(mg)。